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游自在】理性驅動會計樓 感性造座麵塑大觀園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字游自在】理性驅動會計樓 感性造座麵塑大觀園

    原是个读不懂汉字而苦懊无法走进中国名著乃至中华文化殿堂的人,但这都阻止不了他把常久的心动化成永久的行动。自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看过动态版《清明上河图》后,激发了他与民间匠人合作,采用他自幼情有所钟的面塑艺术,把中国名画、名著、名镇、名宅以立体景品形式重现,不仅如此,还延伸出大马版“巴生河流域图”,走进他创设的“九六雅集”私人展览馆 ,宛如走进一座面塑大观园。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悠游红楼画阁、曲亭流水; 未知“梦里人”,尽是面团捏出来的!
    悠游红楼画阁、曲亭流水; 未知“梦里人”,尽是面团捏出来的!
    元春省亲
    元春省亲

    “噫,我之前还看得到,怎么就不见了呢?”之妻杨艳在“红楼梦大观园”四周围,绕了一圈又一圈,我好奇地问:“你在找什么呐?”她回说:“找黛玉葬花的场景给你看。”

    “哦。”在还未找到之前,她又指着中间部位的一座居所,兴奋地说:“那就是潇湘馆,林黛玉住的地方。”

    咱俩好像在玩辨识游戏,辨别中国清代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里,每一场每一景,每一人每一物,而此时在我眼前的是,一座大观园大型微缩面塑作品。

    后来说,那是模拟北京大观园而制作出来的立体作品。众所周知,北京大观园则是根据《红楼梦》的描写,设计而成的大型仿古园林。


    胡禄基
    胡禄基

    寻觅一只藏于“梦”中的蝴蝶

    找黛玉葬花,当然也找宝钗扑蝶,盖因那是《红楼梦》里两个经典场景,也是有典型意义的封建仕女画卷。还真花了一些时间把她俩都找出来,看了以后,构思之巧妙,技艺之精湛,直叫人啧啧称奇。

    原本想要认真地、优雅地感受宝钗扑蝶时明媚欣悦的情怀,没想到冷不防来一句:“本来有好几只蝴蝶的,现在只剩下一只罢了。”语毕,除了笑之外,还能做的一件事,那就是认真地找出那只剩下的蝴蝶。

    是一家会计楼的经营者,同时也是华夏(马来西亚)艺术文化发展协会的创办人兼会长;工作时,他需要用理性来驱动赚钱力;休闲时,他把感性都投放到民间艺术,而他向来对面塑艺术情有所钟。

    当天采访地点是在一栋位于吉隆坡蕉赖区(Cheras)的二层半洋房,这里原是胡的居所,2014年底,他把它改为私人展览馆,命名为“九六雅集”,馆内展品种类丰富,每件都颇具艺术与观赏价值。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当中,有2013年底完成的五朝御宴图、12公尺长的江南水乡、老北京四合院、巴生河流域等大型微缩面塑作品,还有梁山一百零八将(《水浒传》中108个在梁山落草为寇的好汉)面塑作品。

    这些都是他亲自构思与开发的艺术作品,而他从来都相信高手在民间,于是物色和亲自挑选适合的民间手工匠人合作,把他脑海里的艺术构想一件件落实,完成后,再把它们都珍藏在其展览馆里头。

    当大马的铁树工艺遇上西游记里的众狠角色——白骨精、牛魔王、蜘蛛精、铁扇公主、狐狸精、海龙王和老鼋,会激发出怎样的艺术视觉效果呢?此图中的铁树场景和软陶人物分别出自马来工匠沙(Shah)和面塑匠人蔡海伦的手笔。

    弥补不识汉字的遗憾,涉足汉文化

    与他合作的对象,计有:面塑手工匠人、木工匠、铁丝艺人、山水画者等等,他们有的来自中国,亦有大马匠人。

    他之所以培养出这个雅兴,除了早在少年时期,初见市面上各种动物造型面人被深深吸引,从此对它念念不忘之外,后来也有感自身不谙汉字的缺憾,以致在了解中国名著乃至中华文化造成障碍。

    像中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和《红楼梦》,他坦言,此前,他仅止于听说过而已。直至2011年冬天,他赴笈北京大观园考察与取景后,随即筹组一个以中国民间匠人为主的10人创作团队。

    “我无法通过阅读书籍,但可以在跟匠人们日复日的交流、沟通后,用最接地气的方式一步步走进红楼梦的文学世界、精神世界,同时,也对清代风俗民情有初步了解。”

    “这座由8块大板(每个1公尺X 0.5公尺)拼凑而成的微缩大观园里头,有上百个人物,约莫30所木房子。”他指出,在这作品里,他们只求再现实景中80%的建筑物,“无法做到百分之百,因为太复杂了。”

    他需要确保面塑人偶与建筑的大小比例,“除了林黛玉居所的竹林,园林里的树木都是我在冬天里到河边捡回来的干树枝,涂上颜料后制成的。”至于故事里的十二金钗则重复出现在不同景场,“这才不至于场景过大,人物过于松散。”

    整个制作过程耗了9个月时间,过程中,他必须时刻与匠人们保持紧密联系,掌握进度,同时也让自己有机会了解细微末节。一个人的认真表现在对细节的认真。

    这套面塑暂定名为“巴生河流域”,它的场景是以吉隆坡独立广场作为开端。

    捏出巴生河流域的繁华

    这个雅兴真正启动始于于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旅,在中国馆看了镇馆之宝电子动态版的《清明上河图》时,他说,那是他首次听到、看到这幅宋代名画,“但围观的人太多,欣赏的时间很短。”

    他当下萌生大胆且创新的想法,“假如我也能做出一套大型面塑立体景品《清明上河图》,那就太好玩了!”热情驱动冒险精神,他把心动化作行动。

    他成功召集京城里6名面塑工匠共商大计,最终将这幅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70%场景,采用面塑工艺搭配木板、纸皮、真实叶草等材料,将它以立体形式重现。

    大型面塑立体景品《清明上河图》

    历经一年时间,长达约17公尺的《清明上河图》微缩面塑作品,再现了逾六百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逾六十匹牛、马、驴、骆驼等牲畜,以及十多艘造型各异的船只和七十多座房屋,还有城楼、拱桥、码头、街道场景等等生活场景。

    “作品里头的建筑物高度不超过50公分,当中最高的是,骆驼队缓缓进城的城门,至于所有面塑人物则是高达5公分。”

    这个创作个案最大的挑战,在于原画是平面且全卷人与物繁多且细小,要把他和它们都立体化并展示物体几近360度的角度,有一定的难度,“但该有的东西一定要有,要拿捏得精准。”

    这套立体面塑版《清明上河图》,终于可以让他感受到名画中所表现的繁华但闲适景象,而他也把它带到台北展览,从今往后,这就是他镇馆之宝之一。

    继中国《清明上河图》后,他再有突发奇想,想利用同个概念把大马版“清明上河图”也做出来,名字暂定为《巴生河流域》,于是,他在本地组建一组拥有捏面(软陶)手艺与迷你建筑工艺的民间匠人团队。

    《清明上河图》以静寂的春郊景象为开端,那么,《巴生河流域》则从热闹的吉隆坡独立广场景象作开始,“随后,景象换成了占美清真寺(Masjid Jamek)与毗连的茨厂街。”

    这套作品展现务农为生的沙巴原住民,一年一度欢庆丰收节的欢快场景。
    这套作品展现务农为生的沙巴原住民,一年一度欢庆丰收节的欢快场景。

    “走过苏丹街的柏屏戏院(REX Cinema)后,开始进入华人新村、马来人农村和印度人的园丘。”西马之后,景场马上切换到东马砂拉越原住民伊班人的长屋,再接着是沙巴的卡达山人部落。

    “这套作品长大约17公尺,里头有两百多个塑面人物。”它以70年代的大马作背景,再现当时的城中要道、乡间小路,还有老百姓的生活场所、各民族的婚礼及艺术活动场景、宗教场地等等。

    七字辈以上的大马人就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至于七字辈之后的年轻人,则可以趁机认识这片“生于斯、长于斯”国土的昔日。

    这是杨艳亲手做的中国古典仕女面塑(身高介于12至15公分)。目前,她师从天津当代面塑大师王玓。她之所以情牵仕女,全因仕女们纤弱秀美的造型、衣纹细柔且设色清雅倾倒了她。如何把她们的飘逸感捏出来,还真的考工夫。
    这是杨艳亲手做的中国古典仕女面塑(身高介于12至15公分)。目前,她师从天津当代面塑大师王玓。她之所以情牵仕女,全因仕女们纤弱秀美的造型、衣纹细柔且设色清雅倾倒了她。如何把她们的飘逸感捏出来,还真的考工夫。

    后记:未来,我们终将是古人

    老天爷之所以不会给每个人很多很多的优越条件,那是因为希望我们可以自我发掘自身的先天优良条件,再利用相关条件,去创造更多、更美好、更优秀的条件,过程未必就是缺暗无光的。

    就用了另类却是自己最有利的条件和最喜欢的方式,走进中国名著乃至中华文化,意料之外的收获是,他更认真对待大马多元文化,自此从会计师走上了多元文化推动者的角色。

    “正在努力以自己的专业赚钱,来养这门文化事业。”但他自言乐在其中,访问尾声,他突然有感而言道:“我们不能只看古人的精神,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未来世代眼里的古人。到时,我们要给他们看见怎样的精神呢?”这是充满正能量的他现在努力做的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