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故事】卸下刻板印象 解读友族文化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主题故事】卸下刻板印象 解读友族文化

    从前顽皮小孩会被父母恫吓:“再不乖,叫孟加里来捉你!”你可知道,包头巾的锡克族不是“孟加里”?峇峇娘惹不一定是华人和马来人混血,而拥有混血面孔和欧洲姓氏的欧亚人,也是百分百马来西亚人。我国由多元种族组成,但我们对其他族群了解多少?向外国人介绍马来西亚时,我们一般习惯说:这个国家主要由马来人、华人、印度人组成,往往忘了补充,其实除了三大民族,还有许多族群也是马来西亚人口组成的一部分,像东西马原住民、峇峇娘惹、欧亚人等。很多人或许不知道,第三大族群印度人又分成:淡米尔、旁遮普、泰鲁固、遮迪亚、古吉拉特、锡克、印裔穆斯林等社群。哎!原来我们从来没好好认识过身边的“友族”……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一直以来,虽然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我们对他族文化认识相当有限。除了知道马来人庆祝开斋节,华人庆祝农历新年,印度人庆祝屠妖节,其实对各族婚嫁仪式和庆典文化都很陌生。马来西亚丰富多元文化值得我们自豪守护,学习互相尊重和珍惜异己共存,才是真正的和谐。

    仪式与庆典是生活的核心,它构成社群信仰与习俗,并凝聚远近社群,彼此同欢共庆。今年7月,槟州乔治巿入遗庆典以“仪式与庆典”为2019年主题,突出在地社区多姿多彩、美丽而富饶的多元文化,民众通过悉心策划的互动工作坊、各种演出和古迹巡礼,体验各族文化仪式和庆典。

    锡克“冠礼”仪式上,男孩被授予生平第一条锡克头巾,并由长辈指导如何绑包。

    锡克族:旁遮普被常误为孟加里

    你也对锡克族的头巾充满好奇吗?锡克教徒蓄发包头,他们认为身上毛发是神圣的。头巾有各种尺寸和形状,男女孩童通常用四方形棉头巾,成年者则用长形头巾包头。9~15岁的男孩只要准备好,就可以进行“冠礼”仪式(Dastar Bandhi),他将会被授予生平第一条锡克头巾(Turban),学习如何绑头巾。锡克头巾造型百变,可分为传统、时尚、欧式、美式等。在某些国家包括马来西亚,包头巾的锡克族驾驶摩哆可豁免戴头盔。

    锡克教主张一神论,相信由神创造的一切生命皆平等。你知道吗?锡克族名字是中性的,名字后面以星(Singh)或考(Kaur)分别男女,比如Karpal是男女皆可用的名字,男性叫Karpal Singh,女性叫Karpal Kaur。


    锡克族礼拜仪式,长老领唱经典诗篇,负责照顾经典的信徒手挥拂尘。

    刻板印象

    锡克族(Sikh)是印度信仰锡克教的旁遮普人,主要分布在印度北方地区。锡克族男子典型标志是身材高大,包头、蓄须,身材魁梧,尚武传统,作战骁勇,是印度的主要兵源之一。英殖民政府从印度引入锡克士兵到马来亚,也有许多担任警察。于是,从前许多华人父母常以“叫孟加里(警察)来捉你”吓唬小孩。可是,称锡克族旁遮普人为“孟加里”是非常错误的叫法!

    槟城理科大学教授Karpal Singh解释,何以旁遮普人(Punjabi)会被叫成“孟加里(Bangali)”。“当年许多旁遮普士兵被英政府从印度带到马来亚,他们在靠近加尔卡答的城巿港口Bengol上船,乘坐商船来到槟城港口登岸时,人们会说:Bengoli船来了!并把随船而来的旁遮普人叫做Bengoli,叫着叫着变成Bengali。”他指出,很多马来西亚人都混肴了,真正的Bengali人来自印度靠近孟加拉地区,而不是来自印度北方的旁遮普人。

    别叫我们“Bengali”,我们是漂亮活力热情的“Punjabi”女子!

    旁遮普婚礼前夜(Gaun Batonna)

    在婚礼前夜,旁遮普人从忙碌的准备过程中小休,会播放一些传统音乐,人们分别在新郎和新娘的家跳起吉达(Giddha)舞,这是一种为喜庆而设的活力舞蹈。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欧亚人多信奉天主教,婚礼由神父主持,仪式跟传统西方婚礼一样。

    欧亚人:他们流有欧洲血统

    你体验过典型的欧亚人婚礼吗?欧亚人婚礼由神父主持,双方家长和伴郎伴娘见证,一对新人身穿西式礼服。婚礼上,除了西式混南洋风的小吃如Sambal三文治、咖哩角、黄梨塔,果汁洋酒无限供应,还不可或缺经典老歌,宾客在Rock n Roll音乐下起舞,然后以咖哩肉汤和Sugee蛋糕作为圆满结束。

    欧亚人(Eurasians)是马来西亚鲜为人知的族群之一。欧亚人是欧洲白人和亚洲人结合后生下来的混血儿,马来西亚的欧亚人多为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人与印度人、华人等的后代,目前槟城欧亚社群有千余人,马六甲土生葡裔欧亚人多集居在葡萄牙村。

    当马来亚仍在英国殖民统治下,多数欧亚人是政府公务员和学校教师,独立后许多转为经商或移居外国,在世界各地开枝散叶。

    前槟城欧亚人公会会长Eustace Nonis与他撰写出版的《槟城欧亚人》一书。

    刻板印象

    “很多人问我你是什么人?我说:我是Rojak。”前槟城欧亚人公会会长Eustace Nonis幽默笑说,他身上有葡萄牙、华人、峇峇娘惹、苏格兰和日本血统,是道地马来西亚欧亚人后代。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欧亚人的存在,以及他们开发槟城的历史。Eustace Nonis为了记录先辈历史,撰写出版《槟城欧亚人》(The Eurasians Penang)。书中记述了开发槟城的英殖民政府第一任总督莱特(Francis Light),与其葡泰混血的欧亚裔妻子Martina Rozells,从吉打登陆槟榔屿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二人之子、槟城欧亚裔William Light后来去了澳洲建立城巿阿德莱德(Adelaide)。

    印裔穆斯林新娘出嫁前几天,会在手指和脚上染上精美的海娜(Henna)图案。

    印裔穆斯林:嘛嘛由来

    印裔穆斯林新娘出嫁前几天,会在手指和脚上染上漂亮的海娜(Henna)图案,新郎则会分别在双手的三根手指染上颜色。这个小小的仪式有为婚姻祈福之意。

    刻板印象

    我们习惯称呼男性印裔穆斯林为“嘛嘛”(Mamak),据说应该是淡米尔语“叔叔”(Mama)变化而来,女性印裔穆斯林可称呼“嘛咪”(Mami)(婶婶)。

    更多精彩:婚庆一办30天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