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日综合电)中国与香港、澳门两地大学合作研发新冠肺炎疫苗,并于近期出现突破,发现动物注射后有抗体反应,对病毒有免疫力,没有出现任何副作用。
据报导,香港理工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与中国大陆的大学合作研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发现以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区域”作为靶点的重组疫苗,注射在小鼠、兔子和狝猴后,7或14天内,动物产生的免疫血清有助阻断病毒感染,并提供免疫力抵抗病毒。

领导这项研究的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教授张康解释,新冠病毒(SARS-CoV-2)透过它的刺突(Spike)蛋白受体结合区域(S-RBD),与宿主细胞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结合,进而使病毒入侵及感染人体。
研究发现,实验动物产生的免疫血清成功阻断两者结合,中和了SARS-CoV-2伪病毒并防止新冠病毒的感染,其重要性在于疫苗能为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提供抗强烈而有效免疫力保护
团队希望未来可量产疫苗,以香港市民可负担的价格出售;而一旦成功生产,将优先预留800万剂供港人以及澳门市民使用。
报导说,团队已与香港创新及科技局以及美国厂房联络,待完成人体临床实验后,会尽快推出市场。
文:综合报导
图:星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