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现场】从日本的“阅读推展” 看阅读和儿童文学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学习现场】从日本的“阅读推展” 看阅读和儿童文学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日本向来予人“阅读大国”的形象。印象中日本街头、公车或电车上,各个角落总是有低着头看报或读书的人。然而,2003年日本却在在PISA学生阅读能力排名上大幅滑落14位,这项成绩引起舆论与哗然,进而促成了最新一轮的教育改革。

    今年五月底,马来西亚儿童文学协会邀请日本大阪教育大学成实朋子教授,前来进行一场“日本的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专题讲座。朋子教授在这场讲座中,以2003年的“PISA震惊”作为开头,引入之后日本“国家、社会及家庭”三方针对学生阅读做出的调整、推展及成效,以及现今数码时代的阅读定义及儿童文学的存在意义。

    阅读是为理解、思考与活用文本

    PISA是2000年开始的一项国际评估计划,每三年进行一次,其中测试的项目包括阅读、科学及数学。在2003年日本学生在阅读力排名上大幅滑落14个位置。

    PISA型阅读能力的定义是指,理解、运用、省思及投入文本。阅读最基本的功能是要明白文本在写什么;在理解内容后,通过思考、分析及统整,消化得出所需的情报,最后变通活用在各个场景上。


    后续日本文部科学省也为了掌握日本儿童学习力,从2007年开始“全国学历学习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日本儿童擅长记忆学科知识,但是缺乏反思和批判的能力,且也不善擅于知识的“活用能力”,而这项调查结果与PISA评估完全一致。

    “如果没有思考和活用,就像很多时候学生在考试前,虽把应考范围读完记熟了,却在考过后忘光,这样的阅读是没有意义的。”朋子教授解释,因此在日本的语文学习指南中,其中包括透过阅读提升对于知识的表达与活用能力。

    然而,要让“阅读做到不只是读懂,并可以思考、批判及活用的成效,需要国家、社会及家庭三方面的配合。

    朋子教授举例了在日本成功提升学生阅读率的其中两大原因:广设“专业管理”的图书馆,以及贯彻每日十分钟晨读习惯。而这也呼应了2020年日本国语教育的目标——透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培育出创意的未来人才。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图书馆系统专业有内涵

    2008年日本的《儿童阅读活动推展基本计划》,藉着学校的学习活动来培养学童的阅读习惯,其中包括要求学校图书馆必须扮演“阅读中心”及“学习资讯中心”的角色。

    图书馆在提升阅读能力扮演着至关紧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藏书场所”或资料库,而是在专人的管理下,创造友善阅读环境并搭配有趣的活动,让阅读更贴近“人”。

    “日本规定学校的图书馆,必须由专业的图书馆老师来管理与策划。他们的职责不止是处理借书还书等行政问题,还包括教导孩子们如何有效地利用图书馆资源;更有观念地为图书馆挑选藏书;进行策展或书籍推荐;举办各种与阅读相关的互动活动等。”朋子老师说,日本图书馆注重的是阅读的内涵,而不是“表面”上的场所。

    “图书馆只是一个场所,透过这个空间让书本更靠近你。只有让这个地方变得有趣,人们才愿意进入,进而展开阅读,以及后续的学习。”

    朋子老师也推荐到日本游时,不能错过的两所大规模的儿童图书馆:

    1. 国立国会图书馆之国际儿童图书馆:成立于2000年1月,位在上野的国际儿童图书馆是国立国会图书馆的支部,收藏了来自世界各国儿童读物。其理念是以儿童图书连接世界、开拓未来。

    2. 大阪府立中央图书馆之国际儿童图书馆:这是日本最早且规模最大的儿童图书馆。1979年,乌越信教授把他收藏多年的儿童文学书籍及相关资料共计12万件赠送给大阪府,而大阪府决定在千里万博公园内筹建图书馆,并于1984年5月5日开始全面提供服务。2009年,这家图书馆因资金问题停止服务。馆内资料被迁至大阪府立中央图书馆,并于2010年5月重新开馆。儿童文学馆共有70万册藏书,其中包括许多早期的儿童读物及漫画。

    每日十分钟自主阅读

    然而,尽管有了专业的阅读场域,若想让阅读长远并持久地发展下去,还必须想办法使阅读行为成为一项习惯。为培养阅读习惯,日本在校园推动起“晨读10分钟”活动:在每个早晨上课前预留10分钟,让学生一起进行十分钟的晨间阅读。这是一项自由阅读活动,学生在预定的时间,每个人准备自己喜欢的读物,只要开始阅读就好。

    “晨读10分钟的原则很简单,就是邀请大家每天不间断地做,从自己有兴趣的书籍开始,慢慢让阅读变成习惯和兴趣。”

    目前全日本已有70%的小学实施晨间阅读运动,初中有67%学校推行,而高中则有35%加入。

    这十几年间的努力,虽可见日本的学生阅读率又再度回升,但从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议会和每日新闻社每年进行的调查数据中(图1、图2),小学生的阅读量进展最大,之后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其中高中生每月平均读书量,在2010年再度出现下滑趋势。这是因为随著书本深度加深而数量减少,而升学压力也是让阅读量下降的缘由之一。另外,流动装置的普及,也逐步让阅读从纸本走向荧幕,改变了阅读模式。

    书本也是玩具,自由发掘知识

    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人的精神节奏随之变快;流动网络也让手机、平板等科技产品成为“纸本书籍”的重要替代载体。而“内容”的传达方式也日趋多元——绘本、卡通、漫画、电影等,故事的表现手法走向多元,阅读行为因而变得更复杂。因此,“图画”的解读能力,也是现代阅读重要的一环。

    “现在,阅读变得更丰富,多种媒体在同一时间发生,有时我觉得现今的孩子也挺辛苦。”

    尽管科技与多元媒体为阅读带来了更多面向,也让内容的传达更为迅速方便,但朋子教授还是建议让孩子的阅读从“纸本”开始。

    “对孩子来说,书也是一种玩具。从什么角度开始看、从哪里翻阅起,都应该很随性自由的。而荧幕往往只有一种顺序与方式,让阅读被制约了,也磨灭了不同角度的探索。”另外,纸本儿童图文书的触感、开本的设计、丰富的色彩等,都是荧幕无法呈现的细节。

    朋子教授小学时最喜欢瑞典的林格伦童话,对当时的她来说林格伦就像是个明星,甚至在小学毕业的告别信中,写下希望以后能成为和他一样的儿童文学家。

    在朋子老师上学的时代,日本的就学环境充斥着各种问题,包括校园暴力、霸凌及过于激烈的升学竞争等,让求学的日子过得很辛苦。

    “孩子的生活圈子很小,就仅限于父母和校园之间。当时校园环境的不安,让孩子们心里有种倒霉的感觉。当时我是透过阅读,才知道世界原来这么大,还发生着别的事情!”

    撇开汉语圈着重的“读书识字”观念,朋子教授认为儿童文学要用最简单的词语表达故事,用很亲近的方式,让孩子感觉自己是被理解的。

    “从一个故事里看到一个新的世界,找到一处可以理解你的角落。”朋子教授说,“我想,好的儿童文学就是这样的东西。”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