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文辉:诛意不诛事:为官必先正心诚意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廖文辉:诛意不诛事:为官必先正心诚意

    卫生部长阿汉峇峇在新春佳节之前提出内阁部长出国回来只需隔离三天即可,可想而知,引来社会和网民全体围轰,顷刻占据报章大量版位。之后,他马上改口说只允许泡泡行程的部长有此方便。不久,眼见其情势不妙,被迫改口考虑开放给所有民众,可谓窘态毕露。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看官,部长可是执业医生,智商大概不比你我低,竟然提出如此白痴的建议,这肯定不是脑袋短路,而是在滥用他的权力来为所谓“东奔西跑”“为国为民”的部长谋取方便。这后面恐怕是许多部长曾向他反映出国回来要隔离至少10天,无疑限制部长诸公的行动,所以怂恿阿汉峇峇作此宣布,以试探水温,恐怕其个人内心也希望如此,故此敢冒大不韪,兵行险着。

    阻断源头

    这里涉及的其实是一个动机和意图的问题。中国古代历史剧,偶尔会出现“其心可诛”的言辞,其实就是所谓的“诛心”论。其意是谴责对方不针对其行为和语言内容,而是直指其动机和意图。任何人的言行举止,背后皆有动机,有者出发点良善,有者存心不良;有者为公,有者为私,不一而足。这种“原心定罪”法则,源自《春秋》,以为褒贬原则之一。《春秋公羊传》何休就襄公元年宋国的华元与诸侯围攻彭城一事,就提出“君子诛意不诛事”的评论。《论语·宪问》也有类似的记录:“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武仲以防邑请求立他的后代为鲁国卿大夫,虽然有人认为他并无要挟之意,但始终无法取信孔子,因此朱子以此为例,并解说这是孔子《春秋》诛意之法。

    《后汉书·霍谞传》:“《春秋》之义,原情定过,赦事诛意,故许止虽弑君而不罪,赵盾以纵贼而见书。”其概念无疑源自《春秋》,举用的例子,一个弑君有罪,一个没有弑君却有罪。所以如此,主要就是从其动机意图来定论。这种揭露个人用心,直指其心,不问结果,就是“诛心”论的真谛。这种惩罚甚至可以推高至对君父有不良之动心起念,也在必诛,其目的就在源头上阻断,这无疑是遏恶的至高法则,即是《春秋》讲的“将而不免”。

    如今马来西亚充斥太多这些意图不良,为己谋利,求取便利的长官,并以正义凛然,冠冕堂皇的语言包装,制度无法制裁,也没有相应的措施来遏制,浸久习以为常,也就见怪不怪了。国家将如何发展,前途堪虞。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