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爵士樂與科技的興起3之3】二戰後爵士樂走進新紀元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文創‧【爵士樂與科技的興起3之3】二戰後爵士樂走進新紀元

    二戰后,美國快速打造以民主、自由和經濟掛帥的陣營,用爵士樂作為軟實力,輸出到蘇聯周邊國家,推銷理念。
    二戰后,美國快速打造以民主、自由和經濟掛帥的陣營,用爵士樂作為軟實力,輸出到蘇聯周邊國家,推銷理念。

    特約:鄭澤相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除了作為承載音樂的載體,唱片封套也成了各爵士出版公司的商標,各自在封套設計上各展姿色:Blue Note的唱片設計極簡主義,用上公司創始人之一Francis Wolff的黑白照片,以及當時非常時髦的字體,打造屬于Blue Note的藝術風格。

    Verve在1950年代的許多美術風格來自David Stone Martin的畫筆,寥寥幾筆畫出爵士樂手的輪廓,設定了一個時代的審美觀。Miles Davis在Columbia公司的專輯美術設計偏向大方得體,字體設計也特別有存在感;從50年代邁進,每個十年都以美術設計來定位,60年代開始偏向激進口味,一直到70年代迷幻風格,標識著他在音樂上的轉變。

    收集唱片的死忠樂迷除了聽音樂,也在欣賞不同封套設計的美感,以及收錄文章中蘊含的知識、歷史和小道消息。錄音手法、剪輯方式、混音技術和母帶製作科技、曲目排列等,都在時間洪流科技發展下,或多或少互相影響著音樂。

    當科技引來八頻道匝帶,然后卡帶然后光碟、Mini Disc,最后是網絡下載或在線,爵士樂這時候已推出了推動科技音樂的角色。60年代以降,爵士樂不再是主要角色,讓位給搖滾、嘻哈、電音等。近年來Spotify和YouTube盛行,讓許多人可廉價或免費接觸爵士樂,只是幾個觸鍵就可聽到古今中外曾存在的爵士樂。數不盡的平台,甚至提供爵士樂的歷史、樂手生平、文化導覽;堪稱資訊爆炸。


    用爵士樂牽動社會進程

    我倒是好奇,是否還有年輕人會認真重複聆聽Miles Davis在1965年演奏的〈My Funny Valentine〉,會為那個節奏組,如水銀般流暢的律動打動,會在George Coleman緊接著Miles Davis的即興,做出的反擊而擊節稱奇?會因為知道了那場演奏的背景故事,產生聆聽不同的感官享受,會摩挲著封套紙質,嗅著印刷油墨味,看著Miles Davis穿著合身意大利西裝,酷酷的握著他的小號,將音樂和感觀連接起來,儲存在記憶某個抽屜裡;然后在哪個時空,聽到這樂音時,感觀洪水般湧現。

    二戰時,用來製造78轉唱片的蟲膠,被轉移到製造戰事交通工具用料而吃緊,后方唱片製造只有轉移改為其他原料,比如鋁片、賽璐璐或塑膠。美國軍方甚至發行叫做Victory Disc的唱片,來慰勞軍人。爵士音樂家被派到不同的戰場犒軍,留下長青的〈In The Mood〉這首曲子的Glenn Miller樂隊,就在犒軍途中,飛機失事不知下落。

    二戰后,冷戰迅速結霜,美國以資本主義大本營,快速打造以民主、自由和經濟掛帥的陣營;用爵士樂作為軟實力,輸出到蘇聯周邊國家,推銷理念:Louis Armstrong、Dave Brubeck、Duke Ellington等去到波蘭、捷克、土耳其、埃及,帶去了爵士音樂,也帶回世界各地的音樂文化;同時也因此審視美國國情虛偽,推動民權改革的意圖。

    在60年代民權意識漸漲的時機,爵士樂也開出旁支對應行動,憤怒的聲音,他們如斯批判。從Bebop時代如Charlie Parker、Dizzy Gillespie那種暗示批評;到Charles Mingus指名道姓的羞辱,整個Free Jazz Movement顛倒音樂審美的舉動,牽動社會進程。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近年來Spotify和YouTube盛行,讓許多人可廉價或免費接觸爵士樂,只是幾個觸鍵就可聽到古今中外曾存在的爵士樂。
    近年來Spotify和YouTube盛行,讓許多人可廉價或免費接觸爵士樂,只是幾個觸鍵就可聽到古今中外曾存在的爵士樂。

    各種潮流的叛逆只留下空虛

    在美國以外,爵士樂在日本短期推動著社會進程。二戰期間,爵士樂在日本被劃定為敵人的音樂被禁止。原子彈丟下,爵士樂變成勝利者的音樂了。1960年代日本全共鬥中,年輕學生看波蘭黑白粗粒子實驗性電影,聽著John Coltrane晚期咆哮的實驗性音樂去思考人生動向。

    不過,那些像是潮流的叛逆,最后留下的是空虛,是沒意義的在拉麵店、超市、商店街播放,沒人真的在聽的爵士樂。當這個潮流來到我們國家,當我在Tesco裡聽到背景音樂是John Coltrane的〈My Favorite Things〉時,我心裡一驚:“糟了。”

    當Monet的畫作變牆紙,當尼采哲學變成口號出現在政治人物嘴裡,當巴哈音樂拿來賣巧克力雪糕時;這些智慧的芯,像什麼鬆脫了一樣。不過我相信,要聽要看要讀的人,始終會去碰的。

    爵士樂可能並不太適合電視或電影這些媒體,雖然零星有了幾個傑出爵士樂電視節目或電影,不過似乎沒有激起太多漣漪。近期引起不少討論的當然有《Whiplash》和《La La Land》,不過去問問任何一位爵士樂手,這兩部電影都是非常有爭議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