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任平《三十五岁定律与斜杠青年》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温任平《三十五岁定律与斜杠青年》

    人生70古来稀,70岁的一半是35岁。孔子说三十而立,30岁到39岁这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拼搏时期。35岁,船在水中央,最是吃紧。在现代社会的职场阶梯,35岁是生命的拐点,能上能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在职场中,35岁了的阁下,如果是个部门副主任,要嘛你升上去当主任,否则被后来的新人取代的几率很高;担任副经理的35岁挤不上正经理,极可能会被公司内部力量刷下来。新人取代了你,他/她比你年轻,薪酬比你“便宜”。老板在“又便宜又好用”的考量后,决定换人。

    三十五岁定律,有时可以延宕到39岁甚至40岁,“四十而不惑”,你不太可能一直保持现状,在舒适地带盘桓不去。职场中人来到35岁,焦虑感与日俱增,“不进则退”的忧患意识天天提醒你,是时候更上一层楼了。可很少人会去想,自己是否胜任新职这方面的问题。

    你在26岁到35岁的过程中,有努力自我培训(十年磨一剑)吗?有积极参与企业内部的培训课程/计划,提升自己,加强行政、管理效率吗?更重要的问题是:“我这些年来,除了年龄成长之外,知识有没有成长?创造力比过去高强?”如果你固步自封,原地踏步,你,凭什么,要求晋升?彼得定律(The Peter Principle)的要义是:每个人都可能晋升到一个他无力胜任的高职,对自己是个负担,对公司是个灾难。

    你没“优化”自己,公司/企业启动优化程序,会把你这种人才淘汰。不一定是难堪的开除,而是安排你担任另一个职位:阶位比现在的低一两级,月薪少个三、五百令吉。面对这种屈辱,你能不走吗?


    面对这样的局面,头脑机灵的年轻人,他们在踏入职场之后,即留意自己的兴趣、嗜好是否能携来商机。说得明白一些,是个人兴趣/嗜好能否强化、优化,变成赚钱的管道?你喜欢自弹自唱,能否把钢琴、吉打的技艺,强化到能够开班授徒?除了在银行上班,也有能力教书画,甚至教声乐?

    本尊就是个品牌

    斜杠青年出现了,“斜杠”是英文Slash 的直译。《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Marci Albonher)的书《一个人/多项职业:成功的工作/生活模式 》(One Person/multiple careers: A New Model for Work/Life Success)。这些年轻人职业多元化、多向发展,身分多重。

    他们可能不印名片,因为本尊就是个品牌,他们的平台与资源充沛,路人皆知。雷军、马云这些人都不需要名片。有些斜杠青年的名片,职业那一块,往往由多个斜杠构成:“朱源章:大学教授/管理学家/作曲家/时装设计师/爬山专家/游泳教练……”罗大佑是音乐家,其实他的专业是医生。斜杠青年如果做不到多才多艺,至少也熟悉多种技能/技术,虽然他们把握的技能或未臻“艺术”的高境界。这些入水能游,出水能跳,兴趣广泛的年轻人,他们有韧性,伸缩性,可塑性比一般人强。

    不要以为人在大企业、大公司工作,你的事业即可保一生安然无恙。愈大的系统愈脆弱,垮台之际根本无法挽救,树倒猢狲散。银行硬体巨大,金碧辉煌,金融体系这系统其实相当脆弱。人工智慧、经济转型,可以轻易把一家百年老店打垮。Xerox,Motorola,Nokia 技术改革稍稍落后,即被新兴的科技企业打垮,市场地位被取代。一度全球华人引以为傲的王安电脑王国,如今安在?在风云变化的现当代,保持你多元多样的能力与兴趣,才能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