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故事】再不玩就消失 重温童年激励课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主题故事】再不玩就消失 重温童年激励课

    童玩教会我们很多事,我们一般上都没有发现,原来人生哲学、情绪管理、心理激励这些课,早在童年玩或做游戏时上过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郑巧庭只要有得玩就很开心,是最佳童玩代言人!
    郑锦华不想见到传统童玩被遗忘,而与女儿创办五脚基童玩馆。

    男生打弹珠,女生抛七粒石,放学后大家相约一起玩过河,马来西亚60、70、80后童年都这么玩,却也有人认真把童玩文化发扬光大。

    2015年,郑锦华和郑巧庭父女在槟城创办五脚基童玩馆。郑巧庭出生在1989年,今年30岁,4年前她才26岁,其实早在中学时期,她便开始与父亲一起推广本地童玩文化,当时她的想法是:“为什么人长大后,发现以前的童年游戏越来越少人玩,公园里玩耍的小孩也越来越少,我可以做点什么吗?”

    有此念头的她找来几个同学、拉上父亲,去槟城庙会办童玩活动,带领公众玩跳飞机、七粒石、过河。创立童玩馆后,她和团队在全马各地参加大型活动,4年多以来举办过各种大大小小童玩工作坊。

    大家暂时放下手机平板电脑,玩起不插电的游戏“老鹰捉小鸡”。

    她发现,很多小孩包括年轻人都已经不会玩传统游戏,同时也发现很多人对以前的童玩充满回忆和怀念。她更发现,东西方国家有许多童玩相似,世界各地孩子都会玩跳飞机、剪刀石头布,究竟是谁发明这些游戏,又如何流传到地球彼端呢?


    童玩世界很有趣,越玩越觉得乐趣无穷。巧庭修完大学公关系课程后,学以致用,为童玩馆策划活动和工作坊,让更多马来西亚人重新认识童玩。退居幕后的父亲郑锦华则专心研究童玩文化,计划明年出版一本关于亚洲和欧洲童玩的书。

    小时候百玩不厌的过河游戏,要一班人一起才好玩。

    文化结合科技平衡心智发展

    “科技产品深远地影响孩子童年,可是它不及传统童玩好吗?”推广童玩5年,巧庭一直在与家长们探讨这个课题。为了更深入探索童玩,她报读英国进修课程,看到新科技与传统童玩结合的未来新趋势,脑洞大开。比如平板电脑可构建“虚拟课室”、玩认识实体动物和钓鱼的游戏等等,既有3D影像、色彩、声音,也有益智知识,同时训练手脚协调。

    科技时代的小孩对传统童玩感到陌生,通常都会说:“我没看过,不知道怎么玩,这跟我玩的game不同,没有声音、没有色彩又不会动,不好玩!”巧庭建议用另一种方式,比如通过科技,比较能把小孩拉进童玩世界。“我们也要跟时代并进,无须抗拒,科技是很好的工具,结合传统文化可以找到平衡点。”

    有了自己的小孩后,她更关心未来新一代孩子的心智发展。她观察到,接受不同教育系统的孩子有明显差异,人文教育比填鸭式教育更能培养出主动积极、善于沟通、耐性和创意更高的孩子。

    巧庭个性开朗活泼,说到玩就双眼发亮,小时候爱玩各种游戏,像是单脚跳捉人、“过河”(槟城闽南语叫“Ka li dui”)、“吃肉”(Jiak bak),跟男生打Guli、Gasing,收集铁皮等等。她哈哈笑说:“比较爱玩男生的游戏!”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现代的小孩会穿“椰壳鞋”走路吗?
    “跳飞机”讲究身体平衡,单脚跳起来,相当刺激。

    发泄情绪精力玩耍有益身心

    传统童玩教会了我们哪些事,是我们自己都没有发现的?团队合作、领导、指挥、协商、沟通、自我挑战、忍耐、变通等等,太多做人道理和人生哲学隐藏在童年游戏里。捉迷藏、老鹰捉小鸡、丢手帕、放风筝、斗鱼、下棋,每一种玩意都需要动脑筋、身心协调、与人互动,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

    巧庭指出,很多人或许没意识到童玩对人格形成有多大影响。打陀螺看起来容易,但可能失败一百次之后才会成功,孩子在不断尝试过程中学会不轻言放弃。桌游需要至少两人才能玩,让孩子学习与人互动礼让。

    现代小孩沉迷手机、平板电脑,缺乏玩伴和活动,没有发泄情绪精力的管道,日久形成精神压抑,不会表达感情,难以接受失败。传统游戏是很好渲泄情绪的管道,巧庭记得以前跟男同学吵嘴不服气,相约放学后玩一场“Ka li dui”,赢了气也消了。

    这几年教育界推崇STEAM课程,结合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透过动手做、问题解决、专案取向教学,加强学生的探究能力、批判思考能力、创意思考及问题解决能力。传统童玩包含了以上元素,值得被认可及推广。以前家长觉得浪费时间的玩耍,其实是很好的学习机会,巧庭期待未来童玩得到更多重视。

    黄紫薇比较遗憾童年只放过一次风筝。
    黄紫薇比较遗憾童年只放过一次风筝。

    弥补童年遗憾长大推动童玩

    郑巧庭最感欣慰的是,五年来有很多跟他们一起长大的小孩,当年参加过活动的学生,如今还成了童玩馆助理。带动工作坊的吴冠俊和黄紫薇是千禧世代,今年19岁,在籍大学生。

    吴冠俊观察到现代父母分几好种,一些家长属于过度保护型,不让孩子碰剪刀,不准这不准那,有的索性自己动手代替孩子做。有些家长属于开放教育,事先声明孩子必须自己完成,不会插手。

    他庆幸从小父母就让他接触童玩,小时玩过各种游戏:放风筝、纸飞机、跳格子、玩具枪等,最期待下课放学和同学们玩捉人游戏。

    黄紫薇则笑言自己“没有童年”,因为年纪跟兄姐相差太大,大部分时间都独自玩Masak-masak。她记忆中,父亲曾买过一个风筝,陪她玩了一次就束之高阁再也没碰过。她长大后才接触各种童玩,通过带动工作坊,教大人小孩玩童玩,也算是一种弥补童年遗憾。供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