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游自在】前报人学中文闯中国编家书 把抽屉里祖辈珍物现天日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字游自在】前报人学中文闯中国编家书 把抽屉里祖辈珍物现天日

    大半生岁月在英文报社度过的陈瑜莹,在写遍所有受访者的故事后,她决定为自己的祖父母编写家书。为了解读祖父陈同福跟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陈嘉庚的搭档关系,为了读懂祖母潘君莪在上世纪卅年代流金岁月的芬芳文字,她勤学中文、勤走中国,开始了充满惊喜的之旅。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陈瑜莹结集祖母留下的文章《当一只海龟哭泣的时候》。
    陈瑜莹结集祖母留下的文章《当一只海龟哭泣的时候》。

    每一个家族都是一本书,不同的是,这本书可薄可厚,可枯燥可生动,端看生活在里头的家庭成员活成什么模样,执笔的人写成什么模式。前媒体人陈瑜莹成长在有不一般故事的家庭,以致于她用上了数十年的时间来读懂它、编写它。

    与她见面时,她带来一卷资料,打开来, 那是一大张泛黄的纸,纸上写着密麻的小楷字,她迫不及待说道:“这是当年我的祖父(陈同福)与其他四个搭档合资经营树胶厂时,签下的合同。”

    这张合同之所以如此珍贵,全因纸上五个落款,除了陈同福之外,其中一人是集企业家、教育家与慈善家于一身的陈嘉庚,“这是复印版本。”她把真版捐赠给中国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的陈嘉庚纪念馆作收藏了。

    这复印版宛如真版,连旧纸上原有的泛黄、脏污都被复刻出来了。岁月是回不去,但复印机却让岁月定格了。


    从这份泛黄的复印版合同里,陈瑜莹的祖父陈同福与陈嘉庚是生意伙伴。
    从这份泛黄的复印版合同里,陈瑜莹的祖父陈同福与陈嘉庚是生意伙伴。

    紧接着,她从包包里掏出了又是沾满岁月色彩的剪贴簿,簿子上面写着“君莪文存”四个字,翻开这本可能比我年长的簿子,手感觉到它的弱不经风,惟有小心呵护。

    左页上的剪报已然泛黄,老化纸质上印有整整齐齐的文字,这是一篇名为《伤逝》的文章。

    文章的旁边是用蓝墨原子笔写下一行儒雅文字:“一九四七年八月十三日载南洋商报商余版”;右页贴了一张已成乳黄色的小纸张,那是一九七二年写下的一段感言,但见感言里有痛,说的是《伤逝》这篇文章。

    我们肯定无法体会丧子是一种怎样撕心裂肺的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潘君莪将泪水随着笔尖流到了纸上,流成了《伤逝》这篇文章。
    我们肯定无法体会丧子是一种怎样撕心裂肺的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潘君莪将泪水随着笔尖流到了纸上,流成了《伤逝》这篇文章。

    祖父的合同,祖母的文章,凭着这两大线索,陈瑜莹从星报网络电视(The StarTV Online)高级执行制作人的职位退下以后,她决定展开了一段之旅,要把丢东落西的历史段落,拼凑成完整的家族故事。

    在媒体界纵横数十载,有条不紊地整理过无数人的访问,但此番叙述自家的事,反倒有点忙乱,不为什么,只因任谁站在自家庞杂的故事面前,都想在最短时间内,让故事翻箱倒柜,尽力地说给大家听。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她,一个媒体人的故事始于霹雳怡保谦街29号(Hume Street)……

    自上世纪卅年代开始,潘君莪的文章刊登在南洋商报和《新妇女》,此图为1948年以她为封面的第28期《新妇女》。
    自上世纪卅年代开始,潘君莪的文章刊登在南洋商报和《新妇女》,此图为1948年以她为封面的第28期《新妇女》。

    撰写下南洋串连家族史

    “我们的许多亲戚都住在那里,而我从小跟祖父一起生活。祖父偶尔会坐下来,跟我们聊起以前在中国遇到的大小事,还有绘声绘影地描述狼跟着回家的故事。”

    “我们对这些故事非常感兴趣,哪怕他常常说回同样故事,我们还是很乐意听。”长大后,众人搬离了谦街29号,祖父母的遗物散落在各个家庭里,“我们家负责收好所有文件 。”

    当陈瑜莹加入怡保星报当上记者后,对世界多了好奇,也对自家历史产生探索心。有一回,她在家里其中一个抽屉里,发现了祖父与陈嘉庚等人合伙做生意的这份合同。

    当时,她不过是一个双十年华的女孩,抽屉里的秘密首次摊在她眼前,“我有叫爸爸(陈少励)帮我翻译文件内容,他也提到陈嘉庚这个人,但我并没有太大感觉。”往后的岁月里,这段家族秘史依旧静躺在暗无天日的抽屉里,等待一个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时机。

    直至有一回,在筹备马来亚系列报导时,受访者有提及树胶业,她联想到了祖父巡视树胶厂的情景,亦再次想到了此文件,“我把它带给邱家金博士过目,他对我说:请把它保管好,不要弄不见。”丹斯里邱家金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已于不久前病逝。

    为此,她特地用报纸把它包着,并把它收藏在抽屉里。这次以后,她开始对它产生了兴趣,时不时都会拿出来触摸,并与爸爸讨论,期间,许多故事在脑海里浮现了。

    时间一步步推进,她再次提笔撰写早期中国人下南洋的系列报导,再次与自己的家族史连接。由于工作关系,她得以将家族历史故事,一点一滴搜集起来,再通过记者铺设故事的本能,把它们串联起来。

    潘君莪在廿岁以前嫁给企业主陈同福,为他生下六个孩子。她虽曾为他流过不少眼泪,但他也鼓励她继续读书识字,最终让她的生命安住在写作里头。两个人的爱恋,只有两人懂。
    潘君莪在廿岁以前嫁给企业主陈同福,为他生下六个孩子。她虽曾为他流过不少眼泪,但他也鼓励她继续读书识字,最终让她的生命安住在写作里头。两个人的爱恋,只有两人懂。

    捐史料犹似带祖父回家

    直至陈瑜莹从职场上退下后,她觉得,是时候到中国的家乡──厦门集美走一趟了,“我就是想要亲眼看看祖父跟我们提过的那些故事场景。另外,如果我能找到他住的地方,我会很开心的。”

    对她而言,这是一场朝思暮想的梦幻生命旅程,“我必须找出一切。”她带着上述复印版文件踏上中国的陆地,那是2015年杪,临行前,她对两名华巫混血儿子说道:“我们都不是从大石爆出来的,人人都应该知道自己的根在那里。”

    她首次到中国,是随陈嘉庚校友会同仁一起到了集美市,“那里就像是个学院镇,有陈嘉庚纪念馆,也有集美大学、中学与小学。”期间,大家都只把她当作“番鬼”来看待。

    直至她给他们看那文件,“他们看了,想要买。”但她坚决不卖,反而愿意捐送出去,但必须符合三条件,其中两个信件是取回复印本,以及必须将它展示出来,“这样我才算是带祖父回家了。”

    陈瑜莹的家有面墙,墙上贴着很多陈年旧照片,她不时都会告诉两个儿子,照片里的那些人是哪些人。
    陈瑜莹的家有面墙,墙上贴着很多陈年旧照片,她不时都会告诉两个儿子,照片里的那些人是哪些人。

    她数度重返集美市,其中一回还把儿子一同带去,她不仅遇见陈嘉庚孙子,也找回亲戚们,每一个遇见都让她看到祖父的不同面貌,“在这里,他是个严肃的人;在那里,他备受人们尊敬。”

    “教育在当地很重要,祖父常捐钱给集美的学校。”她后来才知道,祖父跟陈嘉庚皆有共识,不仅要办教育,还要先建幼儿园,“假如孩子不受教育,那么,他们寄回去的家书,由谁来读给他们的家人听呢?”

    所以,在他们五人签下的合同里的第三项约章,就有提到了把部分钱寄回集美办教育;也在行程中,她听到很多关于祖父替陈嘉庚照顾生意的事迹,也目睹了祖父当年捐钱办校的收据。

    “不曾知道他为社会付出过那么多,这是多么伟大的事呀!我重新认识祖父,也很骄傲可以作为他的一部分。”数趟下来,她觉得自己完成了任务,“我把这些结集起来。”

    在那个只能留住黑白世界的年代,陈瑜莹的家族成员爱拍照, 现存有将近1000张照片。此为集女裁缝、女写作人, 以及家庭主妇于一身的祖母潘君莪生前寻常日子里的生活。
    在那个只能留住黑白世界的年代,陈瑜莹的家族成员爱拍照, 现存有将近1000张照片。此为集女裁缝、女写作人, 以及家庭主妇于一身的祖母潘君莪生前寻常日子里的生活。

    祖母的文集隔代打动人心

    过程中,陈瑜莹也意外发掘出“君莪文存”这本剪贴簿子,“那是祖父把祖母的作品整齐地黏贴在簿子里头。”它原来被表姐吴紫珊跟表哥吴宗杰珍藏着。

    “在我知道以后,我觉得很有趣,于是,嚷着表姐要她翻译给我听。”由于她看不懂中文,表姐惟有先以华语念一遍,遇到不明白处,再佐以粤语和些许英语解说,“我听到里头有很多情感波动。”

    陈家后辈多半都知道,他们的祖母潘君莪经常在夜深人静之际,躲在房间桌前埋首阅读,尤其紫珊也获祖母亲口告知,她的文章曾刊登在报章与杂志上。但大家不解的是,祖母之所以动笔的背后真正动机。

    一般人所理解的写作人是闲来无事抒情解意,对潘君莪而言,写作后来成了她一个可以渲泄丧子之痛的出口,她的笔下有悲情,字里有哀伤,《伤逝》这篇文章里头尤其显而易见。

    “这钟声与琴声,竟似如泣如诉,如哀如怨的挽歌。这歌声在这万籁俱静的半夜里撕裂她的五脏六腑,啊!这可怕的钟声,她将永远怕听。”简单的几行字,看得让人心如刀割。

    如此情感绵密的文字,对擅长捕捉细腻感情的媒体人而言,带给她莫大的心灵震撼,“我不是不知道祖母第三个儿子(陈明若)病逝,却不知道她到底经历什么程度的痛心疾首。”

    通过表姐的转述,她仿佛听见祖母在给她亲述这个故事,“她很勇敢啊。”天生的写作本能告诉她,那是一篇非常美丽哀恸的文章,可惜的是,她的中文程度不足以让她用文学角度与程度去欣赏它。

    为了解读祖父的出生,为了读懂祖母的文章,她通过观赏中文电视剧,把小时候长达12年每天一小时的中文补习给追回来,再追进,“听得明,但不能应付艰深的文学任务。”可这都无阻于她要把祖母的文章重现的意愿。

    采访当天,她递过来新鲜出炉的《当一只海龟哭泣的时候》书籍,正是结集了祖母生前撰写,并先后刊登在本地报章《南洋商报》和杂志《新妇女》的13篇文章。在紫珊的协助下,她更挑灯把它们夜译成英文,祖母的文章从此有了双语文版。

    整个工程对她而言,艰涩但不艰苦,因为她再次把藏在抽屉里的秘密摊在阳光下,希望祖母笔下的旧生活能带给读者新视线。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