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文:字游自在◢留声“披头四”岁月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会员文:字游自在◢留声“披头四”岁月

    摇滚乐团)在英国港口城市(Liverpool)横空而世后,他们的音乐从此输往全球也风靡世人,迄今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家在吉隆坡的戴瑞发是芸芸披粉之一,他对的一往情深始于五岁起天天听他们的歌,五年级开始收集他们的新闻剪报,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至今拥有披四头收藏品逾八百件,他还曾特地飞往朝圣、前往伦敦走一回走过的路。这一场访谈在歌声中进行……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披头四闯过的天下便是戴瑞发安放的天地,闲暇时都躲进这里慢翻细赏一件件收藏品,“有些书都还没看完呢!”

    乐团红遍全球的六十年代,远在大马这片土地上有个男孩戴瑞发在吉打出世,五岁那年他随家人迁往柔佛,在他乡成长过程不缺音乐,彼时,有一首歌闯进了他的生命里。

     

    未料到,让他从此无法自拔爱上,“人生中听到的第一首歌曲是《I Should Have Known Better》(我早就应该更明白),当时,我觉得好听,但不知他们有名气。”

    他的最新收藏品是披头四于1970年推出的《Let It Be》(顺其自然)套装,此专辑推出时,该团已正式解散一个月,“这最新套装是通过一个开唱片行朋友订购的。”

    “这是从大哥所拥有细碟播放出来的,碟里还有另一首《A Hard Day’s Night》(一夜狂欢),这是首部电影的同名电影原声歌曲。”


    他的大哥是个披粉,拥有细碟也有大碟,据他忆述,家里几乎天天都在播放这两首歌;除此之外,他的另一个哥哥拥有一把吉他,他常常拿来自弹自学,“这让我更爱音乐了。”

    以鲜艳夺目的大红色为背景的《1》专辑,收录了披头四 于1962 年至1970间,分别在英国和美国拿下的27首冠军单曲,戴瑞发的珍藏里除了有大碟,还有雨伞、T恤、画报乃至垃圾桶。

    他还提到当时大马国营电视台(RTM)有播放卡通片,“每周五下午播放、每次长达半小时,故事里会搭配他们的两首歌。”这系列黑白卡通,至少让他追捧了两年。

    因着老师一句话,戴瑞发从小学开始培养起收集披头四剪报的嗜好。

    听歌做选择题!

    直至五年级的时候,“老师说,每个人都应该培养出一个嗜好。”老师间接鼓励他做了这件事,“同学们有的收钱币、有的集邮票,我心想:不如就收集的新闻剪报吧!”

    尽管他是个华校生,但只有英文报才会不时报导新闻,他便开始翻阅英文报,但凡与披有关的新闻都会剪下来珍藏,现时翻开这些剪报,它们都悄悄蒙上了岁月的色彩与味道。

    至于《fanfare》则是本地早年出版的一份周刊杂志,他收集了这份于1969年10月以披头四为封面的期刊,“这只在本地发行,所以非常珍贵。”

    就当时而言,这个行为同时鼓动他阅读英报文章,进而精进英语程度,“英文老师也曾说过:学英语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唱英文歌,那时的我,熟听至少有廿首歌曲了。”

    那些年,戴瑞发有个表姐在英国当护士,每一次返国时,她都会给他带回几样与披头四相关的物品,“这些是明信片,但我都不舍得寄出去。”

    他笑忆,听英文歌还确实曾帮他过考关,“记得有一回考试选择题为‘I___ him sitting there yesterday all by himself。’,答案选项有see、saw、seen 和seeing。 “

    “我毫不犹疑就选了‘saw’,因为想到第一张大碟里,第一首歌就叫着《I Saw Her Standing There》(我看见她站在那里)。”但他没料到也有失策之时。

    在另一次英文测验中,考题涉及“She doesn’t 或don’t care”助动词的应用,“我又想到《Ticket to Ride》里,有一句歌词是这样写的:But she don’t care。”

    “结果我写了‘She don’t care’,最后当然是答错了。”心生疑惑的他跑去问老师,幸好老师也懂得这首歌,但师生俩都无解,“如今回想,或许是为迁就歌曲拍子而这么运用吧!”

    这是60代配合电影在本地戏院上映时,在院内摊位贩售的《A Hard Day’s Night》歌簿,“原来共有4本,每本20仙售价,但90年代我在一个古玩市集逛时,只觅得两本,马上花20令吉买下,这个非常有历史价值啊!”

    不论是对或错皆成当下记忆中的乐趣无穷,“六年级的有一天,我把剪报统统带去学校跟同学分享,大家知道我喜欢后,只要有关于他们的人事物,都会主动通知我。”

    小学毕业后他开始存钱,“有余钱都会用它来买的卡带、书籍或杂志。”生命中有的事情开始了就止也止不住,事到如今,披头士音乐不息,他收藏宝物的脚步亦不停。

    年少时,戴瑞发(左)与同学孙彦彬(右)组了个乐团,在弹弹唱唱中开心度过那些年的中学生涯。

    弦难断梦待续Beatlenut继续疯

    升上中学以后的整个八十年代,尽管戴瑞发也聆听红透全球的Culture Club 、Duran Duran、Wham等组合的歌曲,但他坦言,对他影响至深的依旧是

    他还为此与同学组乐团,“我们乐团就叫着‘Future 99’,除了我担任低音吉他手外,还有一位同学孙彦彬出任鼓手,由于仍在念书,未有经济能力,我们都用他的架子鼓。”

    “另外两位同学负责节奏吉他和电风琴。”他们在学校活动表演,也在朋友圈演出,“大家一起开心玩音乐。”尽管这段日子并未专注于歌曲,但此经历精进了其音乐底子。

    这张《The Concert for Bangladesh》现场专辑有暖人心的故事,那是披头四主音吉他手已故佐治夏里逊(George Harrison)与朋友们于1971年启动的一项孟加拉慈善演唱会,戴瑞发说道,他是首个办慈善演唱会的人。据维基百科显示,此为现代首个公益性演唱会,也成了后来者的样版。

    从新山到吉隆坡念大学后,他在马大遇见志同道合的迷,“刚好有个会打鼓、有人懂弹琴,又有个擅于主音吉他,加上我习于低音吉他,于是,跟他们建议组乐团。”

    “结果,大家一拍即合。”在大学期间,他们善用校内旧器材,也租用校外录音室,“我们非常擅长的歌曲。”喜好固然重要,可终究要回归现实,“音乐的路难走啊!”

    “后来,为了应付考试,只好暂停下来。”但组乐团的心思一直未曾离开过,大学毕业步入社会工作后,他又跟同路人再组乐团,这一次名符其实就叫着“Beatlenut”!

    Nut带有坚果之义,也含有疯狂之意,“‘Beatlenut’说的正是我们这群疯的人。”

    利物浦除了是利物浦球迷的朝圣地,也是披头四歌迷的打卡点!戴瑞发拜访了在1960年代为当地摇滚乐中心,也是披头四发迹的驻唱酒吧─洞穴俱乐部;至于竖立在码头顶(Pier Head)的披头四成员雕像,更是必到且必拍的打卡景点,他身后肖像左起为保罗麦卡尼、佐治夏里逊(George Harrison)和林戈斯塔尔(Ringo Starr)以及创团的约翰蓝侬。

    唱进灵魂深处你只需要爱

    在积累一定乐历、学历以及人生阅历后,戴瑞发对的歌曲愈加深入理解,尤其在大学修的是社会科学这门科系,他细赏歌曲之余亦思考家国乃至天下事。

    当年到利物浦,他眼见有个二手摊位兜售旧杂志,马上就认购了三本于1964、1965和1969年发刊、以披头四作封面的《POP》周刊,“据摊主说,那些都是他已故的叔叔留下的旧杂志,里头有美国猫王(Elvis Presley)、英国金童子克里夫理查(Cliff Richard)等的报导,而他只取了有披头四的来售卖。”

    “我常想为何人与人的思想有异?为何社群与社群会产生怨恨?”在梳理团团疑窦之际,他思及的《All You Need Is Love》(你只需要爱),“这个主题放在四海皆受用。”

    “假如这里有爱就不会起冲突,世界就会和平了。”语毕,他提及生命虽短暂却用了毕生倡导爱与和平的约翰蓝侬(John Lennon),也不能绕过《Imagine》(想像)这首经典歌。

    有些生命是静止了,但曾在一起创造过的美好乐光不会随时间静逝,岁月把披头四的歌都酿成了醉心的醇酒了。

    “试想世界如果没有国界/这不难办到/没有杀戮或死亡/也没有宗教信仰/试想当所有的人/在和平中活着。”尽管51年已过,无战火世界依然停留在想像,但先从自身做起。

    “我会在生活中实践和平,用平等对待且以爱相待所有人。”不仅把歌唱入人心,也把生活哲学唱进灵魂深处,“每首歌都有其深远意义,他们是在用文字游戏人间呀。”

    除了大碟、匣式录音带、卡带、光碟等,戴瑞发还珍藏了具有代表性的专辑封面《Abbey Road》(艾比路)为设计的周边产品,计有:纸质和金属海报、书籍、3D画、模型等,他也曾前往英国伦敦这一条因披头士而举世闻名的路口街景朝圣,走披头四走过的路也算是曾经相逢,“其实,当年他们录制好些歌曲的录音室就在他们后方罢了。”

    在这之前,他还提及约翰蓝侬的另一首创作《 Beautiful boy 》(美丽的男孩),歌词中有句“Life is what happens to you while you’re busy making other plans”。

    “这就是人生!”他解释,当我们在忙于计划未来和制定时间表时,生活就这样发生且时间不等人,“我们更不晓得究竟死亡比规划中的未来哪个更早到来,活在当下显然很重要。”

    活在当下不就是活得快乐的不二门道吗?年过半百的他体悟到,凡事看开些自然心平气和,“我一直沿用他们歌声里传递的态度过日子。”

    你会是从匣式录音带的时代走过来的那个人吗?

    重温久远故事“声”历其境

    走在54岁的路上,戴瑞发曾在2003年以珍藏631件收藏品而进了大马纪录大全(The Malaysia Book of Records),许多年后的今天,他说,现在有超过八百件了。

    由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所写的《Penny Lane》(便士巷)是披头四1967年发行的一首歌,也是利物浦一条街,戴瑞发那一年去到这个披头四发迹地时,他发现到,歌中所唱的理发店、银行、环状交叉路等都在他眼前浮现,回国后,他随即把披头四收藏品所在的房子也称为“便士巷”。

    他把它们安放在家中一间名字叫着“便士巷”(Penny Lane)的大房里,“这里有海报、书籍、杂志、徽章、迷你模型、小吉他与鼓具、玩具、壁钟、手表、T恤、包包、雨伞、垃圾桶,当然,少不了不同年代、不同格式的音乐录音带和套装。”

    “但凡有名字的物品都会入手。”他到过无数地方搜罗藏品,最远且最开心一次是英国行,“那是2017年到的故乡参与周。”

    “想去好多年了,毕竟去一趟要花很多钱,需要三思而后行,到了那一年,经济状况尚且稳定了,于是,下定决心去朝圣。”他笑说,事前还准备了一笔钱来购买纪念品呢!

    2017年到利物浦最大收获就是入了这个《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五十周年限量版套装。

    远道而去的他不仅接触和结识了来自全世界的披粉,还参加了《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佩珀军士的孤独之心俱乐部乐队)专辑的50周年纪念活动。

    此行最珍贵收获便是购买到此专辑限量版套装,他随即讲到它的独特之处,“回到1967年,这是一张概念专辑。”他说,通常专辑里十多首歌都是互不相干,可以单独挑来聆听。

    “但这个不一样,聆听者需要从头听到尾,因为每一首歌曲都环环相扣,最后一首则是安可曲,惟有听完才能想像整个画面、才懂得欣赏。”

    此外,歌里也加入拍手、走路、咳嗽等声景,让听者有身临演唱会其境之感。他小心翼翼把盒子里组件握在手里再看一回,眼里尽是爱不释手,口里则娓娓道来那些久远的故事。

    一台陈年黑胶唱机、一张老唱片、一首老歌,足以让人忘了室外的烈日阳光,回到从前的温暖光景。

    后记:一辈子追下去

    “怎么可以不爱他们呢?”这是戴瑞发在滔滔不绝叙述开创的音乐格局、传递的生命态度,还有对他音乐的启发后的肺腑之言,他还说:“我相信自己曾是洋婆,于1967年在去世,生前是位音乐老师,随后投胎为今生的我,因此,我会弹吉他与钢琴。”他认为,这是唯一可以解释他爱上的因由,“我会一辈子追下去,直到老去为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