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揭密:海淘網站“真貨”全造假?你中招了嗎?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大揭密:海淘網站“真貨”全造假?你中招了嗎?

    FAKE 170730 B6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近幾年中國網購發展迅速,人們可以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其他國家優質的產品。

    然而,那些某些電商網站上大量所謂的“境外購”、“海外購”,真的是從國外買到的產品嗎?

    7月26日,《新京報》曝光一樁驚天海淘平台造假大案,中國國內所有大型海淘(意即海外或境外購物,通過互聯網檢索海外商品信息,並通過電子訂購單發出購物請求,然後填上私人信用卡號碼,由海外購物網站通過國際快遞發貨,或是由轉運公司代收貨物再轉寄回國)平台,幾乎全部上榜!

    FAKE 170730 B1 noresize


    原來那些年民眾買到的所謂海淘產品,竟然全部都是中國的山寨貨!

    《新京報》26日在頭版用顯目的標題,寫著觸目驚心的幾個大字:海淘網站400元人民幣(約254令吉)假貨賣7000元人民幣(約4451令吉),沒人管!

    “海淘市場水太深,監管缺失,上至貨品源頭、物流貨運,下至交易流程,無一不暗藏各式灰色手段。有的造假者,甚至能月入10萬元人民幣(約6萬3587令吉)!”

    想要把自己偽裝成“洋貨”,第一步自然是山寨!

    這次《新京報》曝光的,是廣東東莞某服裝廠。這家服裝廠位於東莞郊外的一個一間隱秘的小車間裡,2條生產線晝夜不停地高速運轉。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一個個印著“Coach”、“MK”等品牌的挎包,正被工人隨手從生產線終端扔在地上,堆積成山。

    這些“名牌挎包”,可不同於市面上小作坊的劣質產品,造假工廠的老闆說,自己曾花重金買通代工廠供貨商,再按照正品包的用料,從同一渠道購買相同配件。
    這些“名牌挎包”,可不同於市面上小作坊的劣質產品,造假工廠的老闆說,自己曾花重金買通代工廠供貨商,再按照正品包的用料,從同一渠道購買相同配件。

    這些“名牌挎包”,可不同於市面上小作坊的劣質產品,造假工廠的老闆說,自己曾花重金買通代工廠供貨商,再按照正品包的用料,從同一渠道購買相同配件!

    “正品用什麼面料,我們也用同樣的。甚至拉鏈、吊墜等五金件都完全相同,這樣才能保證和專櫃貨一模一樣,你拿到專櫃去驗貨都查不出來。”

    別看造假者是用同樣的面料和配件,這種“1:1”的高仿包,成本卻極為便宜!

    《新京報》記者隨意詢問一下造假工廠老闆一款LV挎包,發現它製造成本在400元人民幣(約254令吉)左右,再以900元人民幣(約572令吉)的價格出售給買家。

    隨後買家會把這山寨貨貼上“海外正品”的標籤,在各大海淘網站上出售,售價則暴漲到7000元人民幣(約4451令吉)!淨賺10幾倍利潤!!

    聽上去非常可怕,不過不少人也會疑惑,如果在正規的大型海淘網站上買,那還能買到假貨嗎?答案是肯定的!

    《新京報》記者,深入調查了目前市面上的幾大海淘網站,發現如果想造假,實在太容易了!

    FAKE 170730 B4

    為了揭開中國國內海淘網站背後的玄機,《新京報》記者通過“個人買手”的身分在海淘網站,“*碼頭”上註冊了一個賬號,成為澳洲賣家。

    在註冊時,記者遇到非常大的麻煩,因為想要註冊澳洲賣家,除了需要提供澳洲駕照、家庭地址、聯繫手機等身分證明,還必須提交一份為期3個月的水電繳納證明。

    可想而知,要求有多麼地嚴格!這樣還怎麼造假呢?

    記者想出了辦法——委託澳洲的朋友提供資料不就行了!

    在經過5天時間的“審核期”後,順利在“*碼頭”上開設了一家專營澳洲產品的網店。

    在網店建立好以後,記者打算將手裡的山寨LV包包,偽裝成澳洲正品,掛在網上進行銷售,於是他逐一填寫商品名稱、品牌和品類等選項。

    這個時候,讓人目瞪口呆的事情發生了!

    這個中國國內知名並保證自己100%正品的大型海淘網站,竟然沒有任何關於上傳購買小票、正品編號等足以證明手包來源的要求,僅是在臨近發佈時彈出“保證正品”的提示!

    記者點擊“保證正品”後,沒經過任何商品審核時間,系統提示貨品發佈成功。

    記者隨即登錄另一個買家賬號,選擇並購買了這款標價為7000元人民幣的“澳洲正品”LV手包。

    就這樣,記者人在中國境內,卻能成功將山寨品,騙過海淘平台的監管,偽裝成澳洲正品出售!

    他隨後試驗中國國內其他大平台,發現均存在類似的問題!

    也就是說,在海淘網站上那些所謂的認證海外賣家,有可能其人並不在國外!

    手上有了山寨貨,同時也騙過了海淘網站,那麼最後一步,就是取得消費者的信任了!

    《新京報》說,一般有經驗的消費者,會根據物流的信息,以及賣家提供的小票,購物視頻等,來確認是否是真貨。

    然而,在記者調查的過程中發現,各大海淘平台,在物流發貨過程中,並沒有涉足其中任何環節,完全沒有任何監管!

    這意味著,貨品真偽、價值大小等細節,一概不查!

    這樣寬鬆的環境,給了很多物流公司從中作祟的可能性。

    FAKE 170730 B5 noresize

    那萬一有人稍微有點疑心呢?

    在之前的造假工廠裡,老闆向記者出示厚厚一疊包括銀聯小票、LV產品證書、韓國樂天購物票等各式票據,老闆自豪地說:“這些僅需要30元,但足以“唬住”大多數買家。”

    在文章的最後,《新京報》記者坦言,海淘造假早已形成了產業鏈,無數人前赴後繼,只因利潤實在太誘人!

    記者以“微商加盟”的身分認識了專做海外代購的張捷(化名)。在交談中,張捷的手機一陣震動,一位網友給他發來私訊。

    這名網友想買一款MICHAEL KORS的挎包,但中國國內專賣店售價不菲,如果從海外官網購買,不但語言不通,物流運輸也不太方便。

    張捷通過微信和對方洽談起代購事宜,並最終商定以3500元人民幣成交。

    確認對方轉賬成功後,張捷重新換了個微信號,聯繫上一名東莞專做品牌高仿包的老闆。將客戶下單的挎包圖片傳給對方,再支付900元人民幣的貨款。

    同時不忘叮囑,“務必要最好的‘貨’,物流也要‘從海外發回國內’。”

    “這就是多數假代購者的‘商業模式’。對外宣稱從海外專賣店購物,但實際卻是在國內高仿包作坊拿貨,然後通過海淘網站進行出售。”

    自2014年2月開始從事“海淘”生意算起,張捷在這行業已呆了3年時間。

    通過這種銷售模式,如今他手上積累10多個專門製造高仿包的上家,以及3000多名微信客戶。

    每個月都能賣出上百款“品牌包”,月收入約10萬元人民幣!

    為了獲取更多的客戶,張捷每天都會更換著不同賬號出沒於國內各大海淘購物論壇。

    他每次登錄所留下的IP地址,無一例外都是定位為歐洲某個國家,這讓論壇網友更加相信他的“旅歐背景”和代購資質。事實上,張捷並沒有任何出國經歷。

    每次在登錄論壇前,他都會借助VPN來製造虛擬定位,以此營造出“人在他國”的認知。

    看到這裡,真是既憤怒又無奈。為了錢,竟然可以肆無忌憚地造假,那麼除了這次曝光的品牌包包外,還有沒有其他“海淘”、“境外購”的東西?其實也只是披著“洋皮”的山寨貨呢?

    像澳洲的保健品、奶粉、UGG,一直都是大眾眼裡的香餑餑。但算上代購費、運費以及忽上忽下的匯率,輾轉到中國國內也不便宜。然而,大家在網上卻能看到特別多“物美價廉”的澳洲奶粉。

    FAKE 170730 B3

    究竟是怎樣的“良心賣家”才會幹這種賠錢賺吆喝的事?

    這些“物美價廉”的澳洲奶粉,很有可能是兩次罐裝的假奶粉。

    隨著中國二胎政策的順利實行,澳洲奶粉的需求量更是大增,買斷貨完全成了常態。

    然而就在大家為斷貨發愁到不行的時候,中國國內市場上,突然開始出現了大量的澳洲奶粉!而且價格還十分低廉!

    這讓不少人摸不著頭腦:“這些人的貨源是哪兒來的?”

    很快答案就揭曉了,原來在黑市上,竟有人重金求購空的澳洲奶粉罐!

    什麼都沒有的破罐子,回收價格達到了難以置信的60元人民幣!

    像這樣明顯有貓膩的事情,生意卻火爆無比!

    很多父母花了幾百塊錢給寶寶買了奶粉,現在賣掉還能賺回60多塊,這樣的“便宜”,不佔白不佔啊……然而,他們並沒有想到,這些被他們高價賣掉的奶粉罐,最後很可能會再次回到他們手上!

    這些二手奶粉罐子,會被不法商販,用他們從三無渠道購得的假奶粉重新填裝,最後用原價掛在海淘網站售賣。

    而看了《新京報》的報道才明白那些低價的“海外購”、“全球購”原來背後有那麼多黑幕!

    更可怕的是,當買家質疑,為什麼他們會賣得如此便宜時,他們會堂而皇之地告訴你:我們是“保稅區”的貨,所以便宜!

    保稅區(Bonded Area ;the low-tax; tariff-free zone),也稱保稅倉庫區,是經中國國務院批准設立的、海關實施特殊監管的經濟區域,享有“免證、免稅、保稅”政策。

    所以那些黑心商家,會用這樣的理由給自己的假貨“洗白”,殊不知,“保稅區”早已淪為造假重災區!

    ★結語,心累,以後還敢海淘嗎?★

    說了這麼多,感覺海淘就像是黑洞,是大坑,處處有陷阱,處處有欺騙!簡直防不勝防!

    那我們該如何甄別,如何保證自己的利益呢?

    《新京報》記者表示,“只要是存在第三方個人買手的海購平台,或多或少都有假貨交易。”

    但是,要甄別也很容易,因為很多假貨的商品價格,根本都不合邏輯。”

    《新京報》總結的沒錯,蒙住人們雙眼的不是假貨,而是貪念。

    不要貪圖小便宜,在氾濫的“低價”轟炸中,保持自己的理性,那麼這些可怕的事情,便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同時跨境海淘,還是要找自己信賴的海外買家,這樣才可以買到安全、質量高的產品!

    最後,希望各位都能擁有愉快的海淘經歷,不再被騙!

    文圖∕《新京報》、微信公眾平台“CEO商業內參”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