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任平:高塔的诗《不遇》:误读的联想与“文本互涉”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温任平:高塔的诗《不遇》:误读的联想与“文本互涉”

    台湾的资深诗人高塔(Hytower)写了首《不遇》(A Failed Visit)的三行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注意,脚下青苔

    就算,枫烧了整座山

    也呛不出半个主人来

    他把它中译英:“Watch the moss under the feet/Even the maple burned away the whole mountain/Half a host wasn’t seen choked out”


    英译的出现使我想到意涵的延伸(meaning extension)。这是第一念。然后我想到公子重耳与介之推的历史轶事,重耳逃亡十九年,终于在介之推等人的协助下返国担任晋文公。介之推没受到任何封赐,他亦无怨无悔隐居绵山。

    一环扣一环

    晋文公发现自己的疏忽,赶紧派人前去封赐,可介之推无意接受。晋文公情急之下,放火焚山,介之推抱树死。

    这时我才发现由于我读诗飞快,三行诗不到半秒就读完。我发觉自己可能误读高塔的诗。青苔溜滑,行人容易跌倒。枫红并非大火烧山,而是大自然的现象,初读时脑中出现的是烈火焚林,难道我的心里有一把无情火?

    静下心来,我很自然地想到唐诗经常处理的题材:访友不遇,访隐者往往错过了时机那一类的怅惘诗。
    而防隐者不遇的诗,以贾岛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意境最为高远。还有一首非常有名的《寻陆鸿渐不遇》:

    “移家虽带郭,野境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着花。扣门无犬吠,欲立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作者僧皎然,是谢灵运的十世孙,却是个看破红尘的出家人,这也是皎然被收录于《唐诗三百首》唯一的作品。联想翩翩,我从皎然跳接到洛夫的《杜甫草堂》。介之推、贾岛、皎然与洛夫的诗究其实是“侧文本”(paratext):

    进入草堂

    首先迎向我的

    竟是从后院蹑足而来的一行青苔

    高塔诗《不遇》其中的一个关键词:青苔。青苔的湛绿与满树的枫红,这是怎样丰富饱满的镜头啊。如果青苔能够蜿蜒曲折、蹑足而至,整个场面不仅彩色化也动态化了。

    这都是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的事,当我在半秒钟内读了《不遇》,进而联想到介之推的那一瞬,我的下意识其实已进入文本互涉互动的阶段,这种文本互涉的外延力量,甚至使我想起洛夫在杜甫草堂见到的的青苔。语言有一种外延力,想像一环扣一环。

    阅读是一个行动

    然后进入细读的环节,当诗人高塔喊:“注意”,这是声情并茂——-应该说声音与动作——同时进行的戏剧动作;第二句“就算”也是两个字,是中断而急促的片语。诗中人物似乎一方面向友人发出警讯,青苔上行走容易滑跌。无论如何期待,即使枫红燎原,主人家出来迎迓的机率近乎零。

    一个开放文本的出现,根据符号学家艾柯(Umberto Eco)的析论,将面对典型读者、经验读者、理想读者、暗示读者、虚拟读者、后设读者的接受、反刍。读者面对文本内容,建立观点,享有的诠释自由度,胥视文本提供多少资讯。

    阅读本身是一个行动,我本身从高塔《不遇》,引起那么多的文本链接,令我悚然以惊。三行的诗能引起那么多的联想,三十万字的小说比如姜贵、司马中原的小说会挑动我多少根神经?小说情节与其他小说与正在发生中的社会事件“文本互涉”,会引起怎样的情绪与“共鸣”(resonance)?

    从这个角度来看,清末民初梁启超当年认为小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可以有效地影响、改变社会国家的风俗潮流甚至思想,也许不无道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