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食堂】仅在节庆海南笠飘香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悦食堂】仅在节庆海南笠飘香

    ”是一种独特且象征吉祥的传统海南食物。海南人在顺境时吃笠,意指把好事圈住;逆境时吃笠,意指把恶运解开。好时送笠,像送来祝福,祈望美好;不好时送笠,则是送来宽慰。吃笠时要耐心地用手将椰叶解开,寓意吃了手头宽松,解结解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以前老一辈的海南人会编织多种不同形状的笠,如:鞋子、三角形、元宝和猪笼等,如今多数失传了,唯三角形的笠还有少数人会编织。
    以前老一辈的海南人会编织多种不同形状的笠,如:鞋子、三角形、元宝和猪笼等,如今多数失传了,唯三角形的笠还有少数人会编织。

    海南人一年必定制作两次笠:清明节(春季)和重阳节(秋季)。“我们会制作笠和带三牲、海南薏耙等去总坟拜祭祖先,祭拜结束后,就会将所有祭品,拿去森美兰海南会馆一起享用。”森美兰海南会馆妇女组顾问王秋美指出,“”可用椰叶或芦苇叶来制作,但本地很少芦苇叶,所以通常是用椰叶做,“椰叶要选青椰的叶子,选长、宽、软的叶子,比较容易编制,不能用黄椰的叶来包裹笠,因其叶煮后会变黑,影响外观。”

    中国海南岛的笠只放糯米和猪肉,后来人们的生活日渐富裕,才加入各种馅料。“我们会随意加入喜爱的馅料,但不加眉豆,眉豆是客家人吃的。从前的做法是米和肉都不会炒过,如今我们会在糯米中加入五香粉、盐、猪油和葱油,猪肉方面则会用盐和五香粉腌制后稍微炒过。”

    除了清明节和重阳节海南人会制作笠,每逢闰年、新居入伙,甚至家中有人生病等,也会制作食用,意为解结解难。

    笠有解结解难的意义。
    笠有解结解难的意义。

    妈祖诞才有的美味


    长大的莫俊泽,从小就喜欢吃,也喜欢看村民煮“海南羊肉汤”。长大后,他深感必须将海南羊肉汤这道传统节庆菜肴传承下去,于是,向母亲和村民学习烹调,并将食谱记录下来。

    “每年妈祖诞(农历三月廿三,此日列为“春祭”),的村民都会聚集在马祖庙祭拜妈祖娘娘。早上村民会用全只生羊、烧猪、鸡等来拜祭;中午就开始砍羊肉,然后在庙烹煮羊汤和其他菜肴,到了晚上,全村人一起享用丰盛晚餐。”

    基本上,的村民只有在妈祖诞时享用“海南羊肉汤”,因为必须订购全羊,一个家庭无法吃完,除非购买进口羊肉来制作(选用腿肉和排骨)。每年妈祖诞,都会以四五只本地小羊来祭拜,这些祭品由善心人士报效,一只小羊宰杀后,仅剩下约20公斤可食用。

    “本地小羊肉最好吃,但一头本地小羊要1200令吉,太贵了,平时没有出售,要买就要提早预订。本地小羊肉比澳洲进口羊肉还贵,可能是因为本地羊生长得慢,本地小羊肉口感软嫩,羊肉味浓郁,肉也新鲜,进口羊肉可能是绵羊或比较老的羊,所以口感和香味较差。”

    如今王秋美(左)和儿子莫俊泽,仍然每年坚持在妈祖诞当天回到波德申海南村妈祖庙,和村民们一起烹调“海南羊肉汤”和“海南扣肉”等传统菜肴祭拜妈祖。
    如今王秋美(左)和儿子莫俊泽,仍然每年坚持在妈祖诞当天回到波德申海南村妈祖庙,和村民们一起烹调“海南羊肉汤”和“海南扣肉”等传统菜肴祭拜妈祖。

    制作过程: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1)制作笠前后需要四五天时间。首先要采椰叶,清洗干净后去掉叶梗,再撕成约一寸厚长条形(需要四条椰叶才能编织出一颗笠),再编织出笠的形状备用。

    2)准备馅料:买糯米、猪肉、冬菇等馅料,糯米、冬菇浸泡后需要腌制,可随个人喜好加入咸蛋黄、栗子、腊肠等。

    3)先放一点糯米在笠里,然后塞一块猪肉,再塞一点糯米,接着放冬菇,以此类推,直到九分满(一个手指的空隙)即可封口,放入汤锅中煮三小时。

    海南羊肉汤

    用12种药材熬煮出药材汤底,备用。用南乳和胡椒粉腌制羊肉(事先以冷水下锅氽烫过)一小时,爆香大量姜和蒜米,然后加入羊肉炒至干及外层焦香,再加入药材汤中煲两个小时至羊肉软即可。“在神庙煮的话,因为是煮大锅菜,所以没办法氽烫和腌制,村民会先爆香南乳、姜和蒜,然后加羊肉炒香,再加汤焖煮至羊肉软。”

    特调辣椒酱是用搅碎的红辣椒、小辣椒(青色)、蒜、姜、南乳(1块)和桔子汁混合而成。用大红辣椒是取其红色,小青辣椒则是取其香辣味,南乳和羊肉的味道很搭,姜蒜则能辟腥提味。

    “这个辣椒酱配方从古沿用至今,但在中国海南岛吃羊肉汤,却没有配搭辣椒酱,这应该是海南人来到南洋后,才研发的酱料吧!在中国海南岛的餐厅都会出售羊肉汤,但没有添加南乳和香料如八角和丁香等,他们的羊肉汤口味十分清淡。”

    特调辣椒酱配方,从古沿用至今。
    特调辣椒酱配方,从古沿用至今。

    海南扣肉

    王秋美是正宗海南人,“我的父母是大马出生的海南人,公公婆婆和外公外婆则来自中国海南岛,这道‘海南扣肉’是结婚后才跟家婆学的,她也是海南人,每逢过年过节或拜祖先,我们都会煮这道菜,妈祖诞时也会在庙里烹调扣肉。从前在海南岛是用猪油煮,肉会比较滑嫩,调味料只放生抽、黑酱油和盐,现在人为了健康不用猪油,调味料多加了蚝油。”

    “海南扣肉”也叫“海南烂肉”,因猪肉焖煮得非常软烂而得名。它和一般常见的客家扣肉最大分别是,没有添加芋头、五花肉要切成三角形,以及加入油炸后,再用白酒炒过的吊片来提鲜。

    “海南扣肉”主要材料为黑木耳、腐竹、吊片和五花肉,五花肉氽烫后用胡椒粉、五香粉、蒜米腌制一小时,备用。爆香桂皮、八角、丁香和蒜米后,再加入五花肉、蚝油、生抽和黑酱油炒均匀,加水焖半小时,加入腐竹和黑木耳继续焖多半小时至肉软便完成。

    来自中国海南岛的先辈们,到南洋后多以大厨为业,海南美食也得以发扬光大,例如:“海南茶”、“海南鸡扒”、“海南鸡饭”和“海南面”等。“海南男人都很会煮,在中国海南岛,至今仍然是男人负责掌厨;我们的男人,则只有在神诞时负责掌厨,因为要煮大锅菜,男人力气比较大。只是海南扣肉还是由女人负责,因为全村只有一位妇女懂得烹调这么大锅的扣肉。煮大锅菜时,我们会用椰叶的叶柄(数根)代替铲子炒菜。”

    海南鱿鱼韭菜

    海南人喜庆节日必吃的菜肴之一,它只用韭菜的“头一二”来烹调,也就是从根部以上算起的三小段,其余的不用。为什么只用“头一二”,王秋美笑说,长辈教他们这么做,他们就跟着做,也没有去问原因。既取名“海南鱿鱼韭菜”,韭菜和鱿鱼当然是主角,但能增加饱足感及吸收大量汤汁的冬粉,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绿叶角色。

    “以前的人煮这道菜只用酱油和盐调味,现在我们多加了蚝油提鲜。”鱿鱼(吊片)切丝后油炸,再用白酒炒,去除腥味,冬粉泡软,猪肉丝用胡椒粉、麻油、米酒和糖腌制,一切准备就绪后就可开始烹调。爆香蒜米,加入肉丝、吊片和韭菜炒香,调味后加水加冬粉煮一会儿便可上桌。

    “水分加多一点就较耐放,水分放得刚刚好,煮好就要立刻吃,不然冬粉会变硬。由于韭菜和吊片会吸引苍蝇,所以神诞时不方便在庙煮这道菜,就煮‘海南杂菜’来代替。”“海南杂菜”也叫“海南斋菜”,它与一般的“斋菜”大同小异,同样是用南乳调味,材料有黑木耳、金针、包菜等,不同的是它还加入肉丝一起烹调。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