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文:快意书游◢日惹水宫 遥想当年春色无边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会员文:快意书游◢日惹水宫 遥想当年春色无边

    在日惹观光计划推广过程中,日惹市中心有两处备受观光客欢迎的景点,一个是1765年建成并使用至今的行政中心日惹皇宫,另一个则是坐落在一公里外的日惹水宫……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除了在语言、文化、宗教、饮食和气候方面和大马非常雷同,爪哇的日惹在政治体系上也承袭着苏丹(Sultan)制度,虽隶属,日惹特区却拥有内政自治权,在1998年进入国家民主化进程后,是国内唯一仍由苏丹实权统治的省份。目前全世界仅剩四个国家拥有苏丹,包括、马来西亚、汶莱和西亚国家阿曼。

    日惹水宫。
    日惹水宫。

    因此来到这里,除了拜见当地旅游业主打的佛教圣地婆罗浮屠(Borobudur)和印度教圣殿普兰巴南(Prambanan)外,对于自18世纪的马塔兰苏丹国分裂出来的日惹苏丹国在此留下的历史印记,也有值得一看的乐趣。于是在结束了佛陀和湿婆的朝圣行程,我们开始发掘爪哇在地的文化图腾。

    一池春光揭宫墙生活

    潋滟阳光下,池水倒映着头顶的湛蓝天空和南面的塔楼,偌大的水池估计可同时容纳几十人一起泡澡,可想而知那时场面之壮大。

    日惹水宫的建筑糅合了葡萄牙和爪哇风格。
    日惹水宫的建筑糅合了葡萄牙和爪哇风格。

    循着陡直的楼梯爬上塔楼顶端,从三层楼高的窗台往下望,可以将底下的内院一览无遗。相传苏丹就是站在这个窗台前,透过窗棂缝隙窥探眼前的池畔风光,女眷们也许早已各展奇才,婀娜着身姿盥洗沐浴,不管是出水芙蓉的娇羞还是彼此泼闹着玩时的妩媚,那样春光无限的画面绝对把君王的一池春水撩拨得涟漪阵阵,苏丹最后从中挑选出一位钟意的妃子,作为当晚的侍寝对象。相较于中国清代皇帝翻牌子选妃,我想这个池畔钦点肯定有意思多了。


    曾为地下水道的码头,衔接独特的拱形楼梯。
    曾为地下水道的码头,衔接独特的拱形楼梯。

    楼塔内,好奇的游人轮流从那一方小窗子前俯瞰出去,自行构想两百年前日惹苏丹居高临下赏尽后宫佳丽的女体盛宴,我看着被阳光反射的水面,却开始胡乱想着,也许当中也有因为眼红或是勾心斗角而不幸冤死的妃嫔,像看多了的宫斗剧那般,宫墙内那些雍容华贵的女人们为了得到天家的一点宠幸,不折手段排除异己只不过是她们无奈的生存之道罢了。

    中央的穹顶开敞,引进自然天光。
    中央的穹顶开敞,引进自然天光。

    回到阳光下,我们从水宫后方走出来,发现附近的民宅都紧挨着宫殿外墙而建,经过好几户人家时,在门口扫地的阿嬷或是晒衣服的主妇都对我们见惯不怪,想来日日途经这里的观光客早已成了他们生活背景的一部分。我不由得想起槟城姓周桥上的住户,还有京都稻荷大社周边的居民。

    糅合两地建筑风格

    在日惹观光计划推广过程中,日惹市中心有两处备受观光客欢迎的景点,一个是1765年建成并使用至今的行政中心日惹皇宫,另一个则是坐落在一公里外的日惹水宫(Taman Sari),历史上记载这里是当年苏丹和妃嫔的避暑胜地,现虽已经停用,却成了坊间百姓窥探王室成员后宫生活的场所。

    当日我们在时间限制下,在二者中选了更具逸乐色彩的水宫,想看看传说中的高墙内究竟藏了多少春色。

    穿过一列向下的阶梯便可看见水宫之所以名为“水”的主要场景。
    穿过一列向下的阶梯便可看见水宫之所以名为“水”的主要场景。

    水宫离我们的酒店其实非常近,步行不到十分钟就来到售票口。1758年兴建的日惹水宫是由当时的苏丹聘雇葡萄牙建筑师所设计,糅合了葡萄牙与爪哇的建筑风格,穿过拱门和一列向下的阶梯,便来到了水宫内最主要的两座水池,即当年一众妃嫔在此沐浴嬉水的地方。

    地下清真寺隐于民间

    我着实无意打扰,但一心想要找到在网络上看过的另一个地下水道的我们都没看到任何指路牌,在那一区鬼打墙绕了好几圈后,最后我只得向一位少妇问路,继续在巷弄里左拐右弯一阵,才终于看到了地下水道的入口。

    通往地下清真寺的甬道。
    通往地下清真寺的甬道。

    这座建于地表之下的圆弧形地道,事实上是古时候连接着水宫的地下清真寺(Sumur Gumuling),中文译名有人将它翻成充满武侠味道的“孤木岭寺”。

    原来这一带的地底曾经隐藏着四通八达的地下水路,用意是让苏丹不必靠陆路输送也能乘坐小船在皇宫、水宫甚至海口等的水道之间自由川行,而这里除了作为穆斯林的祈祷所,也能充作避开战火的防空壕。时至今日,水道已被掩埋,我们无缘见证埋藏在一座城市底下的密道究竟可以通到哪些地方。

    逃难水路变朝圣景点

    两层楼格局的地下清真寺靠一个设计奇特的中央拱形楼梯衔接,圆形的露天穹顶引进自然天光,把中间的平台打照得像一个舞台。

    地下道通往四面八方,也曾作为防空壕。
    地下道通往四面八方,也曾作为防空壕。

    据悉当这里是清真寺时,穆斯林就在平台上进行膜拜仪式,与上苍对话,而当这里变成下水道通路时,四周围绕一圈黑乎乎像一双双眼睛的拱道,便是船只停靠的地方,人们踩踏楼梯上岸,从二楼通往其他去处。

    当我们走到二楼一个窗口边,看到外面有一群孩子似乎在做游戏,我们好奇趋前观看,原来是居住在地下清真寺周边的孩童在几位大哥哥姐姐的带领下玩团康竞赛游戏。围观的人闹哄哄地吆喝助阵,参赛的小孩全情投入地咬挂在吊绳上的米饼,惹得群众哈哈大笑,对于从窗内偷窥的我们,孩子们毫不在意,有的还向我们做鬼脸。

    附近的在地居民在做游戏。
    附近的在地居民在做游戏。

    当旅人穿过他们的后院,对古老的宫殿遗迹叹为观止时,在地人继续他们的日常,仿佛那些好奇打量的眼睛都是楼塔内窥伺的君王,或是地下清真寺里的黑色拱道,他们不因此掩藏该有的快乐,不辜负阳光晒得黝黑健康的无邪笑靥。

    报导:

    摄影:WeiZheng Looi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