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创脉动】香港反送中 展现科技新面貌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智创脉动】香港反送中 展现科技新面貌

    虽然科技的本质中立超然,但经过人的使用就会开始变质,人脸辨识、区块链技术皆是如此。最近事件的演变,也许正是现代科技推波助澜的结果……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许多人常说,技术本身是中立不带价值选择的,这句话不尽然错,但有时纵使是本质中立的新科技,在实际运用之后,会产生与当初预期不同的样貌。这次香港人反送中的抗争,就出现了这个现象。

    回顾今年7月1日,香港主权从英国移交中国22周年的纪念日,约55万香港人群聚游行,表达对目前环境与情势的不满;当天晚上,更有少数示威者闯进立法会大楼,做更激进的抗议行动。

    最近一系列发生在香港的数百万人游行抗议,背后并不是一个有名有姓的领导人,而是以跨平台加密隐私讯息的应用程式〈Telegram〉、匿名论坛LIHKG,以及好几个加密讯息的App,让香港人匿名、隐私地即时筹划抗议行动。


    根据外媒BBC报导,在〈Telegram〉等应用程式平台上,有好几百个私密社团,有些社团还拥有约7万名活跃的用家,大约是香港总人口的1%。

    他们即时以平台提供抗议行动的最新消息、告知警察出没地点,为抗议者的周遭环境保持警觉;有少数社团则是由律师、医生与医护人员组成,作为提供法律意见、医疗协助等。

    有时候,这些社团还会举行即时投票,决定人群抗议游行的下个去处,或是解散回家。

    在公共区域,一些抗议活动的预告资讯,则是透过Apple智能手机的档案分享技术Airdrop,与众人分享,让iPhone和iPad用家们互通资讯。

    游行的当下,参与的民众也会避免使用ATM提款机,在整趟路程中使用金钱交易,避免留下踪迹。而某些参加游行的民众,也会同时使用好几部手机、更换账号使用通讯App,以防被查出真实身分,引来政府的后续监控与审查。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比起5年前的雨伞革命,香港人正在透过匿名、保护身分的各种科技应用,组织自己的团体、传达自己的政治与生活诉求。而手机与网络的发达,也给予这些抗议人群更多行动力,在即时聚集、变化地点,有了更高的应变能力。

     

    加密隐私讯息平台〈Telegram〉,在香港抗议游行中负起了重要的角色。
    加密隐私讯息平台〈Telegram〉,在香港抗议游行中负起了重要的角色。

     

    1. 人脸辨识:
    戴上头套 防脸看光光

    示威游行,给人感觉是诡谲的,因为大多数看不到示威者的面容,只能从身形、皮肤方面大略判断:“他大概是一个年轻人吧?”

    原来是做为支付、解锁、身分认证等生物辨识的技术,结论是很好用。后来大家发现,用于公共领域也有不错的效果。

    目前,人脸辨识的精准度无比强大,因此香港人上街抗议时,不得不戴上头巾、口罩,防止被录下影像,作为消极地阻碍人脸辨识系统发挥威力。在这场抗争中,示威民众还戴上头盔、眼罩,甚至是防毒面具,为的是躲避监视器背后的脸部辨识,还有来自警方发射的催泪弹、烟雾弹……

    这也让一般人开始害怕,如果执法当局继续大规模运用人脸辨识下去,自己的隐私该怎么办?

    香港人在LIHKG讨论区,分享防监视神物:人脸迷彩围巾,从人脸辨识系统来看,却会出现1200张人脸,让系统当机。
    香港人在LIHKG讨论区,分享防监视神物:人脸迷彩围巾,从人脸辨识系统来看,却会出现1200张人脸,让系统当机。

     

    2. Bridgefy:
    全境断网 仍能传递讯息

    除了〈Telegram〉,还有一款离线传讯应用程式〈Bridgefy〉,使用者只需要打开手机中的蓝牙,就可以在无法使用网络时,与朋友、家人传送讯息,它的介绍说:“适合用于音乐节、体育馆、农村社区、自然灾害、出国旅游。”

    没想到,这款App在8月12日的香港机场有用武之地。那几天,抗争者不断传出机场“网络被切断”,或“网速极慢”的状况,而这款App顿时成为香港抗议民众的微信。

     

    3. AirDrop:
    向陌生人邀约 表达诉求

    对苹果果粉来说,“AirDrop”不算陌生,这是个方便的点对点档案分享软体。

    每当侦测到有开蓝牙的群众而按下传送时,对方手机会自动跳出传输许可及缩图,这个特性,变成向陌生人诉求的好帮手,也变成这次罢工串连各行各业的利器。

    香港反送中民众为了宣传游行资讯,使用苹果手机中的传输工具AirDrop,大量转发相关图文。
    香港反送中民众为了宣传游行资讯,使用苹果手机中的传输工具AirDrop,大量转发相关图文。

     

    4. Matters:
    区块链 文字上载永不消失

    区块链技术被创造出来,最初目的是作为抗审查,尤其是来自政府的审查。它的精神认为,公民的自由与政府的管制互相矛盾,尤其是涉及个人财产储存、移动,还有言论的自由。

    因为区块链分散式及去中心化的特性,上载的资讯可确保几乎永远没有办法被窜改或删除,因为资讯会在世界上许多“账本”上即时“备份”,所以很难遮屏或删除。

    例如,Matters是一家以区块链文字社群为主轴的香港新创,在Matters上发布的文章,都会被存在分布式的节点上(IPFS),简称“文件上链”。

    除非整个分布式系统被攻击或失效,否则,文字将无法删除或以404阻拦,可以说,这是一场“公共记忆永久储存”的社会实验。

     

    5. 蓝侬墙:
    图传区块链 自由言论通全球

    蓝侬墙(Lennon Wall)一词,可溯源到1980年代的捷克民运。在英国摇滚巨星约翰蓝侬遇刺后,捷克青年开始在布拉格某处墙上张贴主张民主与自由的文宣。

    香港的蓝侬墙最早出现于2014年的“雨伞革命”期间,以3M便条纸写下自己想讲的话或图,贴满墙表达诉求。这次反送中运动,蓝侬墙再度出现。

    网上区块链版本的蓝侬墙,可以将图片上传到区块链,一旦上传,图片就不能被窜改,并且自动同步到世界各地的伺服器,另外,透过时间戳也能打假核实。

    文、图:互联网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