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30日讯)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坚称,多源流学校的存在只会造成国民分裂,如今马来学生选择到华小上课,是因为马来家长意识到学习中文有经济价值。
马哈迪在接受淡语清谈节目《Vanakkam Malaysia》专访,受主持人询及国民学校不仅无法吸引非马来学生,甚至有越来越多马来学生到华小就读一事回应说,非马来人不选择到国民学校上课,是因为他们还有多源流学校可选择。
“诚如我所说,就好像在印尼、泰国和菲律宾都没有多源流学校,各族人民都是在国民学校上课,只有在马来西亚,我们允许多源学校存在。”
他指出,至于马来家长也可孩子送到华小上课,是因为他们意识到学习中文能有经商用途。
他较早前也说,大部分国家只有单一源流学校,即便是移民也都要到单一源流学校上课,包括美国、印尼、泰国等。
“无论你喜欢与否,多源流学校的存在是分裂国民的,这也是为何我当初提出成为宏愿学校的建议,让各族学生在课外活动能与其他种族的学生一起参与,但是却被华社拒绝。”
马哈迪坦言,我国的教育制度需要重大的改革,而他也有许多教育改革的想法,包括他在希盟执政时期,他也自荐首相兼任教长,不过遭到反对。

“直到教长职悬空后,我暂代了一段时间,也提出了许多改革的方案。”
另一方面,针对新经济政策只增加马来人掌握股权,但华印裔成长率却缓慢和停滞一事,马哈迪说,他不认同主持人的说法也不相信那些数据,因为很明显的,华人仍然掌握经济,城市里住了大部分华裔。
至于印裔,他认为这是印裔着重教育,许多拿到奖学金当上医生和律师,不乐衷于从商。
祖国斗争党没钱才吃败仗
敦马哈迪说,由于祖国斗争党没钱,才会在柔佛州选吃败仗。
“我们在柔佛州选大败,是因为我们没有钱,其他人都给钱,当我们打电话要求选民投选祖国斗争党时,他问要给多少?”
“我们(祖国斗争党 )说我们什么都做不了,我们没钱,但我们为国家和国家而战…… 结果他不投我们。”
马哈迪受询及祖国斗争党在柔佛州选举惨败时,这么回应,并指该党仍会在来届全国大选继续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