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咏强:每个“吃瓜群众”吃了45公斤西瓜?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霍咏强:每个“吃瓜群众”吃了45公斤西瓜?

    中国大陆常会戏称普罗市民为“吃瓜群众”,哪到底群众是不是常吃瓜?吃什么瓜?吃了多少瓜?是的,中国人真爱吃瓜,最爱吃的自然是水多肉少又越来越甜美的西瓜,在2018年,中国人消耗了6174万吨西瓜,平均每人45公斤,但真能吃这么多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这些西瓜又到底从哪里来的?表面看来有名叫“西”瓜,肯定不是中国原产,是从西方传来的吧?不过这还真不全对,西瓜的原产地是水果史上的一宗“悬案”!

    一直以来,对于西瓜的起源,普遍观点是西瓜原产非洲,四千年前,古埃及人种植西瓜,此后传到欧洲、中东、印度等地,西瓜从西域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即是因为由西域传来,所以又称之为“西瓜”。然而,早在东汉时的“建安七子”刘祯有诗曰“杨晖发藻,九彩杂糅,蓝皮蜜里,素肥丹瓤。”被人认为是赞美西瓜的诗句。尽管西瓜传入中国的时间有争议,但从史书记载来看,西瓜应该是入口货。

    1958年,浙江一座遗址考古,却带来了颠覆性的结论。在浙江杭州拱墅区半山镇水田畈,考古专家发现一座新石器遗址,后命名为“水田畈遗址”,在这座遗址之中,除了陶器、石器等发现之外,专家还挖出一些装有不少植物种子的陶罐,为农业社会的发展?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而其中一个陶罐里就装有一些“西瓜子”,这些种子虽历经岁月却依稀保持原貌。这发现推翻了历史,证实中国西瓜已有4000多年历史,可能也是原产地之一,并非由西方传来。

    然而,如果中国人早已吃西瓜,为何直到五代及宋初之际,史书上才第一次记载西瓜呢?原来,这可能是古今对“西瓜”这物种的命名不同罢了。神话传说中,神农“尝百草”内也有名为“稀瓜”的物种,五代之后,人们或将此误传为西瓜,水田畈遗址的考古发现,令这个“稀瓜”传说,更引人入胜。


    其实,水田畈遗址以外,在众多古墓中也曾先后发现西瓜子,比如扬州邗江和江苏高邮邵家沟的东汉古墓,广西贵县罗泊湾西汉古墓等,均有类似西瓜子的发现,证实中国人早就吃瓜。当然,由于原始西瓜的果肉较少,味道与今天的不尽相同,所以也有可能属于同类,但西方的品种更好,由此古人从西域引进,成为货真“味”实的西瓜,但从考古角度来看,无可否认中国极有可能是西瓜原产地之一。

    虽然全中国所有省份都有种植不同品种的西瓜,但如果我们从西瓜的种植条件来看,古西域地区气候的确更为合适。西瓜喜欢沙壤土,而且昼夜温差越大、气候干旱,西瓜就越甜,所以现时中国西北部地区、新疆和甘肃等地,出产的西瓜品质更佳。

    中间涉及虚报?

    哪中国人每人每年吃掉了45公斤西瓜会不会太夸张?会。最初被吸引要?究“西瓜”之谜,就是看到一篇《大象公会》名为《中国农业产量之谜》的文章,一开始就说到“因为世界73亿人、中国13.7亿人,中国以占世界19%的人口,吃掉了每年超过六成的世界西瓜产量。”“中国人均吃西瓜 57 公斤,也不是因为找到了直接的统计数据,而是根据中国的西瓜产量除以人口计算得来的。”评论指数字偏高,那是不是说中间涉及了虚报?

    但是问题来了,为何忽然出现了人均 57公斤?文中引用的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公布的中国西瓜产量图表显示在2013年为7300万吨,计算出来是 53公斤,翻查过相类似的文章,有不少文章引用了粮农组织数据指2018年西瓜产量高达7924万吨,由此算来就得出人均 57公斤,但文章理论上是2018年8月发出的,时间也对不上呀?

    经过进一步查证,发现这些数字都是错误的!无论是从联合国粮农组织、或者中国统计局网站上找到的产量,过去五年,中国西瓜的产量都只是略高于6000万吨,在粮农组织的数据是6302万吨,中国统计局的数字是6154万吨,由此计算出的人均消耗量应该是45公斤,而不是57公斤,这篇煞有介事的评论,不知何故,引用的数字原来就是错误的,比真实数目高出了两、三成。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中国重视农业

    但是,这个数字仍然高得惊人呀?中国农业的统计数据是通过基层估计上报,对农民宽松是习惯,因此大多倾向于多报,引用统计局在2010年的估算,蔬菜种植量有18%左右虚报,食用数量就更低了。再计算上物流破损率和蔬菜加工总共损耗可能高达六成,所以数据仍属合理。毕竟西瓜皮就去了四分之一呀!

    中国对务农为业,对农产品几千年来都很重视,一直都致力发展农业技术和方法,尤其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大幅度拉动农业来改善这些地区的发展困境。从?星图片看到这些农地,也有特别的发现,例如新疆伊犁边界的可克达拉和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地区接壤,明显看出,中国一侧的农田更多,哈萨克斯坦一侧基本就是荒原。

    减少用水节约成本

    事实上这里的土地很贫瘠,土壤酸性太高、水资源太少,种不了什么农作物,对哈萨克斯坦人来说,开垦这样的土地并不划算。中国这一侧,所有荒地都被一家特别的政府组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来耕种,成为了一个管辖324万员工和农民的国企,有汉族人也有维吾尔族人。因为有了如此庞大的规模,营运成本下降,而且能跟内地以及海外市场直接对接。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每年都派农业学生到以色列,学习沙漠气候条件下最先进的农业技术。这些学生回国后把例如滴灌法等先进技术付诸实践,大大减少用水量从而节约成本,在技术协助下,新疆的荒地成了高产的沃土,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然而,增加耕地,并不是中国的单一选择,为了保护环境和改善土质,中国同样积极推动“反耕为林”,从而达到持续发展的目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