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少子化冲击 韩小学 改招 阿嬷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受少子化冲击 韩小学 改招 阿嬷

    (首尔28日综合电)现年70岁的黄月琴(音译,下同)就读一年级,每天上学路上都和分别为幼稚园老师、三年级学生和五年级学生的3名家人同坐一辆黄色巴士。以她的年纪而言,同班同学都可算是她的孙子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据报导,幼年失学,当了几十年文盲的黄月琴,还记得60年前看着朋友们跑步去上学,她则独自躲在树后哭泣的情景。当村里的孩子学习读书写字,身为老大的她便待在家里养猪、烧柴、照顾弟妹。后来她自己生养6个孩子,将他们都送进高中或大学。

    奶奶们参加入学典礼的画面。
    奶奶们参加入学典礼的画面。

    不能像其他母亲一样写信给孩子,总是令黄月琴感到痛苦,“为孩子写信是我最大的梦想。”所幸附近一所学校提供帮助,圆了黄月琴的心愿,原因是当地适龄儿童已所剩无几,但校方依然希望教室里能充满学生。

    学校面对关闭危机

    近几十年来,生育率不断下降,2018年甚至首度掉到1以下,成为世界上出生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农村地区首当其冲,随着年轻夫妇涌入大城市寻求高薪工作,新生儿数量锐减。

    黄月琴就读的全罗南道康津郡大邱和其他农村学校一样,学生人数不断减少。1980年代,她现年42岁的么子蔡京德就读该校时,每个年级都有90名学生。但如今全校6个年级只有22名学生,四年级和五年级各只有1人。


    这样的惨况在2019年来到最低点,校长李珠英表示,“我们走遍各个村庄,只求找到一个珍贵的孩子、让他就读一年级,但没有找到。”她和当地居民无论如何都想保留这间有着96年历史的学校,最后想出一个办法,便是让希望学习的老村民入学。黄月琴和其他7名年龄介于56至80岁的女性挺身而出,报名这个计划;还有4名女性希望在2020年入学。

    对于那些想留在当地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所在城镇的未来取决于学校的存亡。黄月琴的其中一名儿子几年前结婚,5年前辞去大都市一家汽车零件工厂的工作,举家搬回康津定居,接手父母的农业生意。他的妻子卢顺雅问道,“如果没有学校,谁会在这里成家呢?孩子为小镇带来欢笑和活力。”

    当地教育机关对大邱的提议很感兴趣,黄月琴自3月正式开始上课。许多一年级生会在开学第一天流下眼泪,只因不愿和家长分开。黄月琴也哭了,但她是喜极而泣,“我不敢相信这真的发生在我身上,背书包一直都是我的梦想。学校太有趣了!”蔡京德也表示,“自从母亲开始上学以来,她变得快乐多了、几乎永远面带笑容。”

    奶奶们和自己的孙子一起入学。
    奶奶们和自己的孙子一起入学。

    时代进步 人口高龄化

    黄月琴所在的康津郡位于西南角沿岸,是在快速工业化的过程中逐渐衰落的典型农村地区。当厨房使用的陶器在1970年代开始被塑胶取代,康津的最后一个主要工业——陶艺也随之消亡,造成人口迅速高龄化,居民现以种植草莓及桑葚或采牡蛎、扇贝和章鱼维生。

    75岁的朴钟心是村里的捕章鱼冠军,但她最近更担心自己跟不上课程的进度。她努力眨眨疲累的双眼、偶尔摘下老花眼镜,“我的记忆力、手和舌头都不能完全听从我的控制,但我得在死前学会写作。你不会知道我去政府办公室时的感受。他们要我填一张表格,而我唯一会写的就是我的名字。”朴钟心的父亲在她8岁时去世,上学从此成为遥不可及的梦想,童年记忆只剩下采收海带芽、苎麻和养蚕。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因不识字 深受屈辱

    几十年前的家庭往往将仅有的资源集中在儿子的教育上,许多女孩因此被要求待在家中照顾弟妹,父母则出外工作。黄月琴表示,她的亲生母亲为父亲生了5个女儿,却没有生下儿子;父亲因此再娶。继母拒绝送她去上学,当父亲尝试在家中教她阅读,继母便百般嘲笑她身为一名女孩却想要识字。

    不识字为黄月琴的生活带来许多屈辱,就连寄包裹都是个问题,因为她不会写地址。多年前,她和72岁的丈夫蔡健豪前往首尔看望儿子时在地铁站走散,但她根本看不懂任何路标,还好有好心人帮她找到路。

    如今,黄月琴和同学们决心弥补她们失去的时间,而她的孙女昭熙就读同所附设的幼稚园。她们的老师对这群一年级新生表示,“他们渴望学习,可能是这里少数会要求增加作业的学生。”

    文: 综合报导
    图: 互联网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