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琛发:疫期不扫墓,对得起祖宗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王琛发:疫期不扫墓,对得起祖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免费注册为会员 一起点阅看好文★

    遇到疫灾非常时间,能权宜不扫墓,才是符合清明节传统。过清明是祈望子孙繁衍欣欣向荣,不是自己不珍惜父母养育的身体,还要带孩子受难。但慎终追远的孝道不可废、华人要对得起祖先,以家道家人互相支持承先继后,更不可灭。因此这时迫得不能扫墓,才是尽孝,同时就应想到如何坚持慎终追远,此时更应自觉与提倡重视坚持清明家祭的传统。不管你的信仰有别,你可以从自己信仰出发,选择为死者祈祷。

    也得注意,如果太倾向只主张清明节不要扫墓,这是从公共利益和个人的自我保障出发的,可以满足功能或功利的需要,可是精神上就会缺少感应清明传统的历史使命感,也没有文化延续的感觉。缺乏精神上的需要,而完全考虑避灾,就可能消减民族自信与延续文化认同的承担。所以,根据这个局势,清明不扫墓,是为了保护家族与社会延续,对得起祖宗。但是,不能因此不祭祖,以免一旦开了先例,有些人心中底线没了,他家历代家风和价值观传承也就会断了根。

    实际行动产生实际效果

    清明扫墓不应忽略,但是如果有机会展延到清明正日或在之后真正清明节气期间,同时不应忘记家中的家庭祭祀,甚至可以为了继续避开可能未结束的疫情,那才是真正符合原来清明节的意义与传统精神。因此,推迟在4月4日到19日扫墓,特别是那时遇到任何非常时期不能上坟,也别忘了古人有“遥祭”与“式墓”传统,清明当日不论上不上墓都家里遥祭,其实更符合中华祖先过去的清明传统。


    若是想说传统,首先得理解,华人的清明习俗的内容其实是渊源自《黄帝内经》重视人体配合气候的天人合一思想,最基本是人身要配合气候选择最适当的饮食与保健活动,接受环境氛围薰陶影响情志,保障健康和传宗接代。所以,不同节气做不同事。春天鸟语花香的高峰期,空气和气候最适当是结合亲友一起上山扫墓,如此提倡孝道,传播价值观,是结合古代医疗保健,向祖先保证子孙昌盛,所以是可以靠实际行动产生实际效果,久了大家认为不忘祖先会就有功德可以保平安,是有合理背景的。

    而且,古人身在外地或要事,清明节不能祭扫先茔,主动感应着故乡祖先坟茔,内心充满诚敬,这就是式墓,等于亲自到坟墓前祭扫。我们先辈清明节在家拜历代祖先,就是这道理。正如宋朝陆游的《示儿》诗提到“家祭无忘告乃翁”,中华民族祭祀先人都注重带着后辈亲力亲为,示范给儿女和孙辈何为“人不在,心中的印象与孝道不能变”,完成孝道文化传承。所以,若在非常时期,不一定强求要到达现场,却少有会放弃家庭祭祀。也因此,在此呼吁民众,不论何年何月何时何地都尽量维持清明正日的家祭传统,让后辈懂得清明节的意义,慎终追远,不忘本。

    更符合告慰祖先意义

    清明节当天在家祭祖,应该是更合理的。以“诚”为基础,在真正清明时节之前提前灵活时间,或者展延时间到真正清明时节,都不见得违背先人传统。

    相反,清明节既然是带有保健理由的节日,又是要告慰祖先后人一代比一代日子好过,如果遇上疫期,即使是清明时节也不该上墓。不理儿孙苦难就是对祖先不敬。为照顾家人与子孙健康安全,为社会共同为结束疫情积功德,是会更符合清明告慰祖先的意义。

    (作者现任中国闽南师范大学“闽江学者”讲座教授,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广东省海外名师”特聘教授,越南国家人文社科大学中国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以学者出任马来西亚私营墓园商会会长。2019年,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教育部邀请出席北京举办之“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担任主题演讲人之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