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的悲情(第3篇) 柯嘉逊:吸取历史教训 谈513不应成禁忌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半个世纪的悲情(第3篇) 柯嘉逊:吸取历史教训 谈513不应成禁忌

    “513事件”,在半个世纪前发生,大家都说那是痛苦往事,最好别提这个在马来西亚多元种族社会烙下伤痕的事件。但是,这起流血事件的肇因、牺牲者数据、谁该为此事件负责等等,仍是问号。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不提、不写,不代表事情不曾发生,事件的真相也不会大白;民权分子柯嘉逊在2007年出版《513解密文件:1969年大马种族暴乱》。

    他在书中写道:“献给那些在1969年暴乱中失去生命的人,以及我们的儿女们”。

    柯嘉逊希望通过出版《513解密文件:1969年大马种族暴乱》,让更多人了解50年前发生的513事件,此书继在2007年首次出版后,第3次再版。
    柯嘉逊希望通过出版《513解密文件:1969年大马种族暴乱》,让更多人了解50年前发生的513事件,此书继在2007年首次出版后,第3次再版。

    《513解密文件:1969年大马种族暴乱》作者柯嘉逊博士指出,513事件不应成为不可谈论的禁忌,人们不应对讨论513事件感到担心。

    他说,政府把“513”列为敏感课题,并忠告“不要谈”,但政府与政治领袖不断提起513事件,甚至以513事件作为恫吓手段。


    “谈甚么课题都不应该感到害怕,最担心的是历史事实被歪曲。”

    柯嘉逊是人民之声董事。他于1990年和其他民权分子加入反对党,并当选为八打灵再也国会议员至1995年。

    他接受《中国报》专访时指出,513事件不应被视为不可以谈论的“禁忌”,政府也不应将此事列为敏感课题。

    “甚么事情都要谈,但要以冷静与合理的方式讨论。”

    他说,华人社会并没有避忌讨论513事件,一些华人组织也举办与513事件相关的座谈会。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这是历史事件,我们都愿意谈。”

    避免悲剧重演

    柯嘉逊说,除了513事件,英殖民政府在1948年至1960年,宣布全马进入紧急状态的课题,也应被提出来讨论。

    他强调,身为受过教育的人民,必须了解历史与事实,并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如果没有好好了解历史,过去的事件可能会重演。历史教训很重要。我们从历史中学到了甚么?”

    柯嘉逊指出,513事件之后的50年期间,有几个历史阶段差一点发生类似513的事件。

    他举例,华社在1987年反对政府委派不谙华语教师到华小任高职,召集万人大集会而引发的茅草行动、1999年全国华团提出大选诉求事件与过后发生的时任巫青团副团长的拿督阿都阿兹,在2000年8月15日,以大选诉求挑战马来人特权为借口,带领巫青团团员到雪华堂示威,并恫言火烧雪华堂,以及2014年时任副首相丹斯里慕尤丁,也发表513事件可能重演的言论。

    513事件后,吉隆坡的街道因烧车、烧商店等暴力行为而满目疮痍。
    513事件后,吉隆坡的街道因烧车、烧商店等暴力行为而满目疮痍。

    希盟仍维护不公平政策

    柯嘉逊指出,我国政治人物不愿意从513事件中吸取教训,甚至在此流血事件发生了半个世纪后,还在强调土著议程。

    “土著议程对马来资产阶级有好处。他们可以分到所谓的特权、经济的利益。”

    他说,新政府理应阻止政治、教育及经济方面的不公平政策,但是,政府没有这个政治意愿。

    “他们本身就是维护土著议程,他那里要那样做?”

    柯嘉逊指出,虽然我国已换了新的政党联盟执政,但是,新政府并没有甚么改变。

    “首相敦马哈迪代表更土著的政党,对土著议程有新的承诺,没有取消,反而加强。”

    他说,新政府未兑现第14届大选时的承诺,承认统考文凭,令人非常失望。

    不兑现承诺或失政权

    柯嘉逊指出,希望联盟政府若不检讨经济管理、教育等方面的政策,或不兑现大选时的承诺,希盟可能在来届大选失去政权。

    他说,希盟可能在来届大选失去政权,并非危言耸听,即使希盟有信心不会成为“一届政府”。

    “去年大选时,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也(对国阵继续执政)很乐观。”

    柯嘉逊指出,第13届与第14届大选成绩显示,选民投选希盟,是对执政60年的国阵提出抗议。

    “年轻人对希盟抱有希望,但是,希盟至今没有去修改不公平与不民主的政策。”

    应维护1957年代联邦宪法

    柯嘉逊认为,新生代了解国家政治情况,不会因为没有经过513事件而走向极端的路线。

    但他希望新生能了解513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以及政府在过去50年实施不公平的政策,是513事件引起的,包括新经济政策的落实。

    “希望他们继续维护我国原本的民主制度、公平,非种族主义的政策。希望年轻一代维护1957年刚独立时的联邦宪法,不是经过修改的1971年宪法。”

    他强调,要避免类似513事件重演,新马来西亚应有民主、公平的、消除种族歧视的政策,尤其是不能一再维护单一种族。

    尸涂柏油为隐藏种族身分?

    柯嘉逊指出,513事件的遇难者尸体被涂上柏油,是因为政府不想让人知道死者的种族背景。

    他说,因513事件而牺牲的人数,至今仍是一个问号。

    “为何当时尸体涂柏油?那是不想让人知道死者种族身分。牺牲人数也存疑。”

    他说,当局需成立“513真相与和解委员会”(TRC),以揭开此流血事件的真相。

    柯嘉逊指出,为了解密513事件,他自费到伦敦找资料,并花费约2周时间,查阅英国解密的513事件文件,而马来西亚完全没有这些文件。

    他说,除了查阅英国解密的文件,他也查阅新加坡、荷兰、澳洲、纽西兰及日本等国家有关513事件的资料,以查证官方数据的可靠性。

    “官方公布有196个人在513事件中丧生,这个数目太少。相信牺牲者的人数是更多。我们要求一个真相与和解委员会,调查到底多少人 在513事件中去世。”

    1969年全马华人都懂513

    柯嘉逊以“513是多么重要的事件”来形容513事件。

    他说,1969年时,他是19岁青年,刚完成A水平课程。

    他说,513事件发生时,他身在柔佛峇株巴辖,虽然他与事发地点─雪隆区距离很远,但是,全马华人都知道这宗“重大事件”。

    “全马的华人都知道这件事,我当天就知道了。我可以感受到当时的紧张气氛。当时我的哥哥在吉隆坡,姐夫是马大医院的医生,他告诉我们,他看到尸体被送到医院。”

    柯嘉逊强调,他对513事件的死伤人数提出质疑,是有根据的。

    “我的一个邻居,是医学系学生,他也说帮助处理被送到医院的尸体。”

    独家报导:和碧君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