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故事】记录100年戏剧:蝗军杀入森林 戏演一半变抗日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主题故事】记录100年戏剧:蝗军杀入森林 戏演一半变抗日

    今年马来西亚中文戏剧迈入一百年,经历百年的这株艺术生命之树,见证了城市的根源、发展与民众的生活轮廓。为了追溯历史、展望未来,一些戏剧团体把过去中文笉戏剧发展史,整理成书出版,把落叶还原于大树。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沈国明(右)和欧阳敬文,为了抢救戏剧史料走遍全马。

    据本地文学史家方修的史料整理,马来西亚话剧在1919年萌芽,然而,有关方面的文字记录很少。作为剧场工作者,沈国明意识到不能只是演出,同时应该用文字作记录,让百年巨树身上,流动着戏剧前辈由昔至今的努力与感情,传承给现代戏剧界。

    也是心向太阳剧坊创办人之一的沈国明,用了三年撰写及出版《从中国话剧到马来西亚话剧──马华话剧的身分转换研究》一书,叙述戏剧的百年兴衰,这也是他的博士研究论文成果。

    为了搜集散落的戏剧史料,他曾经走访中国、台湾、香港、新加坡及国内的图书馆,抓住每一个可能的蛛丝马迹。

    孙天洋(右起)和沈国明,在森美兰州马口的一间会馆寻找戏剧文献。
    孙天洋(右起)和沈国明,在森美兰州马口的一间会馆寻找戏剧文献。

    辛亥革命播下的种子


    “大马戏剧的学术研究很少,尤其近三十年的文献更少。由于之前参加中港台的戏剧学术会议,认识不少国外戏剧学者,经由他们的引荐,才有机会走访国外图书馆。”

    沈国明搜集到的史料大部分是战前和战后初期紧急法令颁布之前的报章新闻、回忆录。他曾经到新纪元大学戏剧系讲座,当他问学生对戏剧的印象,学生说是表演、娱乐、演戏等,并不知道大马百年戏剧史是由血泪、生命交织而成。

    “我访问过的戏剧老前辈,戏剧对他们来说跟社会运动、反映人民被压迫、争取国家真正独立有关……追溯起源,最早是来自孙中山辛亥革命时期播下的戏剧种子。”

    战前马来亚尚未成国,是一个移民社会,和中国的商业、文化交流频密。当时,孙中山为了得到侨民支持推动辛亥革命,带领振天声戏坊来马演出,而戏剧早期叫白话戏、新剧、文明戏。

    “来马的中国剧团以慈善赈灾为名,实际上是想通过文明戏到新马宣传革命思想,因此让戏剧活动在马来亚土地上发展起来,特别是后来五四运动时期,话剧在马来亚相当活跃,很多学校都组织话剧团为学校筹款。”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在搜集资料过程中,沈国明愕然发现,早期的话剧演出要念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要唱中华民国国歌,剧场还会挂上国民党党旗和中华民国国旗。

    他说,早期多数马来亚华人认为祖国是中国,直至二次世界大战,日军开始入侵马来亚,在“抗日卫马”的号召下,唤醒华人的本土意识,并且开始和友族合作,包括一起演戏。

    “根据史料和老前辈的回忆,当时日军占领了马来亚,他们只能到森林里演戏,演到一半,突然日军打过来,大家看到什么就拿什么当武器,就这样和日军打起来。”

    1922年2月7日和8日,南洋工商补习学校在新加坡余东旋街新舞台戏园,演出《糊涂官》笑剧,为该校演剧筹款。剧作是李铁民和陈觉民编,排演庄惠泉和林葆榕。
    1928年,山打根平民剧社演出《妾祸》二幕剧,由曾子英编导。

    了解过去启发未来

    梳理百年戏剧历史,沈国明印象深刻的是1937年至1941年日军占领马来亚那几年。那是马华戏剧最蓬勃、最活跃的时期,根据一位研究者的说法,战前有超过两千个华人为主的剧团,而当时人口只有一百多万。

    “不只是学校、工会、会馆,甚至是舞女都在组织剧团演话剧,有的演一出戏之后就无声无息了,虽然生命不长,但它们曾经存在过。”

    去年杪,在戏剧艺术教育家梁志成的号召下,心向太阳剧坊开始推动“抢救百年马华话剧史料运动”,并于今年一月开始,在全国进行田野调查,计划把后续搜集得到史料和田野调查结果,编辑成《马华百年话剧史全集》系列、《马来西亚戏剧口述历史》等,以文字保存史料,记录过去的史实。

    “我被早期的戏剧前辈所感动,想藉出版书籍让更多人知道过去大马戏剧的面貌,它对于今天的戏剧,或直接、或间接产生了无形但深远的影响。身为戏剧工作者,至少要知道戏剧根源,同时对于未来马华剧运要怎么走,为自己确立定位,都是重要的启发。 ”

    雪兰莪州的煤炭山,战前有数千侨民聚集在这里工作,且有不少剧团曾在这里演出,宣传抗战的思想。

    天花板地下室搜寻隐藏史料

    欧阳敬文透露,“抢救百年马华话剧史料运动”以全国独中为据点,到每一家独中图书馆翻阅资料、拜访校长之后,再寻找当地文史工作者、老剧社和会馆等。

    “一般会馆会保存本身的话剧活动纪录,因此得到不少珍贵的史料。当然,碰钉的机会也不少。当我们第一次打电话询问,很多人都会说这里应该没有你们想要的东西,但往往就让我们找到!”

    影视制作工作者欧阳敬文是心向太阳剧坊副主席,也是“抢救百年马华话剧史料运动”田野调查的主要联络人兼摄影师。

    他说,田野调查于今年一月从雪隆起跑,目前到过森州芙蓉、波德申、老港、马口,以及南马、新加坡。六月至八月,预计会到霹雳、吉打、槟城、登嘉楼、吉兰丹、彭亨,九月至十二月则到东马。

    在搜集过程中,除了要有毅力东奔西走,很多时候面对不愿意配合的状况之下,也需要取巧偷拍,或是强硬态度来软化对方。

    “不配合的状况满多的,但他们的不配合是合理的,因为他们可能不知道抢救史料运动,也不清楚我们是谁,要资料做什么?所以,同一个地方可能要拜访两三次,需要花时间磨合,大家熟悉之后,资料就会慢慢出来。”

    心向太阳剧坊一行人,冒着危险爬上雪兰莪新古毛维风幻景白话剧社的天花板和天台,发现从战前残留下来的珍贵文物。

    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上两个月拜访雪州新古毛维风白话剧社(1925年成立),负责拍照记录的他看到沈国明准备偷爬剧社楼上一个通至天花板的楼梯之际,他赶紧拉着现场的人聊天,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结果,他们从天花板里找到战前剧社理事会名单,名单上写着中华民国22年,也就是1933年,名单上的名字是当地居民,有的采矿,有的开五金店。“早期演戏剧的人都被标上左派标签,所以名单一直被小心翼翼保存。”

    为什么找资料要爬上天花板?原来在这之前,他们走访雪兰莪精武体育会,得到一位老前辈告知,战前不能外流的名单、出版刊物等,都会被收藏在地下室的保险箱。因此,每到一处老会所,他们会环顾四周是否有地下室、保险箱、天花板。

    在森美兰州老港考察戏院的遗址。
    搜集话剧史料,一行人经常闯进脏、乱、臭的地下室或储藏室,搜集文献。
    搜集话剧史料,一行人经常闯进脏、乱、臭的地下室或储藏室,搜集文献。
    马六甲名人拿督林源瑞,赠送墨宝给心向太阳剧坊发起的“抢救百年马华话剧史料运动”,给予支持与鼓励。
    马六甲名人拿督林源瑞,赠送墨宝给心向太阳剧坊发起的“抢救百年马华话剧史料运动”,给予支持与鼓励。

    田园调查耗时耗力

    史料收集是费时耗神的大工程,欧阳敬文自谦没有大理想,只是被沈国明感动。

    “我参加心向太阳剧坊大约十年,都跟这位傻子(沈国明)跑了这么多年了,就陪他疯癫这一年吧!这是一个辛苦的工作,我也曾几乎半途就要放弃,好想找一个人来代替我继续做下去。”

    “抢救百年马华话剧史料运动”田野调查主要负责人有三位,担当“火车头”的沈国明(采访)、欧阳敬文(联络、拍摄和录影)、孙天洋(现场口述记录)。每一次田野调查后,休息两、三天,各自整理搜集的资料、做整合,然后又开始下一程田野调查。

    目前,欧阳敬文担忧九月的东马行程。“在半岛这里,再难的路也可以第二天开车去找,但东马是要坐飞机过去,去一次就是一笔开销,虽然心里有概念,但我相信届时一定会乱,人生地不熟,加上东马地域广,交通耗时……”

    为了计划实行一年的田野调查,心向太阳剧坊曾在一月举办筹款晚宴,虽然未能筹得目标20万令吉,但是有感抢救史料是事在必行,他们坚持启动田野调查。

    “我们边做边斟酌情况,除了担心钱,也担心路程,每去一个地方都是战战兢兢……其实在启动田野调查之前,我们已有一定的资料,哪些地方有剧团、哪些会馆有话剧组、哪些地方有什么人搞过戏剧。但是,有时候得不到积极回应,需要当地人牵线。”

    更多报导:学戏剧做个完整的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