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論‧中醫治療精神病之二--精神病患分三類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中西醫論‧中醫治療精神病之二--精神病患分三類

    20180818fzhong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文、圖: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病患求診中醫,常是求助各科無門時,才來尋求診療……

    中醫治精神疾病,證諸古籍,記載頗豐,古人也會罹患精神病,只是古書論述時,較無諸多學理,如:腦袋血清素(Serotonin)缺乏,導致體內認知的錯亂等。

    中醫治療方法與觀點,與西醫迥異,依自己多年門診及會診經驗分析之,大略可分成三大類來處理。

    大黃拉瀉解顛狂


    第一類病人,屬很嚴重的急性發作,突然抓狂、仿佛無法入眠、甚至打罵人,把衣物脫光,情緒失控……,即屬于顛狂躁症等,這類病人稱之為“胃火,這類病人有很明顯的特征,通常便秘,即使吃了瀉藥、灌腸,都沒什麼效果,中醫稱為“腸子火心瘋”(閩南語),火大到病人的腦袋亂七八糟,有的人會亂講話、自言自語,有的人則會大聲罵人,或做一些怪異舉動。

    中醫認為,因整個腸胃的熱比較盛。這種病人要改善,中醫做法很簡單,讓他通便。通常中醫用藥裡,一定有加一味藥:“大黃”,這藥不只是拉肚子而已,還會瀉熱。

    大黃,處方里常見,這藥可讓身體瘀血很快的從腸胃道排除,所以吃這些藥后,會稍微拉肚子,會軟便,但情緒會比較穩定、清醒。

    很多病人屬比較急性發作,中醫常講“胃火旺盛,該怎麼把胃火降下來?用一些瀉藥,如大黃,就可讓情緒穩定下來,這是較常見的狀況。有的人可能病很久,突然急性發作,這種目露凶光、滿臉通紅,整個人感覺蓬頭垢面、火氣很大,小便鮮黃,甚至牙齦腫脹、大便解不出來,這幾種火氣很大的表現,大概都是胃火,所以,只要把胃火一清,病人情緒馬上冷卻下來。

    疏肝解鬱靠柴胡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第二類病人,中醫講“肝氣鬱結,情緒太悶了,悶燒容易抓狂,情緒的不穩定性,中醫講肝氣不順,肝氣打結,該如何疏肝解鬱?

    中醫妙方有味“加味逍遙散”——為什麼要逍遙?因為病人不逍遙,生悶氣、想太多、睡不好、生氣易怒、容易借題發揮、情緒較不穩,所以一直作夢,這種情緒的問題,中醫有一種藥,叫做“柴胡”,這在“加味逍遙散”、“小柴胡湯”、“大柴胡湯”,裡面都可見到,因為要疏肝、解鬱。

    肝氣鬱結的病人為數不少!民眾可能在工作、精神、家庭、經濟、感情等層面,都面臨巨大壓力。

    干薑附子湯驅寒

    第三類的病人,因手腳冰冷,使用“干薑附子湯”治療,是種很熱的藥。門診觀察,很多病人通常有精神的問題,可能是失眠或情緒不穩,中醫門診,常見精神萎靡,仿佛罹患重度憂鬱症,啥事都提不起勁。

    簡言之,首先病人“病太久”,疾病把身體的氣都耗掉,陽氣、血氣等都耗光,病人看來虛弱,臉色慘白、鐵青。其次,這種病人長期藥,絕大部分是西藥,如一些鎮靜劑等。中藥跟西藥很大的差別是,中藥講藥性,譬如藥物藥性是偏熱偏寒,是酸、苦、甘、腥、鹹,把藥物做定位。

    從中藥的觀點看西藥,可發現大部分的西藥是苦、寒居多,因為西藥都非常的苦,中醫講苦寒,大概是從“比較觀點”來論。

    很多精神病人多有慢性病,長期吃這類藥物,吃到最后常身體冷冰冰,所以這種病人,我通常在把脈時,會習慣摸一下病人的手做確認。

    柯建新──▓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主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