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都在加快全面复工,有的人做好了准备充满了期待,有的人却感到焦虑、害怕甚至抗拒,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区别呢?
复工之后,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都全副武装:口罩、消毒液、测体温,采取轮班制和办公桌间隔一公尺的办公方式。
即使如此,不少人或多或少都会对下面的场景闪过一丝担忧:同事偶尔咳嗽,怎么会让我心惊胆战?进出办公室的门,有没有消毒?上班通勤,我会不会把病毒带回家?
这些表现在心理学上看,就是典型疫情情况下的复工焦虑情绪。心理专家认为,做好身体防护的同时,也要加强心理防护,就像为心理戴上一个口罩,缓解复工焦虑情绪,以更积极的心态开展工作。
由于疫情所带来的长期情绪有:抑郁、孤独、压抑、迷茫、担心、恐惧、压力大;而短期情绪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低安全感:口罩问题、通勤问题、同事问题、办公环境问题;
2、高敏感:对任何公司內部的风吹草动都很敏感,时刻担心公司会倒闭或裁员;
3、迷茫感:业务线重新梳理,业务范围有了很大变化,职位工作变得不那么聚焦了;
4、生理时钟失调:晚睡晚起睡不好,不断刷手机改不掉;
5、情绪失调:焦虑、莫名恐惧、容易愤怒、总是想哭、丧失兴趣、注意力无法集中、信息过载产生烦躁感、对周遭世界越发不信任、有幻灭感。
1、构建自己的情绪支持系统——家人、爱人、友人,有可以接纳你的荒唐和脆弱的人;
2、尽快恢复日常生理时钟和日常作息:该吃吃,该睡睡;
3、给自己定“比较轻松”的短期小目标,每天积累一点“成就感”,慢慢就会感受到“生活是能够掌控的”。
图: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