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故事】来匆匆去匆匆 早准备免遗憾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主题故事】来匆匆去匆匆 早准备免遗憾

    疾病侵袭、环境恶化、意外骤临……生命荣枯,都有宿命,我们无法预测生命何时结束,但可以提前做好规划。你都准备好了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李瑞勇(37岁,业务副经理)

    留爱不留债勿给后人负担

    选择不婚的李瑞勇,未来没有家庭负担和忧虑,在一般人眼中,应当可以潇洒过日子。但是,来到人生后半场,他还是进行了一场深度的自我整理。

    “保险、骨灰灵位、这些基本的生前规划我都做了。如果我有六七十寿命,现在已过大半人生,可以摊开来说生死,毋需避而不谈。”

    他说,生前规划让自己有个属意的人生终点之外,同时也是“留爱不留债”予家人。“一个人去世不是一了百了,而是需要花钱的,比如葬礼、灵位,还有银行债务、房贷、车贷等,如果之前没有规划妥善,对家人来说是一个负担。”

    三年前发生两件事情让李瑞勇领悟到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要善待自己,把后路安排好。第一件事是他的一位三十多岁朋友A突然猝死:“他是家中独子,父亲过世了,只剩下八十多岁的母亲。让我伤感的是,因为A还没有结婚,也没有做生前规划,A的另一半没有权利处理后续事情,只好带着A的老母亲奔波处理繁琐的手续。”


    第二件事是他后来生了一场大病,在医院住了一个月,当时想到自己的公积金受益人还没有写上父母名字,如果突然离开该怎么办?当下他就领悟到人生是未知数,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事情,因此更需要做好充足准备。

    李瑞勇已经和父母说好等事,“万一我有事情发生,就去找我一位朋友,这位朋友知道我想做什么,交给他做就好”,当时他的父母只是一笑而过,没有多谈。

    他说,二十多岁时觉得死亡很遥远;但一踏入三十五岁,有了一定的事业和资产,顿觉规划的重要。“如果真心为家人着想,更加要做好生前规划,特别是没有兄弟姐妹的人,否则一旦你离开,父母还得为你善后,担起所有费用,是很吃力的事情。”

     

    陈洁莹(35岁,艺人经纪公司企业家)

    遗憾比死亡更恐怖

    陈洁莹想像过自己的葬礼:“谁会出席我的葬礼、我的葬礼是什么样子、亲友会说什么及难过什么、我做过什么让他们获得什么……”自己的葬礼是她冥想时经常想像的画面,透过预想自己到了生命尽头,发掘出自己最终愿景。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人生盖棺论定时,我希望获得的评价,才是心目中真正渴望的目标。这提醒我平日要如何待人,也是我努力生活的动力,因为即使我离开了,我的一切生活痕迹都会烙印在亲友们的心里。”

    陈洁莹曾经避忌谈论生死,她相信,如果把“死”挂在嘴边,这意念会传至宇宙,让它真正实现。但因为持续上身心灵课程,改变她的生死观念:“现在我对死亡没有以前那么恐惧,这是人生必经之路,只要做好人、做好事、对待家人好,往这样方向生活就对了,所以我生活得很开心!”

    她认为“遗憾比死亡更恐怖”,为了不留遗憾,目前尚单身的她已经做好保险规划,也预先买灵位。

    “人迟早都会死,死后也需要一个家,买灵位就是先买好以后的家,这是我的想法。我的父母知道之后只是说一声‘哦’,还拿灵位号码买万字,看来是相当能接受此事,不怕触霉头。”

    没有立,是因为她觉得自己的财产不多,加上对事项不了解,所以暂时作罢。但无论是哪一种生前规划,她认为应该要根据个人经济能力和状况,做出适宜安排。

     

    黄建新(38岁,摄影师)

    做好帮家人解决麻烦

    从报章上看到年轻人猝死的新闻,更加提醒黄建新要活在当下。“我觉得立是年轻人应该做的基本规划,趁着头脑清醒,知道如何分配财务的时候,快点去做,并不是老了才做。”

    他在二十多岁时就了解的重要:“做好就是帮家人解决麻烦事,如果有一天你不在了,你所留下来的财产是自己送给家人的最后礼物,让他们可以无后顾之忧。”

    今年趁着行动管制令得以在家长时间逗留之际,他重新整理很多想做,但没有时间去做的事情,包括立。“成家之后对妻儿更有责任感,做事情要想得很周全。可能我有一位2岁的女儿,多了一层顾虑,觉得这事情()要赶快做。我也和太太说清楚了,一旦我发生什么意外,要去找谁、重要文件放哪里等等。”

    除了立,在朋友的推荐下,黄建新亦买了保险。他认为,现阶段的自己财务尚未自由,需要保险的保障:“其实做不做、买不买保险,除了胥视个别能力之外,也和个人观念有关。有人觉得它们不重要,但对我而言,先把这些事情做好,后面就不用烦了。”

    “做人也应该是这样,把事情做在前面,才是解决事情的关键,而不是等到后面才做。所有事情的发展都会有轨迹,在上游下功夫总好过在下游解决问题。”

    他认为死亡是人生常态,不死才是变态。“我有和太太聊过死亡,我们都觉得有能力的话,葬礼就做大,没有能力就做小。一般华人传统都觉得土葬最好,骨灰不应该撒大海,不然以后孩子怎么祭拜?但其实更重要的是,孩子有心就会记得你,有没有固定灵位拜祭并不重要。”

     

    蔡佩珍(40岁,平面广告设计师)

    我要的人生很简单惜缘勿执着

    基本的财务规划如保险、公积金受益人等,蔡佩珍都已做好准备。“其实除了这些财务规划,我觉得感情上也要做好联系。比如和一些人有误会,趁着大家都还在时好好说清楚,或者加强和家人的沟通,处理好人际关系,让人生完美一点,不要有遗憾。”

    和多数人一样,以前有一闪而过的念头或计划,她都是“先等下”,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体验的悲欢离合越来越多,改变了她的想法,有想做的事情就会马上去做,她已不想“等留遗憾”了。

    “我有一位从小学认识直今的好朋友,我们最近相约40岁后的每一年都要一起庆祝生日。我们都有感触,和朋友是见一面少一面,想见就马上约,要活在当下。”

    “坦白说,以前我和孩子的亲子时间不多,但现在只要有朋友来找我,我就会带着孩子和朋友在家附近一起打篮球,试过一星期打四次呢!陪父母聊天的时间也多了,昨天还和父母聊到凌晨一点多,虽然聊的都是生活琐事,但觉是很珍惜。”

    今年对蔡佩珍而言是百感交集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多位艺人猝死新闻,像覆盖上一层黑色,在心的最底层翻滚,让她不由省思人生。

    “现在我要的人生很简单,该有的都有了,我也不去想复杂的事情,开心很重要,看到每个人都觉得欢喜和珍惜,因为人生苦短,不值得揪纠或执着。”

    她说,做好人生规划之后,每一天抱着活在当下的感觉生活,对于生死课题也看开了。

    “这是迟早都要面对的事情,我不介意或觉得避忌。最近一两年,我给两位孩子的教育都是往独立为多,比如让他们自己学煮面、自己洗鞋子,虽然他们不明白我的用意,但是至少他们愿意做,让我很安慰。”

     

    徐传文(34岁,文创人)

    生时关怀分享爱走时留美好

    “今年真的有许多名人、艺人过世,加上新冠肺炎疫情,是很奇怪的一年……这些事情可以当作新闻看,也可以用来反思,而我会把它当作生死学课程内容,利用它和家人谈论生死话题。”

    徐传文印象中,父母从来没有和他谈论过生死话题或生前规划,好像避而不谈;反之九十多岁的外公看得开,会经常说“年纪大了要随时准备”之类的话。

    “或者如同性教育一样,特地说会尴尬,而死亡话题毕竟还是让人有所避忌,怕触霉头吧!其实我不怕谈死亡,我觉得我说了出来,哪怕真有一天突然离开,至少家人会知道我的想法。像我现在一个人在吉隆坡工作,每周都会和爸妈通电话,让他们了解我在外面生活的情况。”

    几年前,他朋友的父亲坐着休息,突然就这样离开了,这事让他感触很深,就算不说它,死亡还是存在,而且随时会碰见它,说出来心里或许会舒服,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不避忌谈论死亡的原因之一。

    “以前总觉得人老了才会死,但很多事情不由得我们说了算,意外和明天不知道谁先到来?就算没有做,平时也要和家人交代自己的状况,不然一旦意外发生,家人不懂得要怎么处理?”

    他说他最大的牵挂是家人,另外也很感谢合作伙伴,以及每一位相信、支持和喜爱“Postcare”艺术创作的朋友。“当初创作Postcare的主要原因是鼓励大家透过书写卡片传情达意,平时就应该和家人表达关怀、分享爱,让家人了解你,即使有一天离开,这份记忆永远是美好的。”

     

    更多精彩:是礼物或是负担?视乎你的规划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