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亚洲7国江鱼仔 含微塑料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研究:亚洲7国江鱼仔 含微塑料

    (台北29日综合电)台湾高雄中山大学研究团队,调查7个国家发现,常见的塑料袋,流入海洋后,会被鱼类吃掉,最后又回到人类的餐桌上,意味着吃31条可能就会摄入1个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又被称为“塑料微粒”,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块状、细丝或球体等多种形式的塑料碎片。

    中山大学环工所助理教授黄柏荣:“鱼体不会把这些物质分解掉,所以其实会在里面造成生物累积,进而危害到人体的身体健康。”

    显微镜下,一片片像雪花的就是塑料,浮游生物吃下肚,再被吃掉,又做成海鲜制品端上桌,最后还是回到人体体内。

    Ikan Bilis,Microplastic
    中山大学研究团队指出,塑料制品分解成为塑料微粒,经食物链进入海洋生物体内,最终进入人体后,可能会对人体造成潜在性的健康威胁。

    研究团队也发现,小鱼体内的,80%是塑料纤维,成分就是聚乙烯,也就是大家常见的塑料袋。


    中山大学海科院长洪庆章:“整个大洋中的这些,真的是在整个研究的7个国家里面,都含有塑料微粒。”

    中山大学也研究7个国家的制品,台湾产的平均吃31条就可能摄入1个塑料微粒,日本更严重,每只鱼最多可能吃下2个;平均每只小鱼干含微塑胶多寡依序是日本、中国、斯里兰卡、韩国、越南、台湾及泰国。

    Ikan Bilis,Microplastic
    江鱼仔。(资料图)

    中山大学海科院长洪庆章:“我们以后还是要重视我们的环保议题,特别是塑料袋,不要排放到大海。

    要是海洋污染继续扩大,恐怕会让更多海鲜,体内残留更多“”,研究团队也希望唤醒人类环保意识,才能避免更多塑料制品流进海洋,影响生态链。

    据报导,这项研究结果已获国际顶尖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刊登。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文:综合报导
    图:中山大学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