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医生指出,湿疹的症状除了皮肤痕痒外,湿疹症状比皮肤敏感严重,如皮肤呈现干燥、红肿、结痂、脱皮,甚至有水泡,如水泡破裂,皮肤有渗水现象,患处皮肤变厚、变粗糙、皮肤上的纹理十分明显,而患处有机会受细菌感染而发炎。
还有一点是湿疹主要是家族遗传因素影响,或小儿湿疹的情况,除了面部和四肢,全身皮肤都有可能出现,范围较大;至于皮肤敏感则是局部性,症状只会出现在接触到致敏原的部位,例如煮妇手只会出现在双手而不会蔓延。两者病征类似但范围不同,病理亦类似,都是皮肤受到刺激而出现血疹。
然而,两者的处理方式却迥然不同,皮肤敏感的预防和处理方法相对简单,基本上只需要找出致敏原然后避免接触,症状便会消退。但是诱发湿疹的原因一般比较复杂,处理起来也比较繁杂,除了要注意过敏原,在天气转变、生活紧张压力大等多种因素作用下也会诱发湿疹。
此外,5岁以下便出现的小儿湿疹则遗传因素较多,但有8成半患者会随长大后改善甚至痊愈。不过皮肤科医生提醒,皮肤敏感如处理不当,可能会演变成慢性皮肤敏感或慢性湿疹。
避免食用诱发敏感食物
中医则认为皮肤敏感和湿疹的病因相似,都因为先天的过敏性体质(中医称之为先天禀赋不足),其后受外邪侵袭身体,继而发于肌肤,因此皮肤敏感久未治愈,也有可能演变成湿疹。
所谓预防胜于治疗,因此首先要做到的是避免刺激皮肤,家居必须清洁,以减少尘螨、动物的皮屑、霉菌、花粉等过敏源,也应该避免食用会诱发皮肤敏感和湿疹的食物如牛奶、鸡蛋、小麦、花生等,另外忌食辛辣、虾、蟹、菇、鹅、牛、羊肉等发物。
值得一提的是,皮肤只要适当清洁就好,过度清洁反而容易造成过敏,或令湿疹情况恶化。此外,也应该让皮肤滋润,勿让皮肤过于干燥,因为干燥容易令皮肤对外界物质产生过敏,所以有效保湿能减低出现皮肤过敏或湿疹的情况。
整理: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