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朝骥:酸民是如何养成的?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廖朝骥:酸民是如何养成的?

    大家都很关注香港的局势发展,惊讶何以这一代的香港学生对政治改革及社会议题,有如此强烈的关怀;他们对相关的法律规章及国际人权的规范如数家政,在面对警察执法时,据理力争身为公民的权益,在面对记者询问、市民表达不同意见时,不失礼节的侃侃而言当下的香港的困境。这一大重要的变化,刷新了大家过往对香港人的刻板印象:港人务实、谈理想太遥远,搵食重要。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能够让香港市民的气质发生那么大的变化,除了外部环境之外,中学教育自2009年开始将通识教育课列为高中必修课有关系。这个在中学就实施的通识课,大多由香港人文学科的毕业生执教。课程内容包括《今日香港》、《现代中国、《全球化》、《个人成长与人际关系》、《公共卫生》及《能源科技与环境》。通识课的目的是补足制式教育、刻板、填鸭方式的不足,以现实的案例、同学们参与或设计小组调研活动,以达到培养公民意识、独立思考及尊重多元等的目的。从近几年的香港的社会运动来看,90后出生的香港青年,都是接受过通识教育课程的培训,造就了今天香港人的新气质。

    在马来西亚大专院校里,也有通识课的设计,即MPU(Mata Pelajaran Umum)。在国外的大学,通识课大多由每间大学根据需要,拟定不同的通识科目及题材。大家上大学时,都称这些为营养学分,因为所谓“通识”就是不讲究专研,要求的是博雅。课程目的主要是拓展同学们的视野,考试压力小,偶尔还有一些有趣的课程,例如我就当过《爱情哲学》及《死亡哲学》的助教,这两门课都是当时的热门通识课。

    成了酱缸文化产物

    但是在马来西亚,通识课有许多科目是教育部提供的选项,是同学们毕业前,必须要满足的科目。教育部规定科目有《马来西亚研究》、《族群关系》、《伊斯兰价值与亚洲文明》、《马来西亚多元社会》、《性别与社会》等。大多这些科目由于选课人数众多,大多由兼职老师任教。许多同学反映“大多数讲师无非就是把原本有趣的题材搞得乏味不堪,最后上课的意义就只是为了通过考试。”

    简言之,我们在大学的通识教育是失败的,大多学校的通识课,都沦为应付考试的另一门课,脱离了通识的本意。所以,当选民的投票年龄调低至18岁,那中学生的通识教育的推行,是刻不容缓的了。不然,一代酸民一缸醋,我们活脱脱成了酱缸文化的产物。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