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大讲堂 > 评论

怀念特辑

张弓怀念特辑

文 文 文

潘有来(中国报前任总编辑):精彩人生给社会热度

 

我早期初进报馆工作的时候,遇到的其中一位知名作家就是张子深,一位中华文化工作的多面手;阅历横跨文学书写、母语教育、媒体以至儒学文史工作。

1975年我进入《建国日报》,担任新闻助理编辑。当时,报纸甫从怡保迁至吉隆坡,雄心勃勃要把一份地方报,扩展为全国性报纸。我只知道前锋人员当中包括张子深,是主笔兼副总编辑。后来才晓得他是作家张寒、张弓的背景,就更加注意起来,有一种文学同道的重视。

《建国日报》有一个时期出版丛书,包括张弓的小说。我有机会接触更多他的作品,及后延伸到其他文体,看到一位勤奋的写作人精神。之后几十年深刻的印象 ,则是他长期在文化领域所投入的努力。

当年《建国日报》犹如新诞生的报纸,士气高昂,上下有着紧密的工作接触。南征北伐拓展市场,他的要好战友张齐清,同是芙蓉故人,在这场报业发展中携手冲锋,风风雨雨也留下了许多记忆。


我所知道的张子深,在报界服务时间不算最长。但是从事文字相关的工作,却谱写了长长篇章,内容极为多元化。同事之间,他给我的印象总是老师指导学生般的感觉,有着长期执教鞭的教师本色。偶尔谈到写作,也是师长那般情景,勉励有加。

推广孔孟之道

他离开职场后,更多时间投身在儒家学说,勤奋开讲推广孔孟之道。这是比较独特的一面,给我深刻印象,觉得意义重大。儒学时常说到的重点,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理浅显却实践不易。但是长期熏陶之下,我们社会如果有此信仰,追求如此境界,则何其有幸!

2020年初有一回访问丹斯里吴德芳,他高兴的告诉我,所筹备设立的“孔子文化馆”,获得张子深捐献500本儒学藏书,丰富了图书馆内涵。

吴德芳曾立愿要把孔子文化馆,打造成一个研究中心,让千年文化精髓得以发扬光大。张子深转赠藏书,做出了一种回应与传承。

从文学、教育、媒体,以至儒家学说,张子深是很多人隔空交往的一位长者。他坚持的书写信念与儒学弘扬,让人看到有一种奉献;自己的精彩也给了社会热度。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怀念特辑

张弓怀念特辑

相关文章

炎光倒影|姚迪刚: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炎光倒影|刘天球:我的老大丹斯里郑金炎Tan Sri Ta.

炎光倒影|郭义民:义盖云天的朋友─郑金炎

炎光倒影|黄文正:他是华社“及时雨”

炎光倒影|光头佬:像他这样的一个好人

炎光倒影|林水檺:与丹斯里郑金炎交往杂记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