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没有心脏、肾脏等相关疾病,而夜晚又频繁跑厕所,当心是夜尿症。
泌尿科医生指出,医学上对于夜尿的定义是“在睡眠中因为想上厕所而醒来,上完厕所之后又继续回去睡”,所以只要经过一次“睡眠→小便→睡眠”的循环就算是一次的夜尿。临床上认为正常夜尿的次数应该小于两次,所以如果过去一个月平均一个晚上起床小便大于两次,就是需要就医的夜尿症。
夜尿症有可能是夜间抗利尿激素(ADH)分泌不足引起。抗利尿激素是由脑下垂体分泌的一种物质,能促进肾脏水分再吸收,浓缩尿液,当人体口渴、流汗、体液大量减少时,抗利尿素分泌就会增加,使得尿量减少,抗利尿素通常白天分泌较多、晚上分泌较少,但随年纪增长,老人夜间抗利尿素分泌不足,就造成夜尿、频尿。
根据一份研究,年龄65岁以上的长辈有70%的人有夜尿的困扰,且这个比例随著年龄增加而上升;年龄大于80岁以上的长辈,更有高达80%有夜尿的困扰。心衰竭、肝硬化、蛋白尿肾病、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下肢水肿等患者,也多有夜间多尿的症状;另外晚上喝水太多,尤其是茶、咖啡、酒精等利尿性饮料,也会造成夜间多尿。
泌尿科医生披露,夜尿不会立即造成生命危险,但放任不管,却可能造成睡眠不足、失足意外,甚至引发忧郁症等身心危害。
老人夜间多尿通常为多重因素造成,治疗夜尿症,可经医生诊断,使用利尿剂等药物,在睡前先将尿液排出,另同时改变饮水习惯,晚餐后尽量少喝水、果汁,更禁止茶、咖啡或酒精等利尿饮料,多管齐下,夜间频尿的状况多能改善,但可千万别放著不管。
◆ 文:凌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