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文:学习现场◢当爵士乐碰上满月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会员文:学习现场◢当爵士乐碰上满月

    facebook whatsapp twitter weibo
    却认为这些艺术教育身处体制外反而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厌倦教育制度带来的束缚与箝制,在他看来并非是学生的过错,反而是社会的反思缺席造就现有的困境,以致於这些文化糟粕随着言传身教根植在下一代的思维当中……

    在马来西亚音乐圈子里,提到可说没有人不认识的。他曾在美国西维吉尼亚大学学音乐,是大马爵士乐团WVC的团长,自2007年回流我国後,便默默地在都门耕耘,希望播下爵士乐教育的种子。在经历岁月洗礼後,WVC在疫情中,为我们带来了一张充满马来西亚风情的新专辑《Purnama》。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Purnama”本意取自梵文,有着“满月”的涵义。月亮向来是众多文人墨客寄情的对象,她的存在向来不为畛域时空所限,高悬於夜空,凝视人类爱恨情仇,生死轮回。月亮在唐诗宋词里,往往寄托着人与人的思念情怀,在西方也不乏浪漫寓意。当月色照耀南洋蕉风椰雨时,又会交织出一幅什麽样的动人乐曲?

    WVC早在数年前即已广罗资料,意欲奉献鲜为人知的马来西亚音乐界。告诉本刊,早在1920年代始,爵士乐业已成为国际流行音乐的语汇,在历经近四十年沧桑岁月,它在1960年代才逐渐为摇滚乐取代。若是回看这四十年,我们会发现,爵士乐的踪影不时隐藏在百老汇或当时电影的插曲当中,深深影响了那一代人的音乐品味。

    音乐启发生命赞歌

    在筹备这张专辑时面对的困境与众人无异,这张理应在去年就已有完整计划的专辑被忽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脚步。认为挑战有四,其一是“如何在疫情冲击下坚守初衷”,要在反反复复的疫情影响下保持创作热忱;其二是如何应对时不时被祭出的管制令,因为演练乐曲需要与团友配合,否则难以培养默契,而管制令往往就成为团友们难以规划演练行程的紧箍咒;其三是作品出处的佚失,在版权意识缺失的旧时代,即便找得到完整歌曲,亦难以得知其出处何在,加之我国并无相应的流行音乐资料库,使得很多音乐发展史料都不得而知了;其四关乎精力与毅力。负责筹备整张专辑的重担,故而需要费尽心思去熟悉这些乐曲的节奏,从而着手改编之。


    在受访时说,他最享受的是现场演奏的场合,因为观众的表现是最即时的,表演者可从观众的神情姿态来审视自己的表演是否达标,毕竟面对面接触时的反馈是骗不了人的。此外,实体表演与网上表演有所不同之处在於表演者同在一个舞台上,大家得以同台分享喜悦,这是隔着荧幕共时演出所难以企及的一份情感。笑言,这或许可称之为一曲“音乐启发的生命赞歌”。

    当然,观众们的热情也让从中体会到“马来西亚也有好东西”的感悟。在过去的岁月里,我们留存着一些靓丽物色,然而今人却遗忘了,所以我们的责任就是重拾这些佚失的历史,唯有懂得历史才能创造未来。说。

    爵士乐有资格成为“国乐”

    发现,流行於上世纪,中国上海的时代曲,亦即当代的经典老歌,有不少音乐都深深印刻着爵士乐韵味。回观我们的这片土地,坦言,过去的他并无甚了解马来亚音乐,在筹备《Purnama》专辑之际,他才意识到自己对本土爵士乐认知匮乏。

    历时五年的观察与研究後,发现,爵士乐确实影响了世界各国的流行音乐发展脉络。爵士乐结合了本土马来音乐的旋律,他举例说国人习以为常的伊斯兰礼赞(Azan)高低有致的声调,竟已融合在本土爵士乐当中。

    本土流行音乐的发展脉络向来复杂,融汇了西方丶西亚丶东方的音乐谱系,甚至时多语交杂,譬如有一首电影插曲名为《Hitam Manis》,据说其旋律源自於印度宝莱坞电影业,其流传到马来西亚以後,便被填上了马来文歌词,是以有了Hitam Manis一曲;当它流传到新加坡之後,却又被填上了华文歌词,夹杂些许马来语,使之成为洋溢着南洋风味的娘惹情歌。

    认为,这是马来亚独立前後流行音乐的特点:包容。爵士乐在他眼里就是一种融汇各家而成的音乐产物,胸怀天下。他笑称,爵士乐有资格成为我国“国乐”,因为这是象徵着我国多元文化的最美好模样。

    文化沙漠的错觉

    马来西亚文化产业向来不甚兴盛,认为这是一个“鸡与蛋的悖论”。他对“马来西亚是个文化沙漠”的指控相当不以为然,他希望社会大众能够扪心自问,个体对这个社会的文化产业投入又有多少?他不仅否认马来西亚是个文化产业匮乏的国家,反而认为我国的文化事业就像是野草一般顽强。无论是剧场丶舞蹈丶戏剧丶音乐丶绘画或是摄影等等的艺术领域,在马来西亚都有不少人在默默耕耘。认为这都是潜藏在幕後的开荒牛,除非是涉足相关艺术领域,否则圈外人是难以了解一窥究竟的。

    点出了我国潜藏的文化危机,国人总是以国外发达的文化产业来抨击我国文化事业的停滞不前,却少有人真心实意地支持本土文创的事业。华社普遍有一种刻板印像,即“艺术家不必吃饭”,或是以一贯的华社悲情论述来剥削艺术家的劳动成果,抑或是“重理轻文”的幼稚想法,正是上述的种种刻板印象,使得国人因此而产生了“我国是文化沙漠”的错觉。

    从客观大环境来看,马来西亚的文化产业也面对市场稀少的窘境,且基於马来西亚独特的多元族群生态而言,跨语言的文化交流场域更是稀缺,搞马来话剧的场次很难吸引华人捧场,中文话剧的受众更是仅限於谙中文的华人,这是马来西亚文化产业不可回避的客观问题。

    认为,爵士乐没有语言隔阂,几乎我国所有种族的朋友都愿意花钱买票捧场,唯涉足流行音乐,则必然会分化市场。远离人文教育丶艺术熏陶的人群终究会异化为眼光狭隘的少识之人。认为这相当悲哀,他们的“生命会变得单薄”,只知道世界的其中一面,却体认不到世界不一样的一面,终日庸庸碌碌,甚或因误会而去追求一些不适合自己的物欲丶目标。

    7月出版Malaysia Real Book

    在被问及倘若一旦回不去旧常态,WVC的爵士乐教育该何去何从时,表现略显无奈,在严峻疫情的笼罩下,唯有继续在网络上开展工作,别无他法。若是未来有机会的话,必定会争取筹办现场演出,话虽如此,反反复复的疫情还是打乱了计划,每每筹备妥当的演出计划却常常被恶化的疫情与突如其来的管制令给打断了。这让苦恼不已。

    在《Purnama》专辑推出之後,後续打算再出版一本乐谱,以此来填补马来西亚音乐界的缺憾。尚有参与另一音乐组织——Malaysian Jazz Piano Festival,他计划在即将来临的7月出版这本乐谱集,会收录250首马来西亚的音乐创作,并且取名为《Malaysia Real Book》。

    期许遇见更多同好与知音

    原本不甚喜欢在网上演奏的,此刻却认为网络是能够力挽狂澜的大杀器,虽然在现有教育体制当中不被重视的人文教育如体育丶音乐丶美术时常被忽视,甚至被挪用,但却认为这些艺术教育身处体制外反而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厌倦教育制度带来的束缚与箝制,在他看来并非是学生的过错,反而是社会的反思缺席造就现有的困境,以致於这些文化糟粕随着言传身教根植在下一代的思维当中。

    马来西亚人普遍希望国家能早日迈向先进国的宏愿,而在的眼里看来,先进国的各个领域都是与时并进的,不论是文艺丶科学或工艺,并不存在单个领域至臻成熟而余者皆不足论的情况,这样是无法转型成为先进国家的。即便是侥幸成功,那也只是满身铜臭味的暴发户国家,因为构成这个国家的底层社会是没有经过熏陶丶徒有经济能力而无有内涵的民众,是走不长远的。

    从大环境的困顿回归到自身事业与兴趣上,坦言,爵士乐在马来西亚依旧是个小众的文化产业,而国家文化的兴衰亦非是自己能够左右摆控的,唯有凭借一己微薄之力,尽可能地去推广爵士乐在这个国家的可见度。诚如在马来西亚各处汲汲营营的文化人一样,期许自己在这个国度里能够遇见更多同好与知音,把这一份光与热传递下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