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见闻】丧祭文化 疗愈悲伤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心见闻】丧祭文化 疗愈悲伤

    提起华人传统丧祭文化,你联想到什么?繁复费时?鬼神迷信?铺张流弊?然而,你也许不知道,传统丧祭文化也具有疗愈哀伤的力量。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罗耀明博士⊙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社会教育系博士、台湾正念学学会正念疗愈培训师、投入成人生命教育教学十多年,并在台湾与马来西亚等地带领生命教育课程与工作坊。出版著作《如果今天就要说再见:10堂教你潇洒活着,充满勇气的生死学》。

    人死灰飞烟灭,为什么还要经历繁复费时的传统丧礼或祭祀流程?传统丧祭仪式是不符合这个时代的民俗与迷信?你是否也曾萌生过这样的念头?

    投身生命教育多年的台湾国立师范大学社会教育系博士罗耀明在一场由马来西亚生命线协会主办的《从与逝者连接谈华人丧祭文化的哀伤疗愈》讲座中,让你换个角度,看见传统丧祭文化背后的意义与力量。

    撇开过度铺张浪费的个别情况,或随着时代变迁而出现外在形式的改变,传统丧祭礼仪流程其实都有其象征与含义,发挥一步步引导生者与逝者持续连结的力量,甚至通过这样的连结达到情绪抒发、内心安顿到哀伤转换等结果。

    “无论如何,丧祭文化日渐式微,简化或删除,例如:现代人通常都不会三年守丧,丧礼结束后往往需要尽快投入工作或生活,因此并没有继续哀伤的环境,所以,最终很多悲伤情绪都没有被好好地处理掉。”罗耀明认为,死亡在华人文化中带有许多禁忌,而传统殡葬或后期的祭祀意识,其实都是丧亲者与逝者的重要连结,许多学术研究也肯定了这些过程中能够起到的疗愈作用。


    长年推动身心灵安顿与沟通教育,并出版过多本生死学相关书籍的他说:“当然,如果能在往生者还没有走之前,先做好安宁善终的部分最好,这样才能让逝者与生者在生命走到尽头前建立美好的记忆,让彼此都能做好准备,认知到好好的在一起,是为了好好的不在一起,好好的不在一起,是为了好好的在一起。”

    然而,世事不尽如人意,也未必每个人都有好好说再见的机缘,但哀伤或悲伤却必然会伴随着死亡而来,如果没有好好面对内在的悲伤,很可能会如影随形很多年,甚至有些人一辈子都摆脱不了。传统丧祭仪式,在某个程度上创造了一个允许家属亲友哀伤、表达悲伤情绪,以及和逝者持续连结的空间与时间。

    允許喪親者宣洩悲傷情緒並經歷哀悼逝者的過程,才能更好地幫助他們走出哀傷繼續未來的人生。悲傷,需要一段時段、一種儀式來過渡。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穿越生死连结情感

    罗耀明博士说,哥伦比亚曾有一项研究显示,人们在丧亲后会出现各种反应现象,其中包括情绪稳定、身心功能下降且持续、早期失落加剧悲伤、戏剧性改善等等。无论如何,因为亲人离去挥之不去的思念带来痛苦,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但悲伤往往会包围着我们,有时候社会和文化,甚至可能会禁止或阻碍我们去表达悲伤。

    丧礼象征一个生命的结束,但这些传统丧祭文化意涵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存在于生者心灵中对另一个世界的想像:“华人传统的很多丧祭文化仪式,其实都有象征意义,通过这些象征去学习接受逝者已矣的事实。这些传统仪式在面对死亡的过程中,往往能够起到一个让生者在内心安顿逝者的角色,以及与逝者连结的关系。当生者一步步跟着程序在做,其实也是一步步在表达与释放悲伤。因为,华人文化本质不会切断与逝者的持续连结。”

    他举例说明部分丧祭仪式所蕴含的意义,比如:治丧过程中,有很多程序都是让生者不断跟逝者做连结、示丧则是社群关系,让亲朋好友前来慰问拥抱、为逝者烧纸扎品象征对逝者在另一个世界生活安乐的关怀等等。

    他还指出,越来越多学者在实证研究中发现,“持续连结”在哀悼与悲伤历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认为丧亲者持续与死者保持正向(例如:美好的记忆与情感)的连结关系,会有很大的帮助,让在生者接受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它的存在让我们更珍惜生之美好。

    罗耀明博士指出,传统丧祀文化放在现代社会,可以是五伦(儒家伦理学说中指的父子、君臣、兄弟、夫妇、朋友等五种人伦关系)的延伸,以帮助个体尽善责任,并促进与宗族之间的紧密连接与互助,通过仪式帮助逝者成“神”,以保佑家中成员,让伦理关系也因此持续互动并延续。另外,也可以通过祭祀,持续与往生者连结,协助生者完成遗憾及克服哀伤,降低恐惧与害怕。

    神,新“社会”角色诞生

    从原始社会发展至今的多种安葬亡者方式,由于各地族群文化传承的差异性,随着时空环境与信仰形态的不同,衍生出各种安置遗体的丧葬文化。虽然我国不同籍贯有各自的习俗与礼节,但多半离不开这些治丧与祭祀的流程,比如:初终(办理死亡、安排治丧事宜)、入殓(为死者净身、穿衣、化妆、安置在棺木及封棺)、示丧(在丧宅门外挂灯笼、发讣闻)、停灵(由初终至举殡为止,由家人负责碰翻、守灵和烧脚尾钱)、烧灵屋(家属焚化纸扎品供死者在另一个在世界享用)、奠礼(家奠、公奠)、举殡(移送灵柩前往埋葬地或火化场),后续的祭祀如做七、百日、对年、除灵、合炉等等。

    罗耀明博士分析,看似繁琐费时的丧礼流程背后,都是在让死者经历角色转换的阶段,赋予死者一个当“神”(祖先神灵)的新“社会”角色,让逝者得以继续存在家族系统中,并以新的角色和地位建立新的连结。曾有学者在研究论文中指出,若非属于病态性的严重悲伤,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经由丧礼仪式,帮助丧亲者走完悲伤哀恸的历程。丧礼可以说是传统社会抚慰丧亲者宣泄悲伤的主要礼仪活动,经由长时间一道道仪式的设计与安排,不仅引导人们面对死亡与参与死亡的整套行为过程,帮助丧亲者达到宣泄悲伤情绪的效果,并跨越过哀悼的历程。

    在这个持续连结的过程中,将会一步步协助生者承认和接受死亡为事实,同时也赋予丧亲者有充足的哀悼与安全表达悲伤情绪的时间,提升生活方向感或具有意义的正向感,从而达到疗愈的作用。祭祀,也是同样的道理,通过祭祀文化,让生者持续与往生者连结,从而帮助生者克服遗憾与哀伤,降低恐惧和害怕。这些祭祀仪式不仅仅是一个形式,更可以发挥让在生者与其他家人连结的作用,让家人亲属之间可以更亲密地连结。

    现代人普遍认为繁琐守旧的传统丧礼或祭祀,其实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场域。因此,真正重要的并不是世纪豪华丧礼场面,或太多流于物质形态的外在形式,而是其背后蕴含的深层内涵,以及人类在面对死亡所建构的诠释观念与生死信仰。

    罗耀明博士的讲座,让民众对传统丧祭文化有了另一层了解。
    罗耀明博士的讲座,让民众对传统丧祭文化有了另一层了解。

    哀伤期限每个人不同!

    克服哀伤,需要多久时间?1年、2年、3年?一些学术性的说法认为,正常的往生或哀伤大概需要2个月至2年时间。然而,事实却是每个人的哀伤都不一样的,会受到多项因素的影响。例如:与逝者的情感依附程度、死亡在预料中或死亡不在预料中(例如:暴力型死亡、自杀、他杀、车祸等)、是否有足够时间做丧亲准备、逝者的年龄、丧亲者的支持系统、社会文化因素等。

    死别,无论是父母、孩子或配偶离世,仿佛是世界上最难以忍受的伤痛,因为“死亡”意味着永远的分离,人没有办法改变这个事实。所以,在面对死亡这件事,哀悼与悲伤是无可避免的,而人也需要在承受失落后,经过哀悼这个过程来重建平衡、调适失落。

    罗耀明以心理治疗师William Worden的四项悲伤任务来说明丧亲者在哀悼过程中需要完成的“功课”。

    任务一:面对与接受失落(死亡)的事实

    第一项任务就是接受并面对死亡的事实,这是最困难的开始阶段。丧亲者要承认死者已经永远不会再回来的这个事实,这样才能继续往前走。

    任务二:经验和表达悲伤的痛苦

    想要完成这个任务,在生者必需经历悲伤的痛苦,经验悲伤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勇敢面对。所以,罗耀明也坦言“请节哀顺变”、“你不要再哭了”、“不要这么难过”等等看似慰问的话语,其实往往并不适合用来安慰丧亲者,反而会干扰丧亲者经验和表达悲伤痛苦的过程:“有时候,一个温暖的拥抱,可能更能达到安慰与让人安心的力量。”

    任务三:重新适应逝者不存在的世界

    这个适应包含了心灵内在与外在环境的适应,根据生者与逝者的关系,逐渐学会适应。亲友在这个时期若能从旁给予支持、分担或分享,可以帮助生者更好度过这个适应期。

    任务四:将情感活力重新投注在其它关系

    罗耀明说当年这个理论的原意,是将情感活力从逝者身上放开,转而投注在其它关系上。当然,这并不是迫使生者放弃或遗忘逝者,而是协助他们在生活中,将注意力投注在其余的人事物上,往前走建立新关系。这个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了一些调整,让生者在参与新生活的过程中,也能同时找到一个和逝者永恒的连结。换句话说,就是需要凭吊逝者以处理个人与逝者的连结,使得丧亲者再次投入新生活,并且让逝者持续地伴随丧亲者往后的人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