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现场】期许独中教育更进步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学习现场】期许独中教育更进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独中的课程具有全球化的认知视野。在全球化时代,拥有全球性视野是十分重要的,而独中的课程内容就具有此优势。以我中学时期的课程为例,历史以中国为主,世界为辅;地理以亚洲为主、世界为辅,确实开拓学生全球化视角,不局限于马来西亚或亚洲地区……

    教育改革这么专业严肃的问题,若非要我提一个建议,我只能从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出发,说一句:“让大家歇一会儿吧!”

    在校5年,很少有喘息的机会,早上忙学习,中午忙作业,傍晚忙联课(课外活动)。加上吉隆坡中华独立中学双轨制夹击,学生无时无刻都在为了下一个考试做准备,老师也只能夜以继日地赶教学进度。幸运的是,我的背书能力不错,所以,隆中华的教学强度于我并无何不妥。但在这马不停蹄的学业里,还想要挤进“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会不会有些苛求?

    林汶铨(毕业于吉隆坡中华独立中学,现为英国牛津大学合成生物学博士生)
    林汶铨(毕业于吉隆坡中华独立中学,现为英国牛津大学合成生物学博士生)

    随著时代变迁,我相信独中教育体系也一直在精益求精。但课程变化经常都适得其反,更加重了老师与学生的负担。我们都理解这些改变和更严格的要求是为了学生好,但一方面学业上不想输在起跑点,另一方面又想要五育融通,这样双重压力之下,学生是否如理想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吗?


    毕业后真正能两者兼得的学生又有多少?我谈这个问题,并非要否认独中教育对我成长的重要性,甚至我在博士期间,所需要的部分知识都是在独中时期就已打好基础。我想要探讨更多的是,在学生已接受了足够优质的基础教育的前提下,是否可稍稍放慢脚步,给老师和学生更多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相互理解,相互交流?

    与创立Covid19快速检测项目的崔占峰教授在一次学院晚宴前的茶点时间,左为作者。
    与创立Covid19快速检测项目的崔占峰教授在一次学院晚宴前的茶点时间,左为作者。

    兼顾学术与品德挑战大

    我认为独中生更需要加强的能力,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养成的:语言表达、思维逻辑、人际沟通。世上没有完美的教育体系,在马来西亚整体教育大环境下,我们所崇尚的“因材施教”更是天方夜谭。

    既然改变不了环境,不如适时放慢脚步,甚至稍退几步,让老师更能了解学生,让学生更能了解自己。现有的紧绷学习状态,我连了解几何大代都闲不容息,更别提花时间静下心来和自己对话、了解自己。

    当然这种紧绷状态可说是独中为了劳其筋骨,熬过了必能出人头地。那又回到了我之前提到的问题,想要贯彻德智体群美,又想要数理文商面面具备,鱼与熊掌兼得的背后,苦的就是一批老师和学生,更不要说那些在过大的压力下,反而无法进入最佳状态的学生了。

    我并非教育工作者,纯粹以个人感受出发提出的这个建议难免有失偏颇。独中一路走来,培育不少栋梁之才,这点毋庸置疑!对于我来说,独中赐予我最重要的教育在于纪律。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这里说的不是校服得穿好、袜子得拉高的事情,而是如何做好时间管理,提高做事效率和找到适合自己的日常作息。我觉得这点至关重要,因为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我才能做到系统、高效且长久地学习。

    与牛津的朋友出席一所学院的晚宴,左一为林汶铨。
    与牛津的朋友出席一所学院的晚宴,左一为林汶铨。

    读博比在中学时轻松

    这个思维方式,在5年独中教育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在我的脑中根深蒂固。另外有一件我逢人就说的趣事:我认为我在牛津读博士,比我在隆中华读书来的轻松。这当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在隆中华时,每一件事都会拼了命去干!因为当时的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现在只拼命干自己喜欢的事,相对来说更为轻松。

    我十分感激过去隆中华对我的栽培与扶持,尤其有好几位老师对我更是特别的照顾。我在高二时已决定离校,但我认为自己的英语和国语差强人意。好在有几位老师愿意花时间给我课外辅导,所以我在之后的公共考试和面试都无往不利。我今天若是称得上略有小成就,那隆中华的老师都功不可没。

    最后,我想对独中说,教育不应是不让学生输在起跑点,而是让学生知道人生的跑道不只一条。同时也想对母校说,在任何有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一定都会不遗余力。

    莫泰熙老师武大的华教故事讲座,左四为陈国伟(毕业于吉兰丹中华独立中学,目前在中国武汉大学读博士)
    莫泰熙老师武大的华教故事讲座,左四为陈国伟(毕业于吉兰丹中华独立中学,目前在中国武汉大学读博士)

    给学生更多选择空间

    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以华人传统文化传承为理念办学。独中教育为人称道之处,莫过于其全面化的教育理念,除了语文、数理科此类基础知识的传授之外,同时也注重体育、社团活动、音乐、美术等方面。

    全面化的教育模式,除了让学生有了接触不同层面的知识、技巧,更多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有选择的机会。只有经过多方面接触,才能确认属于自身的兴趣所在;如果缺乏接触的机会,则连寻找到自身喜好的可能性也随之失去。

    其二,全面化的教育模式也能让“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有发挥余地。以我的母校吉兰丹中华独立中学经历为例,高中阶段除了标准的文商班与理科班,还开办美术班与电工班,给予学生更多选择空间,算是为“因材施教”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硕士毕业答辩,后排右二为作者。
    硕士毕业答辩,后排右二为作者。

    史地教学模式开拓视野

    虽然全面化的教育模式有如此优势,不过独中长期师资不稳定,以及资金来源不稳定的困扰,使得全面化的教育模式往往只能流于表面,无法深入进行。师资不稳定使得音乐、美术课程无法持续开展下去,更多时候只能将之舍弃,又或者局限于初中时期。高中时期更多类型的班级开设,并非每一间独中负担得起,就如母校的电工班也只是阶期式试验、偶尔为之,无法长期开办下去。

    然而这一困境涉及政治、社会等“客观”因素,确实难以解决,即使开办如此多年的全面化教育模式,目前独中还是仅能兼顾如何开展的问题,而无法深化下去,确实很遗憾。但在马来西亚的基础教育环境之下,已是不错的尝试。

    此外,独中的课程具有全球化的认知视野。在全球化时代,拥有全球性视野是十分之重要的,而独中的课程内容就具有此优势。以我中学时期的课程为例,历史以中国为主,世界为辅;地理以亚洲为主、世界为辅,确实开拓学生全球化视角,不局限于马来西亚或亚洲地区。虽然因此有所忽略了马来西亚本土的认知学习。

    国际文化节合照,左五为作者。
    国际文化节合照,左五为作者。

    活学西方思辨思维

    当然,要真正开拓认知的视野,还需要具有思辨意识。基础教育时期缺乏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是亚洲地区教育的缺陷。东方教育虽借鉴西方模式多年,却始终抓不到精髓,问题的根本在于只简单吸取表面的知识系统,却忽略其制度的产生的根本精神,即西方文化的思辨性。

    东方的“传统”教育体制,到如今2020年,是时候做出根本上的反思。学习西方文化的思辨性,并非直接学习哲学类课程。只需认知西方文化的演变过程,一门西方文化史课程,或在世界史课程中多一些文化内容,好好思考一下为何西方近代能进入工业革命,就可醒觉西方思辨性思维的重要性所在,也是现代化的根基之一。最后,祝愿独中教育理念能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文、图:董总供稿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