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己绿人】之三 图、文:松哥
延续上一个单元提及国内在管制令期间,许多朋友突然当起了绿手指。从居家环境回到办公室工作,桌位上添加了许多绿意。今天我们来PK一下,到底多肉植物和观叶植物,这两个最受欢迎的植物种类,哪一个更容易打理?更适合自己呢?
特质和形态
多肉植物属于“懒人植物”,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比较耐旱,不需要经常浇水,甚至说太多水分只会加速“灭害”多肉植物。只要适当的光照(建议时间一天至少4个小时的充足光照),适当的“土干则浇”的原理,基本上不用太操心。
多肉植物可以不占地方,从一个小叶片即可冒出一个新生命,生存能力算是极强的。一些肉友因为空间因素,把多肉植物养护在一个和植物整株宽度相差1公分(绕边)的盆器,主要是为了确保介质不会太多而让根系一直闷在水分的里。在以上提及的宽度差别下,多肉植物便可以避免掉水分过多的处境,而造成叶面变成果冻色,然后轻轻一碰就掉完叶子的毛病。
观叶植物的主要观赏部位为叶片,因此,保持枝叶色泽鲜亮,株型丰满尤为重要。相对多肉植物而言,观叶植物需光的层次较低(并非全部,不过整体上还算大部分的观叶植物可以接受,唯形态可能就没那么理想),甚至可以摆放在室内接近光线的角落即可存活。
两者最大的差别除了浇水情况,另外就是在体形上,多肉植物可以小巧玲珑,观叶植物则以叶面的纹路,锦类特征而倾向于大株才看得到该植物的特质。一个架子可以纷纷摆上超过十几盆的多肉植物收藏,观叶植物从小株可以在很短时间内长高,长出更多片叶子而以双倍的体形成长,占据的空间也相对较大。


室内VS户外
多肉植物的原生地,主要处在比较干旱甚至沙漠地带,所以对于光的需求肯定比观叶植物来得高。观叶植物适合在室内种植,室内明亮通风处或是户外阴凉且通风处,即可把观叶植物养得利落;若是种植在户外,要避免在阳光下曝晒,不然容易晒伤叶片。
多肉植物最害怕的就是水分过于充裕,一连几天的雨季,在户外的多肉植物就会因为吸收太多水分而溃烂。就算有适当的遮雨,也会因为光照不足够破坏了辛苦养护过来的极致状态。为此,近几年来,多肉植物爱好者也学会了以植物灯来补光,减低连续阴天而影响到控养的收藏品种。
观叶植物在室内养护最大的挑战就是环境的通风程度。当然因为观叶植物更需要充足的水分来维持叶面的状态,所以习惯性浇水,也会让植物的根系过于潮湿而产生烂根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观叶植物爱好者就需要在介质的调整中,以及把植物靠置在接近通风处,减低烂根问题发生。
不像宠物,动物基本上会本能地透过他们的肢体语言,来传达它们对于环境的不适。而绿植一旦遇到环境不对情况下,会透过掉叶、叶子枯黄来“表达”它们的不适。很多时候来到了这个阶段往往“为时已晚”了。

增值/保值能力
多肉植物和观叶植物都有个共同点,就是容易繁殖。多肉植物每一片叶子都可能成为一个新生命,而观叶植物很容易爆侧芽,这是它们最自然的传宗接代方式。既然这么容易,但为什么一些品种在市面上的价格,甚至可以去到上万呢?一个品种会造成价格如此高昂的主要原因是:
培植新品种
经过一番努力培植,新品种的出现主要是结合了两个或者以上不同品种基因,综合出新的一款甚至有了新的一个名称,无论是多肉植物或者观叶植物也好。另一个受欢迎的方式就是原品种以科技方式繁殖出带锦的色系,这些将会成为绿植爱好者追求的目标,购入再增添自己家里收藏品。刚刚面市,在经过卖家的介绍、推荐还有拍摄的包装,会引起玩家们希望比别人更快拥有的心态下炒作起来。



不容易培育品种
并非所有的多肉植物或者观叶植物,都是那么容易培植出下一代。尤其是锦类品种,从不断改进让新品种稳定生长,通常需要经历约两年时间。带锦的植物其实就是一种基因突变,或我们称之为一种病态,而主要是缺乏叶绿素因素才会形成。
其中独一无二的斑纹,看上去色彩斑斓。养护不当也会造成退锦的现象,这样的话,就会大大减低了原本形态的观赏性。带锦植物缺乏叶绿素,也就是绿植体质的抵抗力元素,因此会更容易遭受到细菌的侵袭。
这也是为何带锦的绿植保值会更高的原因。虽然如此,大家普遍上都是视觉性感官,一旦这些带锦类的绿植,看上去是何其高贵独特,加上比较难培育的品种,就会因为繁殖几率减低而显得更珍贵。玩家们会更想入手一、两棵,作为自己的收藏。
多肉植物和观叶植物在这个期间可以突围而出,主要是因为他们都有各式各样,变化多端的不同观赏角度,这样可以满足到不同人的审美需求,也能够达到赏心悦目效果,让自己心情得以抒发,疗愈自己在生活上的闷气。
无论在室内或者户外,观叶植物和多肉植物各有优缺点。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抱着一个同理心来观察植物,对于当下环境发出的讯息。植物其实对环境条件也有需求,遇到过热或者过冷,不通风甚至闷热的环境,绿植也同样地无法适应过来甚至会死亡!给予多肉植物或者观叶植物属于他们本来的生长环境所需要的主要条件,它们才会生气盎然地绽放!
无论多肉植物还是观叶植物,每一周全球市场不断出品最新品种,要设法收完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选择自己所爱,别盲目追随潮流,当个理智的绿植爱好者。然后要依据自己环境条件,找寻适合绿植更为重要,因为这样才可以减低绿植死亡的风险。
下一回,我们就来谈谈购入绿植,要怎样防止虫害细菌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