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现场】黄国珍:阅读生活创造未来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学习现场】黄国珍:阅读生活创造未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知识、技能被更新了,价值、观念被更新了,在旧有教育观念底下所提供的技能、知识全部都会被更换,最后留下什么?只有更新。新世代的孩子要有能够更新自己的能力,才能跟着时代前进。失去更新技能的人,就是难以进步的人,失去更新自己的社会,就不会成为持续进步的社会……

    很多老师在课堂上教了许多新知识,最后总会惯性地问:“还有什么问题吗?”此时课室总是无声胜有声,而老师只觉得挫败吧?别再问学生“有问题吗”,学生不回答不是他们懂了,只是他们连不懂的地方都尚未梳理好。

    请把问题问得具体一些,比如老师陪同学生一起进行了文章的理解以后,可以问:“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藉由学生的回答,不止能一窥学生理解的程度,也能从答案中看见学生思考的脉络,从中调整或许有误的思辨方式,这样远比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吗”来得更有效。

    “学生没有回答的义务,除非在考试,老师应该问出学生愿意回答的问题。”换句话说,老师的问题应该要让学生感觉到有探讨的意愿。


    台湾品学堂及杂志《理解》的创办人,成长于文学家庭,从小便看到许多文学家到家做客。父亲黄春明在未来选择方面给予很大的自由,于是他在念完艺术专业以后,便毅然向推动教育事业转行。在若水国际工作时,由于负责专案而访问了专家学者关于台湾教育目前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因而发现“”不断被提及。

    只是眼下的“”并非我们老生常谈字词条件的学习,更多是经过进行思考、理解的自学过程。职场上许多年轻世代,尽管学历佳,却无法正确处理被交代的事情。造成这种情况不是他们的处事能力问题,而是理解讯息能力不足。一个人的综合能力,要完整地理解其所处的环境及应该要解决的问题,都跟有着莫大的关系。

    教育改革由下而上

    现今孩子面对的问题,是缺乏梳理事件与深入理解的能力。在学校,老师甚少给予学生发表看法的机会,缺少建构想法与观点的练习,孩子注定成为等待答案的人。孩子只要把老师给的答案牢记,在考试里倒背如流就能考到高分。进入社会以后,挑战越来越严苛,有许多问题需要自己寻找答案。

    说起数码、影视,已有许多经典小说被翻拍成电视剧,或用历史题材拍成电视纪录片,还有迎合小孩市场的知识动画片。成人轻易被彩色及流动画面所吸引,更何况是牙牙学语的孩子?数码时代的冲击,对孩子的肯定有影响。父母要做的是,如何训练及要求孩子自律。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影像是流动性,速度也是由影像决定,于是读者鲜有机会停下来思考。影像的好处是通过图像、数据,能很快说明与介绍。相反的,在文本时,读者可控制文字的节奏以进行思考,可选择速读或慢读。于是理解一件事情,若需要在短时间熟悉及仅取得片面理解,影视资讯是绝佳途径。反之,若想深入探究,原典及文本则不可或缺。

    时代不停进步与更新,陈旧的教育方针却被摆在高处,学生缺乏思辨机会,也缺乏与国际接轨的能力。过去,大家总觉得教育政策是一回事,校方落实又是一回事。可是在台湾,越来越多老师觉得,政府提倡的政策大方向是对的,因为跟国际接轨与竞争无法避免。于是,台湾新的教育方针已在人才要求上出改善,老师也试着出改变。教育改革很大程度上是由底层老师由下而上执行上来的,甚至已经有很多台湾老师受邀到马新各国做教学交流。

    力弱化人人都等懒人包

    实际上不难,只是要如何读得懂,理解得深入,即是两个不同的要求了。理解是复杂的,其一是有知识及经验便能理解;其二则是在完全没有相对知识和经验的情况下,视乎一个人能否从得到的资料中解读,也是日期这个时代底下更被需要的。后者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尤其我们每天都在学习认识这个世界,有那么多我们原先不知道的东西,理解能力便能帮助我们去辩证及破解。这些过程会经过三个层次:一,取得客观条件,也就是截取讯息;二,借由截取信息,对一篇文章进行广泛的理解,接着发展出解释;三,统整解释,进行反思评鉴,确认内容已被清楚理解。

    不管在台湾或马来西亚,各单位都在努力推动。大家需要知道的是,想让孩子或喜欢,仅仅给予他们空泛的空间或时间是不足的,因为老师或家长并未能了解孩子是否真读懂及吸收了。

    关键在于,不是一味地让学生读,而是老师及家长是否愿意跟学生一起读,并进行讨论。讨论尤其必要,因为能自己文本,并发展出理解能力的学生比较少,甚至是能力很好的孩子,更需要老师及家长跟他讨论,借由讨论去建构头脑里的想法,从而组织出有条理的说明。

    现今网络发达,资讯串流急速且活跃,谁还愿意花时间完整?“这是一个片段、破碎的表现,但自以为有收获。”无可否认,我们的孩子渐渐失去原典的能力,这正是能力的弱化。对于一件事、社会议题的理解,大家都在等待懒人包,等待人家的评论与看法。确实,这个捷径让我们很快拥有观点,可同时,也只会让我们变成复制别人答案的人,继而丢失了主观想法。

    从书中发现困惑也解决困惑

    然而,与国际接轨,我们的孩子缺乏独立思辨的习惯。关键在于独立、思辨与习惯,要养成思辨能力,要能独立思辨,还要把独立思辨当成习惯。处事价值、能力是外在的因素,可以后天养成,但若环境没有让孩子独立思辨的余裕,这种习惯便不易被培养。

    希望新一代孩子在新课纲落实后,会成为有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终身学习者,有问题意识,能进行辩证及查找资料,以及愿意不断保持学习。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的关于人类知识更新周期的研究显示,从18世纪开始,人类知识每80~90年更新一次;19世纪到20世纪,加速至30年一次;60~70年代增加到10年一次;直到21世纪,人类知识将达到2~3年更新一次。

    知识、技能被更新了,价值、观念被更新了,在旧有教育观念底下所提供的技能、知识全部都会被更换,最后留下什么?只有更新。新世代的孩子要有能够更新自己的能力,才能跟着时代前进。失去更新技能的人,就是难以进步的人,失去更新自己的社会,就不会成为持续进步的社会。

    最大的收获,是让我能发现也能够接受自己可能是错误的人。”说。阿德勒在《如何读一本书》中提到:“有部分本质是被困惑,但是知道自己被困惑。”现在很多学生跟老师说读不懂,实则读不懂是好事,在那样的困惑下,我们晓得自己的不足而去探索。

    最可怕的是,自己以为全懂了。这种“全懂了”是我们在过程中,为该作品做出觉察与理解,是主观的现象。可主观也是无可厚非之事,关键是我们有否使用客观来协助自己。辩证让我们更新,辩证能力来自。有了素养,才能带着后设条件,不仅在,也在中检核理解。

    最后强调:“我们都在中向未知前进”,人类所有文明发展不是因为有答案,而是我们有问题,发现问题才有解决问题的条件,而这正带给我们时代的文明发展。

    特約:梁馨元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