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魯卡立:我們就在這裡安身立命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阿茲魯卡立:我們就在這裡安身立命

    早前牛津大學一項研究的內容引起注目。不是因為里面提到馬來西亞華人的移民趨勢,也不是因為提到華人有感在這個國家受到不公平待遇而打算移民──這些都不是新鮮話題了──而是因為想要移民的馬來人,尤其是年輕人,人數大幅增長。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該項名為《態度與民族宗教整合:馬來西亞多元文化的挑戰與承諾》的研究指出,受訪中當中,15.5%的馬來人,48.8%的華人和37.3%的印度人,移民意願比平均值來得高。

    不管是什么種族的人,其移民意願和其教育水平是成正比的。移民的理由林林總總,有人要和在海外的家人團聚、有人要尋找更好的教育環境,有人想找個牧場過上更美好的生活等。這都不足為奇。

    只是,移民可不是輕率能作決定。如果我們只看表面,不探究放棄國籍者永久離開馬來西亞的深層原因,那是無比愚蠢的。

    有關由聯昌銀行基金會資助的研究的結果,突顯了一個重要問題,即馬來西亞各族人士因為對國家前景悲觀,而萌生移民念頭。


    有意移民者,又以年輕人佔大多數。這不令人意外。很多人對國家的前景悲觀,覺得自己難以在這里安身立命。

    移民意願集體提高

    非土著人士對自己未來的地位,感到茫然,雖然他們幾個世代前已在這里落地生根。

    很多人因為自己的效忠、宗教和公民地位被人大作文章,而本來代表著他們的政治領袖和政治人物又一言不發、犬儒、沒有保護他們,以致他們有感受到不公平對待及沮喪。移民意願集體的提高,就是他們情緒上的發洩。

    國民登記局的數據顯示,每年約有5000個馬來西亞人放棄馬來西亞國籍。對此,我們不可存有“請便”或“沒什么大不了”的心態,反之要去探究為何這樣。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土著也未必好過。過去40年的保護政策雖令馬來人得益不淺,但很多馬來人,尤其是專業人士,覺得目前的制度只照顧有關係的人士,而不是著重賢與能。他們也對自己,老被說是靠種族優勢而非個人能力出位,感到厭倦。

    這就是我們的政策一直以種族和宗教為基調,所帶來的代價。那些種族和宗教政策,數十年前早該結束,不該在現代的自由和進步的馬來西亞生存。我們應該著重績效制、平等機會,對全民一視同仁。

    今天的馬來西亞世代都被這樣教育,存有這些的信念。但現實還是和理想有差距的。我們要進步和解決問題,就要真正了解社會的需要,而不是事事以種族或宗教為出發點,唯有這樣,才能收窄社會經濟的不公平鴻溝。

    先賢當年承諾要建立的是具有包容性,而非排外的馬來西亞。我們必須摒棄種族和歧視政策。我們必須拿出勇氣這么做,如此國家才能進步,並讓國民有信心,未來的馬來西亞是他們安身立命之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