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故事】宁有公主梦 勿有公主病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主题故事】宁有公主梦 勿有公主病

    几乎每位女性的心里,或多或少都曾经住着一位公主。从貌美善良、擅长家务的白雪公主,到饱览群书、热爱冒险的贝儿,再到独立勇敢的艾莎……不少人有,梦想自己能像“迪士尼公主”那样美丽和幸福。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不要遇事就哭等人救

    是美好的,善良、乐观、温柔的心灵特质也是好的,只要没有娇生惯养、依赖别人的“公主病”就好。

    “早期的《白雪公主》、《睡美人》、《灰姑娘》主角漂亮、温柔、喜欢动物,而且勤劳,虽然是公主,但她们都会做家务。这反映出当时七、八十年代男权主义的社会趋势,男性是权力和力量的代表,女性则是附属,所以作品里的男性角色是有能力、来抢救的,女性只要做好配合,总有一天会等到她的幸福。”

    “当时的迪士尼作品几乎都传达这样一个讯息:女性不能太厉害,否则会有不好的下场。比如白雪公主的后母,她强硬、想要主宰自己的命运,可是下场是可怜的、被所有人不要的,反而善良、被动的白雪公主最后得到她的幸福。”


    陈云娟(马来西亚生命线协会资深辅导督导兼讲师、NLP身心语言程序学合格执行师、LPPKN婚前教育课程导师)

    顺时代变迁,公主越来越有主见

    由于部分公主人物设定过于刻板,陈云娟建议,父母应当陪同小孩观赏或阅读公主系列故事,并且给予适当引导,特别是一两岁至小学的小孩,他们正处于模仿阶段,也还没有思考分析的能力,在看故事的时候,会把故事传达的所有讯息,一并接受。

    她举例,迪士尼公主身着漂亮、豪华服饰,而这种服饰一般人不会在日常生活里穿。“小朋友看了下意识觉得,要变成这个画面里的公主才是完美的女性;或公主是要干净的,肮脏的东西我不要;或者遇到困难大哭、尖叫、晕倒就会有人来救我,而救我的都是好人。”

    负面的影响是可怕的,大人给小孩什么样的人物,他们就会想要变成那样的人。如果公主系列的公主呈现的都是软弱、被动,小孩就会让自己学习变成这样的人。

    但是,与其拒绝让小孩观看,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及误解,倒不如陪着一起看,引导他们思考问题:“如果能做好的引导,什么电影都能看、都是给孩子的机会教育。”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陈云娟强调,从1937年第一部迪土尼动画电影《白雪公主》诞生直今80年里,迪土尼公主的人物和故事设定,其实一直随着当代的社会变迁而改变。

    “早期的迪士尼公主系列,并没有清楚描绘很重要的一个关键点,当爱降临或两人决定要在一起,彼此的人格、价值观是否合适?这个部分完全没有提及,也没有告诉我们爱情在婚姻里是需要努力和付出。”

    随着社会变迁,迪士尼公主也从早期顺从、被动,如吃下毒苹果、等待被王子吻醒的白雪公主,演变为有主见、勇敢、懂得争取,如《美女与野兽》女主角贝儿,不只是独立知性,还能“拯救野兽(王子)”。

    “如果迪士尼坚持一贯的公主形象,它也许会被现代社会淘汰,因此它调整了公主这个人物设定,后期的迪士尼公主如梅莉达《勇敢传说》和艾莎《冰雪奇缘》,都是勇敢、活泼的。它也带出一个讯息,女性可以为自己要的东西勇敢争取,而且懂得发掘和善用自己的能力和力量,可以自己找寻幸福快乐,而不需要依赖别人。”

    调整四大刻板印象两性才可能平权

    陈云娟认为,迪士尼公主设定的改变,主要是顺应现代社会文化、女性崛起。“这是不是表示女性主义抬头?女性主义抬头确实存在,也在进展当中,但是要去到怎么样才是真正的女性抬头,这当中有相当多模糊的地方。”

    不论是男女平等、女性主义,她认为,当中的核心在于打破社会对男性、女性的刻板印象。

    “简单来说,性别的刻板印象分有四大类。第一类是外表形象,女性娇小玲珑、男性高大强壮;第二类是人格特质,女性情绪化、男性理智;第三类是角色,如女性要照顾家庭、男性是撑起整个家庭;第四类是职业,女性应该做秘书、男性当管理者。”

    “男女平等也好,女性主义也罢,主要就是调整以上四类的刻板印象,即女性的外表不一定娇弱、女性一样可以果断、女性可以走入社会、女性可以是管理人员。”

    她说,虽然现在社会已经开放了,但未到两性平权地步,尚需时间演变、转变某些角色和责任。

    “比如马来西亚出现第一位女副首相,但是社会的刻板印象还存在,比如首相做经济决策,女副首相负责妇女课题。为什么妇女课题一定要由女性负责呢?这里面有很多争论性和可能性。”

    陈云娟乐观期待两性平权在未来实现,认为这可从教育着手。

    “教育小孩要因材施教,而不是以性别区分。只要孩子在这部分有这样的兴趣和特长,就让他在这部分发展。就好像以前煮饭和裁缝都是女性的工作,但是现代家庭里,不管男孩、女孩都要学做家务,也有不少男性学习烹饪、服装设计。”

     

    吴启铭(教育心理与辅导学系学士、辅导与咨商硕士。在马来西亚推动教育、辅导、性教育课题等超过15年,为资深教育培训工作者)
    吴启铭(教育心理与辅导学系学士、辅导与咨商硕士。在马来西亚推动教育、辅导、性教育课题等超过15年,为资深教育培训工作者)

    勇敢一点单亲小孩未必可怜

    小女孩都有,而对公主的想像,很多是来自迪士尼的公主系列故事。回顾迪士尼早期的公主,白雪公主、灰姑娘、睡美人,她们年轻貌美、懂得和动物沟通,遇到危机或渴望幸福,都只是被动地等待王子──这种对女性刻板的描绘,导致有些父母不让孩子观看早期的迪士尼作品,担忧被动、依赖他人的公主性格“影响”小孩的价值观。

    吴启铭认为,父母不应视以上作品如洪水野兽:“没有迪士尼动画之前,我们都是听这些童话故事长大,直今也活得好好呀!只是今天,社会和教育有诸多选择的时候,父母才思考哪一类动画或素材适合给孩子看?或是希望孩子从故事中获得怎样的思考点?”

    “黑暗元素”不会影响孩子成长

    他说,如果不看故事里的性别角色概念,多数迪士尼动画皆有美好的结局,让看的人特别是小孩,对世界有美好的期待。但是,从另一方面思考:是不是美好的故事对孩子是最好,或能让孩子学习到正确观念?

    吴启铭也爱看迪士尼作品,他认为,近期的迪士尼作品已不像早期《白雪公主》那般幼稚,故事情节也连结现实社会,呈现出现代社会现象、家庭结构、性别角色,呈现有深度,大人看了也会感动。

    “比如《勇敢传说》(Brave)的梅莉达公主、《冰雪奇缘》(Frozen)的艾莎公主,并不是永远被呵护的,她们颠覆女性是柔弱、需要被保护的传统想法,反而个性倾向于中性。”

    “一些男性为主角的动画里,所描绘的女性角色,也开始出现勇敢、叛逆、冒险这些以前只赋予男性角色的专有性格。”

    谈到多数迪士尼公主“失去父母或家庭,以及不愉快遭遇”的故事方程式,吴启铭觉得这些“黑暗元素”并不会影响小朋友,反而是一个很好的突破点。

    “从角色设定来说,不管这些公主是失去父亲或母亲,它同时也在反映社会的一个现象,那就是现在离婚率高,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家庭结构不那么完整。”

    “可能小孩会问,为什么主角没有爸爸妈妈会被人欺负?父母其实可以用现实例子做引导,对啊,有的人没有爸爸妈妈或者爸妈离婚了,但他也能像主角一样过好自己,做有用的人。当动画呈现这方面的事实,我不觉得它是负面教材,反而告诉小孩任何人同样都有勇敢、坚持的能力,不需要特地标签单亲家庭的小孩。”

    他强调,很多人认为夫妻和孩子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家庭,但是“完整”的定义是看关系、和谐度以及家里的正念气氛。因此,单亲小孩未必就是可怜的。

    期待电影观念突破
    不一定俊男美女才能出头

    迪士尼公主的形象在过去数十年内有不少转变,从等待王子拯救的白雪公主、睡美人,到从军寻找自身价值的木兰、无拘无束做自己的艾莎,显示迪士尼摆脱老派公主的刻板印象,与社会期待的女性形象连结。

    “从公主形象的转变,我看到的是追求性别平等。性别平等可以说是女性争取得来,但同时也是男性看到女性更有能力和条件,然后觉悟、反思、调整思考。”

    吴启铭认为,我们无法追求男女完全平等,但我们能追求男女的平权。

    “平权应该是指福利、权利上的平权,比如以前的女性不能当总统,但现在全世界都有女总统;以前女性要在家里相夫教子,现在有许多女性是职业女性,先生在家照顾小孩的例子也不少。”

    他说,平权观念需要慢慢调整,而调整又牵涉到国家教育体制、社会文化。像印度,尽管教育逐渐让年轻人摒弃“重男轻女”的旧式观念,但这个观念仍然根深柢固于社会当中,尚需时间发酵、转变。

    吴启铭指出,除了“结局美好”,迪士尼公主系列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俊男美女。

    “动画、影视作品都会把勇敢、坚强、英雄的角色放在帅哥美女身上,下意识传达,因为他们长得好看,所以才有这样的能力和特色。对于长相普通的小孩来说,可能就没有可以学习的方向。”

    他期待未来的迪士尼作品,无论是公主王子还是任何主角,不一定要漂亮,平庸的孩子、女性一样可以成为明星、闪亮的人。

    更有精彩:公主当自强不怕被欺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