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如今的孩子一出生就会接种疫苗,随后的日子里,也会按表打预防针。家医科医生汤丽盈分享一个案例,一个4个月大的婴儿,打预防针后发高烧,家长怀疑是接种疫苗引起,带她求医。
经仔细检查没什么异状,不过发现小孩发烧前会打冷颤,排尿颜色较深,尿尿时也有不舒服的表情,再加上预防针引起的烧很少超过两天,所以高度怀疑是泌尿道感染。
汤丽盈指出,泌尿道感染在小孩很常见,除了一个月的婴儿外,大多是上行性感染,也就是细菌从尿道口往上侵犯。原因有可能是先天性结构异常(如膀胱输尿管回流)、便秘、卫生习惯不良(如不常换尿片或女孩清洁屁屁从后往前擦)等。
一般上小孩症状只有发烧,而在大人常见的频尿、疼痛和血尿等不常见。由于小孩不擅表达,所以有赖照顾者的细心观察。造成小童泌尿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是大肠杆菌,由于是细菌感染,就须使用抗生素。美国小儿科医学会建议:两个月到两岁的尿道感染病人,可以经由口服或静脉给药。但若是有菌血症、败血症迹象、免疫不全状况、经口喂食困难或口服效果不佳时,都需要住院治疗。
然而,那些小于一个月大的婴儿就一定要住院,因为此时不单纯是尿道感染,也可能是全身细菌感染的一个表现。
汤丽盈提醒,年纪越小,尿道感染越容易发展成菌血症,细菌很快由泌尿系统跑到全身。而文献上也提到,小儿尿道感染高烧若超过39度以上,很有可能是肾盂肾炎;未满24个月小孩的尿道感染,都应当成急性肾盂肾炎来处理,所以年纪越小,处理上要更小心。
整理:凌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