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游自在】少壮不学习长大难脱贫,助孩子活出尊严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字游自在】少壮不学习长大难脱贫,助孩子活出尊严

    “不是每个人都有个美满的家庭;不是每个人都有个美好的童年;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上学;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向有需要的那个人伸出援手。” 凭此信念,儿童尊严基金会(Dignity for Children Foundation)共同创办人伊利沙塞温德(Elisha Satvinder)牧师与太太柏德琳娜徐香妃(Petrina)开办知识学堂,也创办生活学堂,为贫穷孩子赎回童年、重拾希望,把尊严带进他们的生命,哪怕生命随堂测验,无畏亦无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伊利沙塞温德牧师与太太柏德琳娜
    伊利沙塞温德牧师与太太柏德琳娜

    一个有雨的午后, 驱车前往儿童尊严基金会旗下的社会企业eat X dignity咖啡馆,馆里大片玻璃门与窗使得室内大量采用自然光,装潢以木质为主,加上局部涂上柠檬色,使得满室弥漫明媚味道,感觉温暖。

    在柜台点了一客传统蓝花饭(nasi kerabu)配一杯咖啡,付钱后,找个安静的角落坐了下来,有面墙张贴了一群孩子的人头照,张张都是天真无邪的笑脸,有相片亦有文字,写着:“我喜欢去学校,因为可以学习。”“…因为可以跟朋友玩在一起。”

    不久后,侍应生把所点食物和饮料端了上来,这里为食客提供服务的实习生多半为正在就业能力培训课中学习的青年,而眼前这位青年在此地学的是在课堂上学不到,对餐饮业却至关重要的技能,诸如:与人的连接、事前准备,甚至是准时之类的习性。

    这里有年轻侍应生、也有年轻咖啡师,专业水平或许不及一般餐馆,但胜在你我给了他们人生中第一场学习;在这里,年轻的他们得以实践营养、科学乃至簿记的概念。


    那碟色香味俱全的蓝花饭也非一般,口中所咀嚼的新鲜蔬材,有部份或许就是从咖啡馆对面面向大路的dignity Kitchen Garden(厨房花园)采摘而来,园内的栽种者也是年轻朋友。

    闹市马路边居然有一座厨房花园,随着铺石小路走去,里头种了林林种种有机蔬果,与它毗连的是木制小屋grow X dignity,摊子兜售厨房花园采摘而得的新鲜蔬菜、香草和水果,也有原住民从森林里带出来的臭豆。

    这都是儿童尊严基金会长期经营着的社会企业,它们之间息息相关,而每个客人到此的花费,悉数回到贫穷孩子们身上,让他们在知识学堂享有良好教育之余,也确保社会企业持续经营,继续作为学生或青年的生活学堂。

    教育不仅为贫困孩子脱离贫穷线,同时也改变其命运,而为他们的生命创造第二次机会的人,正是伊利沙塞温德(Elisha Satvinder)牧师与太太柏德琳娜徐香妃(Petrina)。

    欠缺的不只是书本食物!

    “1998年,当我们来到吉隆坡冼都(Sentul)社区了解时,不必走太远就会遇上很多格外贫穷的孩子,他们不是处于贫困就是被忽视,这个地方明显需要帮助。”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柏德琳娜忆述,由于遇见太多贫穷孩子,以致她跟丈夫想到或许可以做些事,“当时,我也没上班,想说不妨用我懂得且感到舒服的教育管道,来为这个社区做点事。”

    刚开始,她在几位妇女协助下,在这个城市贫民区进行援助工作,不久后,他俩意识到,假如真的要对贫穷社群产生影响,打破贫困循环,就必须认真看待。

    何谓“认真”呢?“那意味我们其中一个人必须成为教育工作者,为此,我们研究不同的教育模式,从中物色一个在这个环境可行的模式。”

    当援助行动升级成了必须,“这不再是仅仅购买书籍给孩子那么简单的事了。”2000年,一个为贫穷孩子而设的非正式补习计划启动,“也设在这栋商业楼里,可是,当时只有楼下的楼层,课室里也只是摆了几张长凳,孩子们来了,我们就边做边学。”

    在真正接触孩子们后,他们发现这些孩子在各方面的发展都有所耽搁,“许多孩子不仅在学习上面对迟缓,还长期面对饥饿,我们必须为他们提供食物。”

    这实况令她俩着实感到惊讶,“我们进一步意识到,只是买书给他们并不足以减缓问题,我们还必须了解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伊利沙塞温德牧师望着太太,说道:“她一直在寻找出路,想知道我们还能对孩子们做些什么,自己又还能做些什么。”面对这群犹如被遗忘在大城市的孩子,他们无法独善其身。

    位于大马路边的蔬果贩卖摊子。
    位于大马路边的蔬果贩卖摊子。

    从学前教育开始补救

    “刚开始时,这些孩子也好像无人照顾,我们不必太费唇舌就把孩子们带到学习中心。”他俩说道,孩子可能也没事做,只要对他们说“来吧”,自然而然就跳进等候着的小型客货车里。

    “当然,我们也征得父母亲同意,在得知不必花钱,一般都会同意让孩子来补习。”其实,柏德琳娜说,大多数时候也找不到孩子的双亲,“家里多半只有祖母或妈妈罢了。”

    “我们跟孩子家人建立起信任,把孩子带过来,也安全送他们回家。”日积月累持续做同一件事情,过了一段日子,社区居民口耳相传,“很快的,班上来了约莫40个孩子。”

    “但是,如何让他们在新鲜感逐渐消失后,仍留下来才是关键。”初时,孩子们会很开心,人人都想来上课,“一旦学习出现困难,难免会产生辍学念头。”

    对他俩而言,每走一步都是一次学习,“我们意识到,当我 于是,我们专注于小学,可是即使小学也都来不及了;为此,我们专注于学前教育。”

    他们曾遇见4岁的孩子不知道如何画画,也不能说出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之间的区别,“教育介入的意义变大了,加上,处于这个岁数的孩子也讲究营养,他们需要吃得对、吃得好,应该摄取蛋白质或牛奶之类的食物。”

    有的孩子看起来身材很壮,“实际上那是营养不良,因为他们大量食用米饭和糖。”他们曾经进行一项健康检查时,发生牙齿保健是孩子们面对的最大问题,“有的6岁孩子全部乳牙都掉光了。”

    2003年,他们为此社区的贫困孩子创设一所蒙特梭利(Montessori)幼儿园,前来上课的孩子们,不仅得以按照自身步调学习,同时他们的健康也被照顾。

    这里贩卖充满艺术感的手作提袋、钱袋、笔袋等,都是孩子们利用再循环和捐赠布料缝制而成的杰作。
    这里贩卖充满艺术感的手作提袋、钱袋、笔袋等,都是孩子们利用再循环和捐赠布料缝制而成的杰作。

    我们只是催化剂,孩子才是改革者

    这些年来,伊利沙塞温德牧师一直用行动改变约定俗成的想法与做法,“在面对贫穷社群时,我们总是认为有东西要给他们,总是抱持自上而下的态度,我觉得那是非常错的。”
    “当我们说想为穷人做点事情时,它总是权宜之计,这也是不恰当的。”他说,人们应该把他们放在心中和脑海里,以有尊严和尊重的态度待之。

    “穷人就只能坐在地板上,不需要桌子和椅子吗?穷人只需要面包和水,就因为他们是贫困的人吗?”他不解,问道:“为何要这样看待、对待他们呢?”

    “假如人们想帮助社会最贫困阶层掌握自己的命运,且声言要介入,我认为,有关介入必须具有实质性且全面的。”他说,它必须是能造成改变的事,并在受助者生活中发挥实质作用,以让对方在生活中感到自身的价值。

    “有人会问:为何是蒙特梭利?我则回说:为什么不呢?为何你总是觉得,最好的永远是属于有钱人的,而不是每个人都值得拥有?假如那都是我们的孩子,我想我们会很高兴。”

    他效仿亚航的口号,说道:“人人都可以接受良好教育。”他认为,对穷人教育的介入必须改变,不能只做了七拼八凑的事宜,就自我感觉良好。
    “如果我们想要做的话,那就必须全力以赴,若能做到最好,就做到最好。”他语重心长地说,当贫穷社群得以突破生活与教育重围时,他们将掌握社区的命运,为社区带来变化。

    “我们最终只是催化剂,他们才是真正的改革者,改变才会发生。”他明白到人不能因善小而不为之,目前,共有1600名介于1至18岁的学生,就读于儿童尊严基金会开办的幼儿园和中小学,并享有他们提供的支援计划。

    给钱不如授予技能

    直至2008年,拿督斯坦利艾萨克斯(Dato Stanley Isaacs)和彼得林(Peter Ling)把儿童尊严基金会捐赠予伊利沙塞温德牧师夫妇后,他们得以将理念全面落实与推进。

    “当对方把基金会交托给我们时,没想到这个名字起了预言作用,我们要做的事,正是为孩子赎回童年、重拾希望,并把尊严带进他们的生命。”

    两人对“尊严”各有阐述,但万变不离其宗,伊利沙塞温德牧师指出,无论你是谁,尊严即是让每个孩子平等接受教育、生活,以及享有机会。

    柏德琳娜则说,如果给贫穷的人1万令吉,从技术上来讲,他可以暂时走出贫穷,但尊严不是这样的,“尊严的根本是,你必须争取到1万令吉,然后,自己想方设法摆脱贫穷。”

    “在这里,我们所做的事是让每个人都有能力摆脱贫困,教育只是他们手中的工具,最终他们可以善用这工具来摆脱贫困,如果每个孩子都能摆脱贫困,尊严即会恢复。”

    “与其只是给你钱,不如给你一份可以在此下功夫的礼物,说你可以做到,并且现在就去争取。”他说的正是中国古代经典《老子》里提到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道理。

    生活学堂,勇敢踏出一大步

    为了让孩子们可以轻易衔接社会,伊利沙塞温德牧师夫妇也经营社会企业,包括:cut X dignity(发廊)、eat X dignity(咖啡馆)、sew X dignity(裁缝店)、grow X dignity(城市农业)等,这里聘用从零开始的青年,同时也是该校学生的生活学堂。

    柏德琳娜忆及,首次培训一名在咖啡馆上班的原住民女孩的经历,“我教她一定要有勇气应对上司,若然一味感到害怕而不闻不问,最终犯错的是自己。”
    “那天早上,当女生把洋葱切好之后,鼓起勇气交给主任,并询问是否还有其他任务需要她执行,哇,对女孩来说,那是跨出了人生一大步,他们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开始啊!”

    “这社会企业的美丽之处在于它是学校的一部分,同时也在服务整个社区。所以,我们的年轻工作者是在现实生活中训练,这一切都不是随时会破的泡沫。”

    这是一场通过生命来触碰生命的城里故事,“我们通过他们的镜头,看这地方居民的生活。”在故事里,无人需要屈就,也没有人自上而下,大人与孩子并肩而行,齐齐活出生命的价值与尊严。

    厨房花园 厨房花园的新鲜食材,可以直接上到咖啡馆的餐桌上。
    厨房花园
    厨房花园的新鲜食材,可以直接上到咖啡馆的餐桌上。
    楼顶花园 他们将巴刹的菜余化作有机肥料,种上芥兰、Bayam、菜心、空心菜、薄荷、巴西菠菜、箭叶橙等50种有机蔬菜,楼顶花园的作物用来作为学校孩子们晚餐的食材,有多则贩售给员工或外人。
    楼顶花园
    他们将巴刹的菜余化作有机肥料,种上芥兰、Bayam、菜心、空心菜、薄荷、巴西菠菜、箭叶橙等50种有机蔬菜,楼顶花园的作物用来作为学校孩子们晚餐的食材,有多则贩售给员工或外人。

    特约:子若    摄影:陈梓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