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任平:缅怀赖瑞和:愿为江水,与君重逢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温任平:缅怀赖瑞和:愿为江水,与君重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赖瑞和在今年4月初还在谈他的书《坐火车游盛唐》,月杪便收到他因肝病离世的噩耗。我们在WhatsApp的联络大概在2021年3月开始,我邀他参与我正在筹编的《大马诗选2·0诗三百篇》。《大马诗选》在1974出版,他是27位参与者之一。赖有优先权参与《2·0》。他来讯婉拒,坦承过去40年诗的产量太少,收进《2·0》恐怕不妥。

    我尊重他的意愿。赖瑞和能做学问,小品文有他的风格,当年他在南洋商报写的《清宫怨》系列,所谓“宫”写的是“子宫”,有点骇人听闻。我们早年通过文字认识,那时他在念lower six。他特留意我写的《诗的音乐性及其局限》,我寄给他过目,他颇赞许,我即投台港同步印行、由林海音主编的《纯文学》月刊。

    赖瑞和
    赖瑞和

    论诗的音乐性刊登在《纯文学》,余光中来扎对那篇大约两万字的论文,赞誉之余,还在信中提出:“弟目前任政大西语系系主任,如果任平兄有硕士学位,可考虑前来政大西语系从讲师做起。以兄之才……”那一年是1972年,我在彭亨直凉华侨中学任副校长。一个做梦也想去台湾念外文系的老青年,竟然受邀前去国立政大教书,颇为魔幻。

    启动对文学经典关注

    1972年我利用第二学期的假期,驾了刚买的Fiat 128去新山访瑞和,约好隔天联袂去新大英文系见刘绍铭教授。刘先生鼓励我们赴台深造,跳过联考,直接念大二。在这之前瑞和与我,都曾把自己熬出来的英文论述寄给刘教授过目,满纸红笔批改,真的让我们触目惊心。我们去新大是准备聆训的,想不到他却说:“大一读基础英文,浪费时间,你们有大二程度,最好直接进大二更能学到东西。我与台大外文系颜元叔相熟,我来写信推荐。……”


    这之后是赖瑞和北上吉隆坡在南洋商报工作,周末在《蕉风》月刊协助编务,赚点外快准备出国留学。我为人任性,1973年调职返霹雳冷甲拿督沙咯中学,没出国,反而觉得理应在美罗、冷甲、安顺三地撑起一个文学的三角联盟,把瑞安早期搞的《绿洲》扩大,这是天狼星诗社的缘起。温瑞安、方娥真、殷建波、张树林投入的热诚,使我觉得文学团队的成立比个人学历的追求重要。学问可以自学,可从书中汲取,而这批人如果我错过了,就从此错过了。应该栽培不动手播种,可能失去一个世代的人才。

    赖瑞和在1980年于台大外文系毕业,去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唐史硕士及博士。整个进程都是学术之旅,离史学愈近,文学却渐行渐远。上个世纪90年代中,小说家陈若曦前来吉隆坡,瑞和与我第二次会面,记得那场合有永乐多斯、萧依钊,还有禤素莱。我提在1992年5月发表的小说《开庭审讯》里头涉及“马华文学”如何定位的议题。如果大家还有印象,赖瑞和曾于70年代初,在《中国时报》<人间副刊>,与多位大马留台学者探讨过马华文学的定义,身分认同与文化回归等课题。禤素莱的虚拟法庭,重新挑起大家对马华文学的再认识,启动大家对马华文学经典的关注。

    1999年赖瑞和的扛鼎之作《杜甫的五城》由台湾尔雅出版,吉隆坡的华社研究中心主办了一场新书发布礼。我自然没有错过这场盛会。赖瑞和在发表会上,叙述他坐火车游览当年杜甫曾履足的五城,既写出一个火车迷在中国大陆的壮游,也抒发了超过地理志的文化、历史观察、体验与想像。那年是在2000年吧,张尘因、何国忠、祝家华、何启良都是座上嘉宾。这是我第三次与赖瑞和见面,也是最后一次。没说完的话留待下一篇再说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