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另类me too忧郁学生大增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研究发现】另类me too忧郁学生大增

    美国出现另一种“me too”现象,每十名美国大学生,就有一位有忧郁症状!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因忧郁和恐慌症寻求治疗的大学生人数破纪录,每年3月起,随着课业加重,校园心理咨商中心的候诊名单就越来越长。

    NBC News(全美电视联播网下的环球电视新闻)报导,每10名美国大学生,就有一位有忧郁症状,许多是因为从高中过渡到大学时,适应不良,被称为大学忧郁症(college depression)。

    曾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研究所任教的许雅宁分析:“大学新生也许得离家,所以家长不见了,也没有老师整天盯着你,同侪不一定在身边,友情不稳固,感情也不好,人际关系好像全被抽空,进入一个感情真空状态。”

    美国顶尖大学绝不轻松,学生除了要在忙碌、要求更高的课程和活动中更自律,还得面对毒品、酒精、性的诱惑,在在挑战学生心理健康强度。


    许雅宁观察到,亚洲父母通常只看成绩,从不跟孩子讨论这类话题,“只会警告孩子不准碰。”她曾协助许多在各种压力挣扎的华裔学生,“有人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就读的系所,念不下去了,却因不忍辜负家人的期待和投资,无法改变。”

    创新方式帮助学生

    许雅宁指出,“顶尖大学如哥大,学业压力的确很大,华裔孩子的压力又比白人更多,但父母会认为,好不容易进了哥大,怎么可能有问题?一定是你不够努力。”

    许雅宁目前也担任哥大大学部家长会主席,她发现,“很多亚洲家庭正陷在深渊里,看不到光。”华人父母不愿意接受孩子的真实状况,美国家长比较能够正视孩子的问题,“某个孩子罹患忧郁症的消息传开,许多家长会很有共鸣地说:我孩子也是!”许雅宁说:“几乎是另一个me too了!”

    这个家长的“me too”回应,绝非危言耸听。《时代》杂志曾在2018年4月以一个封面故事,报导“大学校园里的忧郁症”——从2009至2015年,全美大学生进入校园心理咨商中心、寻求协助的比例增加30%(是注册率的5倍),恐慌症和忧郁症是两大主诉原因。每年3月起,课业加重,候诊名单就越来越长。

    为了预防暑假后因身心倦怠(burnout)、忧郁等心理因素的休学潮,美国各大学不得不用其他创新方式帮助学生。例如,俄亥俄州立大学公布一个手机可下载的心理咨商App,除了线上预约咨商时间,还提供呼吸练习、鼓励加油的歌单,以及一个紧急联络电话。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2018年5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更率先导入线上忧郁症筛检系统,并提供相对应的线上、线下治疗服务。3700位大一新生自愿参加这项免费的筛检,结果竟有高达一半的比例,呈现不同程度的忧郁症状。UCLA立刻针对其中最严重的282名给予专业治疗,其他症状比较轻微的则交给“抗压小队网络”。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