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4日讯)在结束为期6个月的公众谘询后,国家银行终发布市场期待已久的数码银行执照框架,加入亚洲多国的行列;此执照即日起开放申请至6月30日截止,国行最多将发出5张执照,首张执照料2022年首季正式颁发。
国行是于2019年3月提出数码银行框架的建议,原定去年中开放申请,但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这项框架的发展进度。国行最终在2020年12月31日,发布了数码银行执照框架的政策文件。
国行在文告指出,,是项执照框架旨在允许科技的创新应用能提升个人和企业的财务状况,并促进可持续增长。这包括扩大和促进科技的负责任使用,为难以获得传统银行业服务的人士提供适合的财务方案。
“此框架采用平衡方式,确保数码银行获准营运的同时,也保护金融系统的可信度和稳定性,并保障存款者的利益。”

加入亚洲多国之列
国行最新宣布也意味,我国加入亚洲多国推出自家数码银行框架。香港于2019年宣布,已颁发虚拟银行执照给8个单位,获颁执照者包括中国科技巨头如蚂蚁集团、腾讯控股、平安和众安等。
此外,新加坡金管局于去年也发出4张数码银行执照,其中两张是可为个人及企业服务的全方位执照,得标者是Grab及新加坡电讯的合资公司,以及SEA集团。蚂蚁集团,以及包括绿地金融、联易融(Linklogis)和北京中合供销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组的财团,则分别获得只做批发银行业务的执照。
菲律宾当局早前也修例,为该国数码银行业发展铺路。
资产门槛不超过30亿
国行指出,在初期营运阶段,当局将对数码银行采用简化的监管框架,资产门槛不超过30亿令吉,为期3至5年。这是为了让持有执照的数码银行展现他们的可行性及稳健营运。同时,国行也将观察这些数码银行的表现及风险。
数码银行也必须遵守2013年金融服务法令及2013年伊斯兰金融服务法令的规定。
有意展开数码银行业务或伊斯兰数码银行业务的企业,必须在2021年6月30日前向国行提出申请。国行将发出最多5张执照给符合条件的申请者,并将在2022年首季正式发出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