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孩子和饲养宠物两者间并未有太大冲突,不过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要多注意以下几点:
*宠物会对婴儿造成过敏?
当妇女一怀孕,便会想到日后婴儿会否对宠物过敏。根据国际研究所得,9至10岁儿童有百分之九对宠物过敏,最多引发过敏病征的是猫和狗,当中又以猫过敏较多。研究亦发现过敏症有遗传因素,如父母都有过敏问题,新生婴儿有猫狗过敏机会是一般小孩的3倍,如父母其中一人有过敏问题,子女对猫狗过敏机会比一般小孩高一倍;家中有宠物又没有过敏问题的夫妇,怀有过敏婴儿的几率相对较一般人低。
研究亦发现儿童从小接触宠物,日后患过敏症机会较低。当儿童出现过敏情况,家中可使用高密度(HEPA)过滤网的空气清新机,及经常清洗衣服、避免使用容易黏毛的家具,每星期为猫狗洗澡、触摸猫狗后洗手,尽量避免接触致敏原。
*细菌危害胎儿?
寄生虫是许多民众在意的问题,坊间经常误传猫狗会带来细菌,危害胎儿的流言。医生指出,宠物有定期注射防疫针及正常的清洁护理,如洗澡、梳毛、刷牙、修剪毛发及指甲,外出散步后彻底清洁,基本上不会带来疾病。常见的像跳蚤、壁虱、蛔虫、钩虫等寄生虫类型,基本上如果做好家居清洁,并定期带宠物做健康检查、施打疫苗,就不需要太过担心。
定期为猫去虫,在准备怀孕之前,先为猫儿进行大便检验及自己验血液中的弓形虫抗体,以确保没有感染弓形虫,如有感染须先治疗。为了减少感染机会,怀孕期间,孕妇不要接触宠物排泄物,清洁猫砂盆及捡粪这类工作就由丈夫或其他人代劳。
*新生儿避免与宠物单独相处
初生婴儿抵抗力较弱,故初期婴儿要与猫狗保持适当距离,暂时避免直接接触。当热情的宠物想舔婴儿时,父母也应当立即劝阻,因为宠物的嘴里有很多细菌,这对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的婴儿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接触。
无论你有多爱并信任你的宠物,也不要让新生婴儿独自与它共睡,它们可能会在婴儿睡觉时,无意中压住婴儿的脸导致婴儿窒息。
*让毛小孩熟悉新成员
有人指猫狗在主人怀孕后担心失宠,因而变得具攻击性,日后会伤害少主人等。但只要预早让宠物有迎接少主人的心理准备,日后自然能融洽相处。
当怀孕后要告诉家中猫狗,让它们知道未来有新成员;孕妇亦可以让猫狗靠近腹部,让它们嗅一嗅或竖起耳朵聆听,感受新生命的喜悦。
当怀孕至中后期,准父母可以用一个洋娃娃告诉家中猫狗日后小主人模样,并开始布置婴儿床。与其等新生儿入住后再一直喝止宠物离开婴儿床,不如先让宠物习惯婴儿床的存在。
孕妇分娩后,家人可以将沾有婴儿气味的随身物件,如毛巾或衣物带回家,让家中猫狗习惯新主人的气味。
初生婴儿回家时,产妇入门的一刻要先抱猫狗,让它们知道主人是非常挂念它们及自己没有失宠,然后给猫狗介绍小主人。
宝宝接回家后,让它们先闻宝宝身上的味道,来熟悉这个新成员,同时给狗狗零食当奖励。未来只要狗狗对宝宝表示友好时,也都要给狗狗点心,让它们认为宝宝是可亲近的朋友,并非敌人。
*做足清洁防病菌
有了孩子后,家居清洁需要加强重视,特别是宠物的毛屑、排泄物,还有身上的尘蟎。避免使用一些容易黏毛的家具,猫狗的玩具及床等用品亦要经常清洗。婴儿用品与宠物用品要分开清洗,不可混合。狗狗由于经常需要外出散步,容易将外面的灰尘、细菌带回家,因此进入室内,最好先替它们清洁一番。
*学习安全共处
婴儿与猫狗相处期间,都应在家长视线范围以内,避免发生意外。有时婴儿会发出叫声或手舞足蹈,这些突如其来的声音及动作有机会令猫狗受惊,故家长应在旁作出适当引导。当毛小孩出现以下行为时,请让宝宝与它们保持适当距离:
睡觉时:提供宠物安静的地方休息,别让小孩打扰它们。
吃饭时:千万不可让小孩在宠物用餐时接近它们,更不可拿走宠物的碗。
被栓着时:如果为了惩罚狗狗而牵制它们的行动时,可能会让它们心情不好,这时请别让小孩接近它们。
生病或受伤时:当毛小孩疼痛或不适时,可能会更易暴躁和冲动。
毛小孩和它的宝宝互动时:当毛小孩和它们的宝宝在一起睡觉或喂奶时,请别让小孩接近它们。
叼走小孩玩具时:请告诉小孩,若玩具或食物被狗狗抢走时,请不可擅自去跟它们抢。
图: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