马华文学中的政治书写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马华文学中的政治书写

    制作《蕉风》第513期,刚好面临马来西亚政治轰轰烈烈的改朝换代,于是策划构思一期政治与文学,探测马华文学中政治与文学关系的温度,到底多高,或仅是浅温。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恰好513让很多读者、作者、研究者难免联想起513事件。黎紫书的长篇小说《告别的年代》,也故意以小说中的人物,阅读一册被撕去“512页”而始于513页,仿佛马来西亚513历史事件,是不可触及与回返的过去,为了马来西亚的“团结”与“未来”,而需要告别年代。

    然而,我们避不开《蕉风》终于走到第513期,文学可以避开政治吗?任何文学或多或少都与政治有意识无意识的沾上边,无论你喜欢不喜欢,高兴不高兴,想避开或绕不开。

    文学可能无关政治吗?尤其是马华文学?举个有趣的例子:杨白杨,他应该是第一位在马来西亚土生土长的华文作家,受邀参加聂华苓与保罗安格尔在美国爱荷华大学举办的“国际写作计划”。然而,若阅读其著作,皆是与政治扯上关系的杂文,而并非纯文学中的诗、小说、散文或戏剧等。

    这意味马来西亚的华文作家受国际作家关注的,在1995年那个时间点,似乎是政治与杨白杨敢怒敢言的因素?很多马新读者可能不太关注这议题,因为普遍上跟这里的教条式教育有关,培育顺从的未来人才为主要目标,而不是揭露事实和真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还是马华文学读者,大部分比较关注纯文学中的文体而已?


    特辑中一点小感动

    马华文学中,有哪些作家的作品,释放比较明显的政治意识。小说的有小黑、黄锦树、冼文光等;诗人有沙禽、黄远雄、傅承得、游川、陈强华、吕育陶、方昂、郑云城、辛金顺、张光前、周若鹏等。在蕉风513的专辑中,张光达与李圣祥的论文都难以绕过而提及,尤其是《金石诗刊》及动地吟中的诗作,他们有在此期发表新作品。

    当然,还有更多作家有待研究者与读者继续挖掘,是个延续的寻觅游戏……如李有成、禤素莱、刘艺婉等(政治元素仅是大部分马华作家的部分元素而已)。

    513期封面,设计的概念源自英国知名涂鸦艺术家班克斯(Bansky)的《气球女孩》,去年在苏富比拍卖会上自毁后改名为《在垃圾桶里的爱》的行为艺术。

    这带有政治意涵的涂鸦艺术家的《在垃圾桶里的爱》,由气球、女孩、红心变成一颗木刻版画的政治拳头,强烈的暗示,令人一瞥定锤。至于原画中的红色爱心气球,并没消失却遗爱人间,留给了本期的“马华作家纪念特辑”。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纪念作家特辑中,追悼已故的林绿、郑良树、温梓川、何乃健、吴岸、姚拓、李锦宗、白垚等,皆由马华资深作家,或他们的学生、好友特地书写,当然另有李永平等未来得及收入。

    其中让笔者感动的是,在来回信函中等待梅淑贞的好作品,她在某回函中道:“幽草”是呼应《缕云起于绿草》。每次傍晚时分,开车经过刘哥在八打灵再也的最初落脚处时,便想到年轻的他曾是棵幽微的小草,在停云小筑的窗前看书写字。那感情,那用心,纵然并非记录于其文中,内心深深感受到。

    当然,政治也不能是文学的全部,它仅是文学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因素。有些作品,政治讯息不那么强烈,当然也不能说完全没要政治元素,或说并不把政治元素放在第一位的作品,就不值得关注。

    读书人/许通元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