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朝吉:媽媽出走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廖朝吉:媽媽出走

    我回馬來西亞投票,趕上了改朝換代,碰巧遇到台灣書人蠹魚頭傅月庵到馬來西亞。我去上他在亞答屋84號圖書館的講座。我帶上他遺漏在何啟才車上的水壺。我去晚了,最后只聽到他說“看書要楊花水性”,“村上的小說和我不過電,但是他的散文寫得很好。”然后我尾隨在怡保開書店的廖永立,還有一位捐了幾千冊書給新紀元的姐姐、蠹魚頭,在Petaling Street逛書店,去月樹看劉藝婉。傅月庵挑了一本安.泰勒(Anne Tyler)的簡體字版的書,說他很喜歡這個作者,每一本都好看。然后我買了這本《歲月之梯》。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這是一本講述媽媽出走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是一位四十歲的婦人,三個小孩已經長大成人,丈夫是醫生,典型的美國中產階級的生活。但是“她是一個悲傷、疲倦、焦慮、已經多年沒有享用香檳早午餐的婦人。”生活的裂痕,就如家居漏水,“從你絕對想不到的地方滴下來”。突然在一次全家外出到海濱度假時,她決定離家出走。警察說,這樣在全家渡假時突然離家出走的婦人,“數目多到令人吃驚”。

    不明所以離去是遺棄

    這是一段女性尋找自我的孤獨時間旅程。她在一個不遠的小鎮獨自生活了接近一年。對她的家人而言,她不明所以的離去是對他們的遺棄,所以他們決定讓她“冷靜”一些時間。他們期待她自己回心轉意,所以僅以幾封書信與她聯絡,而非直接到該小鎮來尋回她。這個冷漠彷彿做實了她以為她不過是家居中一把老舊的掃帚。

    “命運之神老謀深算,不知不覺中,人們就被種種物品包圍”,在異地的生活逐漸融入,出走的緣由已經不那么清晰,但是依舊找不到回去的理由。家人也沒有那么熱切找她、接她回去。故事的結果是這位媽媽因為女兒的婚禮重回家庭,不是一個喜劇的大團圓。


    讀完后,我明白傅月庵為何那么推崇安.凱特。家庭是我們文明的其中一個老劇場,分分合合,變化與張力,每一家都有層度上的不同。俗話說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安.凱特的刻劃細膩,描繪我們日常生活中對家庭事故的應對,寫實且耐人尋味。這本小說中丈夫的角色“醫生”,讓我覺得很熟悉。和我可以設想到一般東方的丈夫面對妻子突然離家出走,所可能出現的反應很符合。西方男士也和我們差距不遠,面對妻子突然離去的錯愕,首先是憤怒,然后是冷漠,再來是不當一回事,這一點是同眠人受傷最深之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