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薇诗:逃出马尔萨斯陷阱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黄薇诗:逃出马尔萨斯陷阱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中国早前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不久,随后便宣布开放三胎政策,可见人口负增长问题已刻不容缓。然而二胎政策尚有正值壮年的70、80后追生二胎,85、90后基本上是响应的人少。开放三胎政策又何以动摇这群左右中国未来人口增长率的年轻夫妻放弃少生富养的育儿理想呢?

    其实何止中国面对人口与负增长问题,我国华人社会也同意面临族群人口下降问题。人口问题与教育、经济有关,重视教育且经济实在的华人社会老早就把经济与生养教育等问题结合看待。现今养儿育女的种种问题关键都源自于经济压力与社会资源有限。若迎接孩子的是一个人口增长率过高,但社会资源有限的年代,他们的未来要比我们这一代人来的辛苦。可以说少子化是经济问题,人口下降也是社会竞争与资源匮乏的必然结果。

    早在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大名鼎鼎的人口论教父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已意识到人口与经济的密切关系。他在1798年匿名出版了《人口论》一书,从人口与经济的关系著手,推论出人口的增长指数将成倍地增长,而粮食生产的增长远不及人口增长,若无任何预防措施,人口增长与粮食供应之间便会失衡,最终人口增长与粮食产量的差距将导致人类面对食物匮乏与饥荒等问题。然而,我们透过发展科技与研发技术避开了马尔萨斯的陷阱。人类没有如马尔萨斯所言,因人口不断增长而面对饥荒。相反的,越是先进的国家生育率反而不断下降,特别是在东亚国与华人社会,已面临少子化与老龄化问题。

    马尔萨斯的预言没有成真,反而现代人不约而同响应了马尔萨斯限制生育的呼吁,其道理与马尔萨斯论调雷同。现代人的生活其实除了粮食,更少不了社会资源。最终左右我们节制生育的不是粮食,但却是同样影响我们生存的社会资源。为了让孩子拥有足够的资源,也不忍孩子将来在资源匮乏的环境下竞争,大家选择少生富养。


    假设在社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限制生育,我们会面对怎样的光景?马尔萨斯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想像:“多余人”现像。所谓的“多余人”是指,在一个资源已被占据得差不多的情况下出生的人,如果他们即无法从父母那儿继承资源,又无法在社会上占到一席之地,又或者这社会不需要他的劳力,就会形成“多余人”这情况。这样的论述看起来残忍,但这是许多现代家庭不愿意多生孩子的主因。

    行笔至此,我们要再次被马尔萨斯的理论劝退不生孩子吗?其实他所提出的人口理论并不是要从冷冰冰的数字当中展示生育与生产之间的问题,而是希望以此提醒政策制定者不要盲目乐观以为未来必定更好,必须注意生育与资源之间的平衡。就如我们今日在提倡生育的当儿,除了要有好的生育与教育福利政策之外,同步要进行的是拓展更多社会资源,同时也兼顾资源分配的公平与正义,不让竞争与负担来迎接我们的下一代。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