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史光宏:珍惜少数愿意改变的老师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郭史光宏:珍惜少数愿意改变的老师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马来西亚的政治体制是集权型的联邦,在教育体制上同样以中央集权著称,地方单位普遍缺乏独立自主,加上近年政府引进管理主义思维,官僚监督密度升高,对学校、教师、课程都强化管制触角,使整个公立教育体制臃肿与僵硬,动弹不得。集权化教育体制造成办学失去弹性、校长缺乏动力、教师丧失热情,而官僚内部未必有全能自觉的能力建设,又经常受尽既得利益的牵扯,任何微弱的改革都要历经消耗才能启动。”——《马来西亚教育大未来》主编潘永强博士

    无论哪个年代,不管哪个领域,愿意改变并追求创新的永远是少数。在多数人眼中,改变往往意味著冒险,意味著反叛,意味著破坏。用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的话来说,改变与创新甚至称得上“恶”——“为了维持群体,必定需要一定的规约,违反了规约,就是恶。”类似状况,在保守的教育界尤为明显。

    毕业之初,我带学生创办班级刊物《我手写我心》,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取材,将所见所思化作文字,公开发表并与人交流。刊物只接受真诚的生命文章,不接受虚假的应试作文。这里没有《海边野餐记》,没有《书包的自述》,没有《倒霉的一天》。这里有《水龙卷风洗头》,有《狗狗辜负了我的好意》,有《不要叫我“小不点”》。

    那可是小六检定考试(UPSR)仍然僵化而又备受重视的年代。主流的作文教学,不外乎背模范作文、记成语谚语、抄优美句子。刊物出版了几期,开始在学生群中发酵。“这篇也太搞笑了吧!”“原来可以这样写哦!”“竟然把我们的故事写进去了呢!”愿意动笔投稿的学生是越来越多,然而家长群里的议论也愈演愈烈,“这样随便写也算作文?”“里头好像没有道德价值观?”“这样写能应付考试吗?”


    终于,我被请到校长室喝咖啡。幸好,校长是明理之人。她觉得这份刊物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是件好事。然而,她同时也肩负沉重的考试压力,担心学生写著写著没法应付考试要求。她问我,能否刊登那些迎合考试的应试之作?我委婉拒绝了。我向她说明“我手写我心”的意义与价值,并强调这么做不只不会影响成绩,反而还会起促进作用。最后,校长答应放手让我一试。两年后,这批学生的考试成绩验证了我的说法和判断。

    直到今天,我依然走在教学创新的路上,不断尝试各种教学方式。日有所诵、群文阅读、项目学习、故事作文、班级读书会……这些非主流的做法,在同事和家长眼里不免显得怪异。别说他们,就连一些学生也曾表达疑惑:老师怎么没给我们做作业,反而一直给我们读故事,让我们谈想法?感谢他们,即便有所怀疑,依旧选择相信,让我可以将尝试进行到底。

    台湾名师余怀瑾在一次访谈中说,“要珍惜少数愿意改变的老师,当不知道老师在干嘛时就是在尝试改变。”这句话在逻辑上也许不严谨,却是非常重要的提醒。我们惯于用过去的经验看待当下,对一切超越过去经验的做法不以为然,甚至嗤之以鼻。这固然是人之常情,却也是改变的最大阻力。

    希望大家能常常想起美国教育家杜威的话,“如果我们还在用过去的方式教今天的孩子,就是在剥夺他们的未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