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史光宏:我们在用科技填鸭吗?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郭史光宏:我们在用科技填鸭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最主要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必须颠覆传统的教育结构与模式,对学校形态进行新的设计。~~中国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教授

    危机,同时也是转机。过去三个月,我们因新冠疫情而停课,师生被迫踏上居家学习的旅程。我将这段旅程分成三个阶段:适应期、探索期和精进期。适应期,重点在于缓解焦虑,找回生活节奏;探索期,核心在于大胆尝试,多方试探数码平台和技术的可能性;精进期,关键在于精益求精,在学习内容和形式上追求更专业的品质。

    相较于停课初期的无所适从和资源匮乏,随着越来越多教师在数码技术间穿梭自如,越来越多教学视频、朗读音频、作业习题在网络流通。教师的积极与活力,由此可见一斑。“量”算是有了,那么“质”呢?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各种学习资源,品质上处于什么水平?

    就个人有限的观察,我发现大部分的学习资源都以呈现课本知识为主。从课文朗读到生词讲解,从笔画笔顺到构词造句,有者甚至连活动本的习题解说也一网打尽。各种知识点在电脑特效的加持下显得活灵活现、精致可人。乍看之下,这些学习资源似乎丰富多彩,几乎涵盖了课本的所有学习内容。然而,这真的是优质的学习资源吗?


    对于“学习”,我们经历过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的发展过程。过去,我们将学习视为某种反应强化或信息获取,倾向以操练和记忆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随着学习科学的推陈出新,我们发现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破坏式创新

    从这个角度审视当下的网络学习资源,不难发现其中大部分还是停留在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阶段,强调知识的传递和单调的操练,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真实生活的延展性。尽管拥有科技的包装和加工,大部分网络学习资源本质上还是在做着填鸭式教学,把学生当作空的容器,用各种方式将知识填进去。而当学习资源违背学习本质,其制作的技术越精细、呈现的画面越精美,对学习的消解也越严重。不知不觉,教学娱乐化,学习泡沫化。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改革强调: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习,是一趟永不停止的探索之旅,从已知走向未知,从困惑走向解惑,过程中少不了撞墙、跌倒、爬起、再出发。这趟旅程,学生是主体,必需亲自上路,体验个中酸甜苦辣,才能收获生命成长。这趟旅程,教师是主导,可以指明方向、提供条件,让学生不至于迷途羔羊、自暴自弃。然而,主导和主体毕竟不同,路要自己走。

    这一趟“停课不停学”之旅,我们从适应期慢慢走到探索期,再从探索期渐渐走向精进期。这是一波前所未有的挑战,每个人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每种探索无论成败都有意义。一方面,我们要大胆尝试,趁此时机进行各种教育实验,探索教学的各种可能。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敢于反思,不断发现问题,不停总结经验,在既有基础上精益求精。

    唯有如此,这一波“教育界的破坏式创新”才有意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