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见闻】从大马流行乐中 建构自我身分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心见闻】从大马流行乐中 建构自我身分

    马来西亚华人从独立后到现在,从移民成国民,从华侨到公民,对于自己的国籍、民族、文化等等的身分认同究竟如何建立起来?雪州无拉港州议员王诗棋尝试透过大学毕业论文梳理本地中文乐坛的历史演进与本土华社的历史,并将之出版成书《从〈午夜香吻〉到〈麻坡的华语〉:大马中文流行歌曲中的身份建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王诗棋希望手上这本书,可以引起更多人有兴趣研究马来西亚中文歌曲文化。

    由王诗棋着写、大将出版社出版的新书《从〈午夜香吻〉到〈麻坡的华语〉:大马中文流行歌曲中的身份建构》在今年6月行动管制令放宽后交付印刷,8月1日正式推介,在全马各大书局上架。

    王诗棋于2014年报读博特拉大学外文系(中文组)硕士班,一边应付课业,一边从政,一晃五年,才终于完成硕士论文。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外文系副教授林春美在《从》一书序《混杂华语.本土身份》中写到:“从一个从政者的关怀角度,诗棋选择了探讨流行歌曲--本地创作中最为通俗大众化的文类。虽然马华流行歌曲在身分建构问题的表现上,未必比本地其他非通俗文类来得精彩或深刻,但基于上述理由,却也是值得关注的。”

    被问为什么选择研究流行歌曲做为论文,王诗棋解释:“流行歌曲与当地文化密不可分,歌词反映当代社会文化。通俗文学是最贴近民心的文学。每一年有数以千计的新歌问世,但关于歌词的研究依然非常稀少。近年来,歌词专题研究在中、港、台、新等以华裔为主的国家并非新鲜课题,在马来西亚此类研究依然十分罕见。”


    她这篇论文尝试通过理解马来西亚中文流行歌词与华裔身分建构之间的关系,并梳理本地中文乐坛的历史演进与本土华社的历史。

    电影《初恋红豆冰》里穿插多首本地创作歌曲,令人回味。

    30年代抗战歌崛起发展跨5时代

    马来西亚中文乐坛自1950年代开始萌芽,然而一直到现在,依然没有任何较为正式的史料记载本地中文乐坛的发展。

    王诗棋撰写论文时,参考了关于中文流行歌曲研究的论文,包括戴佩妮1999年撰写的毕业论述《无特定风格下的多元性创作:80年代本地歌曲创作发展论述》;李永杰2002年撰写的硕士论文《创作本地的“Kita”:马来西亚中文民众音乐“本地创作”场域之研究(1987~2001年)》;黄美冰的《日常歌唱与文化认同:马来西亚华人叙事探究》(2011);麦留芳教授出版的《虚拟认同:早期马来亚华人的爱国歌曲》(2012)等等。

    她也采访了在马来西亚乐坛超过三十年的资深歌手郑锦昌、填词人田鸣、音乐人周金亮,根据他们的经验与了解,马来西亚中文乐的发展趋势大致可分为以下五个时期:

    一、油印时期:20世纪50年代以前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1938年,中国武汉合唱团出国宣传抗日战争,12月来到马来亚与新加坡巡回演出掀起热潮。马新也渐渐出现了在地创作抗战歌曲,如杨果作词的《告别马来亚》、《保卫马来亚》、杜边作词的《树胶花开》、潘国渠作词的《卖花词》等等。但当时正值战争时期,白色恐怖笼罩下,这些歌曲只能私下手抄或油印方式传唱。

    战后随着留声机和黑胶唱片慢慢普及、歌台表演盛行,马来亚百姓开始接触到大量外来的中文流行歌曲,如周璇的《夜上海》、《天涯歌女》、《何日君再来》、李香兰的《夜来香》、姚莉的《玫瑰玫瑰我爱你》等等。

    “ 情人,情人,我怎能够忘记你?”上官流云创作的《午夜香吻》唱响海外中文歌坛。(网络图片)

    二、歌台时期:20世纪50~60年代

    第一首真正收录在唱片里的本地创作,可以追溯到的是上官流云1941年于槟城创作的《午夜香吻》,在50年代歌台文化盛行时才流行起来。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新马歌台文化盛行,黄霜仁为中国民谣填词的《蔓莉》也红极一时。

    三、唱片时期:20世纪70年代

    歌台表演文化与唱片工业逐渐完善,加上国家经济发展迅速,70年代大马欣欣向荣、百花齐放,著名的马新歌手有李逸、邱清云、黄清元、罗宾等。当时,歌手李逸、作曲人李俊雄与填词人丁冬合作的《唱首情歌给谁听》造就三人成为“歌坛铁三角”。这时的本地创作还被不少海外知名歌手纷纷选唱,如台湾红歌手邓丽君《南海姑娘》等等。

    80年代末创作风潮盛,1988年,《声音的演出》在吉隆坡陈氏书院上演。

    四、唱片时期:20世纪80至90年代

    1980年代,本土唱片工业和巿场是翻唱外国“口水歌”和“老歌”的天下,但本地制作的农历新年歌及童星专辑也成为大马独有特色。
    台湾校园民歌运动吹到新加坡,促生了“新谣”,马来西亚本地创作风也在1980年代末诞生。80年代对马来西亚华社来说,是一个压抑的年代,中文乐坛反而益发蓬勃。1987年在陈氏书院举办的现代诗曲创作发表会“激荡之夜”反应空前热烈,激荡工作坊成立展开了一连串本地创作歌曲活动。80年代末两届海螺新韵奖催生了多位乐坛新人如陈庆祥(阿牛)、黄品冠、山脚下男孩、戴佩妮、郑必爱、张觉隆(张泽)、梁静茹等。

    1997年,“黄火全国乐与怒”纯中文摇滚演唱会成功举办,主办人陈伟光与林剑强以“黄火”为名成立组织,以栽培中文乐队,并主张以音乐反映当代社会状况。

    感谢“扩音版图”创办人之一的麦伟豪分享了“黄火”的历史。

    五、网络时期:21世纪初至今

    进入千禧时代,网络普及化,本地渐出现许多网络歌手,不乏翻唱或自弹自唱的如Zee Avi、四叶草等等。留台生黄明志在2007年上载YouTube的创作歌曲《麻坡的华语》,歌中不正规华语十分本土化,一首充满争议的《我爱我的国家Negarakuku》让大马华人身分认同成为话题。

    “麻坡的语气,西北够力”浓浓马来西亚本土味的《麻坡的华语》是黄明志的成名曲。 (网络图片)

    融合大马元素扎根蕉风椰雨

    在80年代末唱我们的歌风潮下,像《用马来西亚的天气来说爱你》、《童年颂》、《Roti Canai》、《月亮圆》之类的创作尝试融入马来西亚元素,如马来西亚的天气、服装、食物等,亦呈现了大马华裔被涵化的文化。

    另类音乐人唱红的《用马来西亚的天气来说爱你》。

    1991年,由周金亮、张盛德、友弟组成的另类音乐人唱红的《用马来西亚的天气来说爱你》(陈温发词、张映坤曲),可说是一首对马来西亚表白的“情歌”。相比拥有美丽四季的中国,马来西亚“只有雨季和旱季”,但“哪怕不够诗情画意”,马来西亚华裔已经不再眷恋原乡,而是更爱脚下这片土地。

    山脚下男孩的《童年颂》,唱出了许多马来西亚华人的集体记忆。

    山脚下男孩的《月亮圆》(黄文升词曲)歌词借传统节日隐喻,华人传统文化离开发源地来到“没有春夏秋冬的家”之后,只能依靠家长把神话故事流传下去。歌颂家园同时,也不希望大马华裔就此“失根”,忘了自己的传统。

    在旋律中找共鸣缩影华人文化

    王诗棋指出,马来西亚华人对文化和国籍认同不同,国籍是马来西亚,可是文化却是中国。以她为例,她华小生、华国民型中学生,一直到上大学才认识马来朋友,国语从很烂到变流利,长大了慢慢思考,大马华人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她在小学时期听阿牛、山脚下男孩的歌时,有很深的共鸣。

    王诗棋把论文整理出版成书,希望让更多人尤其年轻一代对于马来西亚中文歌曲创作历史有所认识。惟她承认此书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受限于篇幅,无法将所有本地创作一一介绍,像是范俊才、范俊福兄弟、大马特色农历新年歌文化等。另外因为语言限制,她因听不懂客家歌、福建歌、潮州歌而未有更深入研究。“虽然有遗憾,但我希望这本书可以抛砖引玉,激起更多讨论和研究。”

    注:部分文字摘录自《从〈午夜香吻〉到〈麻坡的华语〉大马华语流行歌曲中的身份建构》一书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