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朝驥《等到2030年我們都老了》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廖朝驥《等到2030年我們都老了》

    馬哈迪在希盟執政一週年,提出2030年新遠景,正巧也是專家指出,我國社會將在這個年份步入老齡化社會。華裔由于是最早進入少子化的族裔,所以老齡化指數最高。華人人口的負增長將在2040年發生,屆時各族裔的人口百分比將出現逐年不斷擴大的百分比的落差。2020年的宏願被馬哈迪忽悠了,新提出的2030年新遠景,沒有關注老齡社會的議題,對一位95歲還能視事的首相醫生而言,“老化”一詞或許不在他的字典裡。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發生空巢現象

    在中國,老齡化社會是當下各級政府正在積極應對的社會問題。中國人過去重視傳統價值觀中的多子多福,獨生子女政策在70年代推出后,大家轉而關注孩子的教養質量。然而獨生子女的政策,使得當下的中國社會,夫妻一到50歲,隨著孩子離家就業后就發生空巢的現象。50年代及60年代出生的長輩們,至今依然奉行傳統價值觀中的家庭養老,子女照顧老人的信念。一對年輕夫妻面對四個老人,任何一個老人的照料及病痛,他們都疲于奔命。電視劇《都挺好》裡,那位喜歡有事沒事就嚷嚷“你們不管我啦?!生兒子生來幹嘛”的父親,養活了一位喜歡“折騰”、“差遣”兒女的老人角色,反映了當下中產階級為人子女難的窘境。

    中國社會目前的離婚率是千分之3.15,這對人口大國而言,數量是驚人的,所以獨居老人的情況非常普遍。今天的長者兄弟姐妹都還算多,基本的生活扶持及照料就成了老人幫助老人。他們的小孩80后90后還在社會上掙扎求存,不單顧不上,還發生年輕人將他們的生活壓力“代際轉移”。他們將房產的壓力轉移給家裡兩老、小朋友的的照料都依托給家裡的老人。這個現象非常普遍,也使得退休老人可支配的現金流減少。

    大多長者無法接受入住任何形式的療養院,“棄老”是當下中國社會一個嚴厲的道德譴責。為了解決這個已經發生的老齡化的社會問題,中國政府將養老服務納入政策,推出公共服務項目,由地方政府支持規劃,也鼓勵業界將養老服務產業化。由于長者大多熟悉也眷戀自己的居家環境,所以在家裡實行養老看護是一個可行的方案。除了護工定期上門之外,家裡落實智能家居的設備如攝像頭、血壓器、驗血等器具,以目前中國發展AI人工智能的應用趨勢來看,這些平時的健康指數護理可以藉由智能設備來解決。除此之外,大城市如上海,也重新規劃社區,設立老人大學、社區聯絡站、醫護中心,以讓社區養老的概念得以落實。這些已經發生在2020年的中國社會變革,到了2030年我們老時,不知道看得到嗎?但是馬哈迪恐怕看不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