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感學習(上篇)‧不識字孩子可詮譯答案 甲骨文助學中文 字感奇趣無比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字感學習(上篇)‧不識字孩子可詮譯答案 甲骨文助學中文 字感奇趣無比

    小孩對甲骨文學習興緻勃勃,大多數能夠主動說出該古文字的意思,並且把他們畫出來。
    小孩對甲骨文學習興緻勃勃,大多數能夠主動說出該古文字的意思,並且把他們畫出來。

    報導:潘有文
    攝影:盧淑敏/受訪者提供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在正規教育方式中,不少是以死記硬背為主,從語文科、數理和其他科皆在使用這個方式。

    圖像教育也在正規教育範圍內,但使用率可能不高;事實上,它是相對有效的教育,尤其是對學前和小學的孩子而言。

    台灣趙立真老師以甲骨文教導6至8歲小孩學習中文,與另類教育系統華德福結合,在當地取得不俗效果。

    如今,有人將它引入大馬,作為小孩學習中文的方式之一。


    讓我們探索這種稱為字感教學的方式,有何特別之處。

    有一次,台灣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畢業的趙立真,在台灣偏鄉一個社區內教學。當時,她正在教授成人有關甲骨文的知識,一群小學低年級小孩因好奇進來“旁聽”,為她帶來意想到不到的“專業意見”。

    “一年級小朋友沖到講台,很興奮的向我說甲骨文文字的意思,我嚇了一跳,他們怎么可能和學者講出一樣的答案?那可是中文系學者講的答案!”

    最令她驚訝的是:小孩們不只是說對了一個甲骨文。她嘗試隨機抽取一些甲骨文,小孩們也能滔滔不絕的說出對該古文字的想法,在中國傳統書記,並沒有這樣記錄小孩的反應,這激發她極大的好奇心。

    漢字較難認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我不明白為何小孩會說出和古文學者一樣的注釋和答案?當時就想:小孩並不識字,卻可說出意思,是否可用這樣的方式設計教學和進行研究?”

    這些小孩對甲骨文的認知和興趣激起她研發另一種教學法,同是這也與她的孩子有關。2002年,她生了一場大病,昏昏沉沉近2年,直至2004年才逐漸好轉。

    當她再回到生活中時,發現其9歲的女兒,並沒有在正規教育體系下認識多少漢字,而且還常寫錯字!她問了鄰居其他孩子的情況,發現社區內的孩子幾乎都有這種情況,于是她想開始補救孩子的教育。

    “在社區鄰居幫忙下,我以作文和書法課補救孩子的教育,但對我的孩子效果有限,反而是鄰居小孩有不錯進展。我想,可能是母親教女兒比較沒有辦法,孩子有陌生感。”

    有一次,她看孩子寫的作文,孩子不認識那些字,需要重新進行基礎教育和語文學習。她有意從漢字中設計一套教學,而她在台灣偏鄉社區一年級孩子對甲骨文的反應,開啟她在教學方面的新視野和方向。

    “我很重視女兒的教育,因為這樣的發現,說不定可幫到女兒的忙,我決定開始做這方面的研究。”

    她于2006年開始向政府申請在小學實驗教學,最終在一所小學進行一年多的字感教學,並且得到一個由台灣商家贊助的教育獎項,獲得一筆贊助金額,充作研究和研發基金,讓她能更全面推動字感教學。

    字感教學經過10年發展,已在台灣多所小學實行,而她也在兩所大學擔任字感教學師資培訓主要老師,一所是在新竹教育大學的華德福推廣中心,另一所則是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她的工作主要是培訓小學體制內外的老師,理解和運用字感教學。

    具動態吸引小孩畫下來

    小孩愛涂鴉,也愛看圖像,對中文古文字──甲骨文,也有藏不住的喜歡。

    “小孩看到古代字,尤其是甲骨文,會很興奮,然后說出它的意思,他們會主動的談論,並非被動的由老師去說,而是看到甲骨文后就立即說,與文字學者相像。“

    在推動字感教學這些年,趙立真肯定小孩對甲骨文的熱情,她看過小孩見了黑板上的古文字,就衝到講台上,高高興興的當老師,告訴在場者甲骨文的意思。

    “他們想教你,想要翻動老師的教具。我發現小孩會很自然的轉動學甲骨文的字卡,如果是畫在黑板,小孩會要求老師把甲骨文的字調整或調轉過來。

    總而言之,小孩看到的甲骨文是立體和極具動態的,就像動畫一般,與成人看到甲骨文是平面感,有著極大落差。

    “他們會比較想寫字和畫畫,有些小孩看到甲骨文時,如果不給他紙筆,他們會說自己的手很癢,要用紙筆把它(甲骨文)寫下來,這些都是小朋友看到甲骨文后的自然動作。”

    趙立真指出,小孩會熱烈的討論甲骨文,教室好像多了許多學者,他們會講出許多不同的解釋,就像學者分出了不同學派。

    以甲骨文為主的字感教學,就是要訓練老師或家長聆聽和分辨小孩對甲骨文的解釋,繼而引導他們,開啟小孩對古文字的閱讀能力。

    20170303mb65a

    關鍵年齡對接古今漢字

    趙立真的字感學習研究顯示,兒童6至8歲是字感學習的關鍵年齡,這是兒童認識古代文字的黃金時期,老師們需要巧妙的對接古代字和現代字,孩子才能將它們連接一起。

    “學漢字不只是學習怎么寫和它的意思,還要知道其線條如何寫,和正在寫什么?甚至放到文章中,隨著上下文做解釋,知道那個字的意思。小孩還可以玩字、組字和造字,如果中文教學是活的,孩子會充滿興趣。”

    6歲之前的孩子,看到古代文字可以說出其意,因人類在6歲左右才可以對應線條有關,因此才能從古代字對應到現代字,即是說6歲以后是適合學習古文字。

    她在字感教學中發現,小孩的應用字感對應學習漢字極為迅速,8歲就已學習非常多的古漢字;但是,同時因為學習越來越多的字,字感就像大人一般逐漸變弱。

    “簡單來說,字感教學設計依小孩字感發展,7歲的小孩字感會突然變高,之后再下滑,漢字學習也一樣,從字感訴說到理性推理邏輯,是要配合孩子發展進行教學設計。”

    她表示,兒童9歲后跨入另一個階段,他們會忘記字感學習過的古漢字,只留下對現代漢字的認知,但他們並沒有離棄這些東西,可能已轉化成一種潛意識記憶。

    實驗證明字感學習更棒

    趙立真于2006年至2008年間,成功開辦了第一班的實驗教學,並且與另一班正規形式上課的對照班,進行字感教學對比研究。

    實驗班與對照班唯一的差別是:前者多了一科字感教學,其他科目全都一樣;經過對比后,兩班的成績表現正常,但在數學方面,實驗班總平均分數較對照班多十幾分。

    “甚至在第四次成績總平均兩班落差達13分,全年全班整體總平均差異11分,所以我認為字感教學對數學是正向的,這是有成績可考察,而非我胡說。”

    她于2016年,在香港教育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合辦的國際學術語文教育傳統創新語文教育改革學術年會上,代表台灣發表這項字感學習的心得。

    “傳統的語文教育,都是女孩成績比男孩好,但字感學習確實會促進學術成績,而且男孩成績優于女孩成績,男孩的數學和中文成績都優于女孩。”

    數字啟蒙要靠語文

    甲骨文這種古漢字的字感教學,屬于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對趙立真而言,這種新教學方式將會產生許多有趣好玩的現像。

    至于字感教學可促進孩童的數學學習,她表示目前有兩個學派出現不同的視角,一派認為字感教學可促進孩子的解讀,即閱讀中文的能力,從而把這種能力運用在數學上,能夠解讀數學題目。

    “另一個學派認為教學方式與數理有關,因為漢字字感和教學設計重視小孩的平行和上下來回推理,小孩在語言學習上學會邏輯,相對可提升數學。”

    作為一個新教學法的研發者,她表示並不會在這個討論點上傾向任何一方,但這個教學方式可證明一點,即數字啟蒙要靠語文。

    字感教學啟蒙孩子變主動

    在台灣,近年推行了實驗教育法,即可在原有正規學校,在不影響原教育系統下,加入實驗教育。

    “字感教學在謹慎發展中。目前實驗教育在學校是可行的,因有實驗教育法支持,華德福教育或其他共學團,都可以進行實驗教育。”

    趙立真指出,台灣的字感教育在體制內有教師公會的支持,將之使用在生活課程內,在原有的語文學習軌道內,把字感教學視為生活課程中的第二個學習軌道。

    她表示,在字感教學中,6至8歲的兒童學習較為主動,老師主要扮演引導角色,超過8歲的孩子就由老師負責比較重要的教學功能。

    “大部份老師知道在6至8歲是學習字感教學的最好時期,超過8歲兒童則屬于補救式教學,如漢字練習和組合式、利用現代漢字寫書法的方式等。”

    她說,經過字感教學的孩童,即使過了9歲,自身字感逐漸轉弱,但依然會主動學習中文,並且會主動閱讀和發問。

    資料庫
    甲骨文由來

    中國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于占卜記事而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

    它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它被認為是現代漢字的早期形式,有時候也被認為是漢字的書體之一,也是現存中國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稱契文、龜甲文或龜甲獸骨文。甲骨文是一種很重要的古漢字資料。

    人物背景

    趙立真簡介

    ──專業的民間中文研究者

    ──台灣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多元文化教育博士班

    ──中央大學中文所碩士畢業

    ──中央大學中文系畢業

    ──第一位發現兒童具備古文字字感,即對于古文字的直觀口述反應力的研究人員

    ──過去十年間進行反覆多項兒童文字啟蒙實驗的臨床教學,主要以甲骨文、金文字源為識字途徑,旁及戰國字、石鼓文、大小篆等重要文字文獻

    ──設計出一套由淺入深,以5~8足歲兒童為主體、應用兒童天生字感來學習文字的一種統整型創新教學方法。

    ──主持“兒童字感實驗教學計畫“歷經台灣新北市屈尺國小低年級實驗教學、臺北市大安國小低年級實驗教學、宜蘭縣人文國中小一至三年級班群的實驗教學、信誼幼兒字感實驗計劃的教學等等

    ──經由世界華語文學會推薦,她獲得台灣2007年KEEP WALKING第四屆圓夢計畫獎項,開創了兒童文字學新的研究領域。

    ──專長:敦煌學、中文輸入法教學、兒童文字學、兒童字感教學、古文字書畫。

    ──現任台灣中華文字字感教育協會理事長(2015年至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